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自古以来,山东即为冶铁业的发达地区,特别是两汉时期,这一地区更是全国重要的冶铁手工业生产基地。建国以来,随着田野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发现了数以千计的汉代铁器,为研究山东地区汉代冶铁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本文拟就近年来考古发现两汉铁器资料反映的有关问题及...

  • 标签: 汉代冶铁 冶铁业 山东地区 铁官 铁器 东汉时期
  • 简介:南方考古一直是相对于北方考古的中国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以来,南方考古的迅速进步一度让人们震惊:四川三星堆、江西大洋洲与中原殷墟可以并驾齐驱的青铜器和玉器等遗存的发现使学术界目瞪口呆;江浙沪地区对良渚文化尤其是余杭良渚遗址群及其包含的大型祭坛、大型墓葬、莫角山大型台城遗址等的新发现,长江中游地区的石家河文化及其大型城址的发现,四川盆地宝墩文化及其史前城址群的发现,等等,使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呈现出全新的时空格局,也使学术界开始重新考虑中国早期文明的源头和框架问题,其中严文明先生的中国文明起源的两河流域说已经开始产生广泛的影响。

  • 标签: 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中国 文明起源 新石器时代晚期 长江中游地区 良渚遗址
  • 简介:本文介绍了南京鼓楼西侧发现的一处特殊古代建筑遗迹,认为它与明初京师钟楼铸钟活动有关.并结合文献探讨了这处铸钟遗迹发现的重要意义及与南京钟楼相关的其他问题.

  • 标签: 明代 铸钟 遗迹 钟楼 《天工开物》 建筑遗迹
  • 简介:对龟兹铜钱的发现和研究,一直是泉界备受关注的问题。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龟兹铜钱的发现和研究比以前有了质的飞跃,取得了丰硕成果。随着库车、巴楚、轮台、拜城、新和等县不断有龟兹铜钱的出土发现(奇台、吉木萨尔两县也有零星的发现),龟兹铜钱的数量迅猛增加,种类、版式也不断增多。尤其是巴楚、库车等地龟兹铜钱钱范的发现,为龟兹铜钱、龟兹历史和新疆历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 标签: 龟兹 铜钱 新疆历史 八十年代 20世纪 库车
  • 简介:长城地带发现的北方式青铜刀子及其有关问题郑绍宗我国长城地带包括了今日的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东经宁夏回族自治州北部、陕北、晋北、冀北(旧热河、察哈尔),内蒙东部及辽宁西部地区。基本概括了我国万里长城所贯穿的六个省区。此地北临蒙古高原,阴山脉位河套以北,...

  • 标签: 青铜文化 环首 白浮西周墓 直内戈 考古工作 商周
  • 简介:2006年4月,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在洛阳市洛南新区王圪墙中石油大学学生公寓的发掘过程中,发现一批战国时期的平首布和圜钱,现将这批铜钱的相关情况简报如下。

  • 标签: 战国时期 洛阳市 钱币 学生公寓 石油大学 工作队
  • 简介:江油发现宋代窖藏曾昌林1979年8月,江油公河酉乡龙桥村农民涂学忍、涂学盛、涂鸿贵三人.在原龙泉寺遗址上为一死者挖墓吭,在离地面40厘米深处发现一陶罐,时罐已碎,内藏大批铜器。由于三人缺乏文物常识,便将铜器出售给废旧物资部门。文化馆闻迅后,立即派员与...

  • 标签: 宋代窖藏 江油 废旧物资 底盘 托盘直径 底径
  • 简介:1984年,唐山市文管处在文物普查中,从迁安县发现一件北魏时期的墓志,(见图)现收藏于唐山文管处。墓志为青砂岩质,底盖两件,略呈正方型,横为35厘米,竖为32.5厘米。墓志四周素面无纹饰,通体无剥蚀,铭文字迹清晰无缺,志后阴刻从右至左十行,每行十字,末行为九字,共79字,

  • 标签: 阴刻 文物普查 北魏时期 迁安县 州中正 岩质
  • 简介:2006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有6处分布在南方地区。云南富源大河旧石器洞穴遗址被确认为是一个具有莫斯特文化特点的遗址,是莫斯特文化在中国南方的首次集中出现。这个遗址的发现表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东西方文化交流在中国的南方的时间可能早于中国北方,这不仅可能意味着不同的交流路线,同时也对中国智人的起源和中国文化的演进路线图提供了一些可能的暗示。

