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沁源县王氏家族地契一套,记录了150年间当地契约行文规范的变化。不同时期的契约文书有着特定的形式与内容,对文书的处理也有着不同的方式,对这些契约文书的整理和考释,既能了解清代以降沁源田宅契文的规范过程,又可管窥我国近代合同法、物权法和税务法等的发展历程,意义深刻。

  • 标签: 沁源 地契 规范化 印章 材质
  • 简介:南禅寺唐代彩塑历史悠久、艺术精美,然而由于受到环境、制作材料和工艺以及人为损坏等因素的影响,逐渐出现了缺损、颜料层脱落、裱纸层脱落、褪色、裂隙、断裂、龟裂、起甲、雨渍、泥渍、浮尘覆盖、动物损害、涂写、烟熏、划痕、倾斜、修补痕迹等近20种病害,对彩塑的生命延续构成严重威胁。本文通过对其病害产生原因进行分析,针对其保存环境及本身病害状况特点,提出保护修复建议,并就如何合理利用这一瑰宝作简要探讨。.

  • 标签: 南禅寺 彩塑 病害 保护修复 展示利用
  • 简介:本文以《天马-曲》报告中的47座青铜礼器墓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对陶器、铜戈等的分期,结合原报告以青铜鼎和簋的变化为标准进行的分期,将47座铜礼器墓分为三期6段,年代从西周早期延续至西周晚期。其次通过对诸墓葬要素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研究,归纳总结曲墓地铜礼器墓的埋葬习俗。

  • 标签: 曲村 铜礼器墓 分期断代 埋葬习俗
  • 简介:为配合基建,2011年10-12月,考古工作者对位于成都市新都区新繁镇同盟11组胡家院子的同盟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灰坑33个、墓葬9座、灰沟2条和陶窑2座。该遗址包括商周时期、汉代及唐宋时期文化堆积,其中商周时期遗迹、遗物最为丰富。该遗址主体遗存的年代为商末周初,遗址所反映的文化面貌与十二桥遗址、金沙遗址的某些因素相似,属十二桥文化范畴。

  • 标签: 同盟村遗址 十二桥遗址 金沙遗址 聚落址
  • 简介:荥阳小胡晚商墓地应为晚商"舌"族家族墓地,小胡M22、M28是晚商"舌"族中小贵族墓葬,年代应在殷墟二期晚段。两墓所出"舌"铭铜器是目前所知最早的"舌"族铜器。从两座墓葬随葬青铜器的差异看,两座墓主生前在军队中应分属不同兵种。1933年安阳薛家庄出土"舌"铭铜器的殷墓墓主应属小胡"舌"族一员,身份应为"舌"族高级贵族或族长。小胡晚商墓葬随葬青铜器、玉器,罕见陶器以及普遍铺放朱砂的葬俗,与同时期殷墟及郑洛地区都有一定的差异。

  • 标签: 小胡村商墓 舌族 青铜器 朱砂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