  • 标签: 东西方文化交流 旧石器时代 快乐 洞穴遗址 中国南方 南方地区
  • 简介:石容器作为我国史前考古的一种重要遗存,集中发现于燕山南北地区。本文认为,燕山南北地区含石容器的考古遗存基本属于筒形罐文化系统;石容器不是一般的器皿,应该是祭祀或行巫术的辅助工具;我国石容器的出现,并不晚于陶器,探索其起源与文化传承,将有助于燕山南北地区史前考古的分期研究。

  • 标签: 石容器 燕山 史前 祭祀 巫术
  • 简介:河南省自1954年发现第一块旧石器时代人工制品以来,境内已发现众多古人类一旧石器遗址或地点,尤其是近十年来在许昌灵井发现了距今约10万年前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和数万件人工制品,在新密李家沟发现了新旧石器时代的地层及文化遗物,以及在栾川、登封和淅川等地发现了古人类化石或石叶技术,使之成为研究现代人类起源、新旧石器时代过渡等的热点地区。

  • 标签: 河南 古人类-旧石器 发现与研究
  • 简介:正最近,笔者在查阅天津地区有关考古资料时,发现张家园遗址1965年出土的一件"穿孔石器"①,与相邻地区出土的商周时期石磬颇为相似,并就此翻阅了一些考古资料。本文名之为磬形石器,并就其出土层位、形制、年代及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初步认识,不当之处恳请读者斧正。

  • 标签: 张家园 遗址 夏家店下层文化 石器 出土 天津地区
  • 简介:马的起源早于人类社会形成之前。据古生物学研究证实,马起源于距今约5000万年前的始新世,它的祖先是始祖马。中国也是马的起源中心之一。一个世纪以来,古生物工作者在地层里发现了一百多种马类化石,将马的进化分为五个主要阶段:始祖马、中马、原马、上新马和真马(见图1)。

  • 标签: 始祖 祖先 发现 起源 人类社会 化石
  • 简介:2003年12月,昌黎县靖安镇张各庄村民在村东北约1500米处发现一个灰陶罐,内盛古钱币71枚,33个品种,其中最晚的“元祜通宝”铸行于北宋元祜年间(1086~1093年),这一时期昌黎地区属辽国统治,故该窖藏的年代约在辽道宗大安年间(1085~1094年)。

  • 标签: 昌黎 窖藏 铜钱 辽代
  • 简介:1990年8月,在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新街镇东南约10公里的红碱淖尔,因风雨冲刷暴露一座古墓。墓内出土人骨架一具,完整的马骨架一具,另有铜器、陶罐等。除双鱼纹铜镜送交盟文物站以外,其余均散失或被破坏。铜镜为圆形带柄,黄铜铸成,镜面光洁微鼓。直径8.7、厚0.3、柄长8.1、镜柄上宽1.5、中腰宽1.2,下宽2.4厘米。柄底部

  • 标签: 红碱淖尔 金代 新街镇 伊克昭盟 下宽 弦纹
  • 简介:<正>距青神县南1公里处的南城乡1村2组,位于岷江西岸回水湾。1985年10月,该组村民在菜园地取土时,在距地表0.8米处,发现一个用宋砖围砌的方坑,坑长5.8米,宽3.6米,深1.5米,坑内垒置各式各样的瓷器。据调查,当时村民挖到后,发现内有杯、盘、碗、壶、瓶等器物,垒置整齐,可能是窖穴。但大部分器物当时即被村

  • 标签: 宋代窖藏 瓷器 瓷瓶 青神县 盘口 腹径
  • 简介:一河北地处华北平原北部,东临渤海,西倚太行,内跨中原,外控朔漠,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这里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宜于农作,最适合人类的活动和居住。由于其特殊的历史和地理位置,使河北在中国历史上从原始社会至近现代,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之一,给我们留下了灿烂的文化财富和丰富的文物资源。

  • 标签: 考古发现 河北 前言 中国历史 文化财富 华北平原
  • 简介:杭州发现南宋宫钱何银铨“寿慈万春”方孔圆钱,银质,面文楷书旋读,素背,钱径2.19、穿0.43、厚0.15厘米、重3.8克(如拓),是近年杭州所出。有关南宋宫钱在《古钱大辞典》①、《中国货币史》②、《泉币》③等著作有载,然均未录此寿慈万春钱。按寿慈一...

  • 标签: 太皇太后 杭州 货币史 《乐志》 五月病 宁宗
  • 简介:<正>1982年2月,广汉县南丰乡一村一社社员挖土筑墙时,在距地表50厘米处发现元代铜权一件(图),当即交县文化馆保存。权为青铜铸造,出土时表面有一层绿色铜锈,

  • 标签: 青铜铸造 筑墙 铜锈 挖土 南丰 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