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通过梳理相关资料,我们知道目前保存下来的南朝造像题记约有60余条。这些题记大致可分为两种格式,时间上在梁中大通至大同年间(529—545)为最多,空间上主要分布在四川地区和苏浙地区等两个区域,造像题材以释迦、弥勒、观音、无量寿佛为主。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南朝佛教的两个中心、大乘净土思想、世俗化倾向及造像的功用等基本问题。

  • 标签: 南朝 造像题记 佛教史
  • 简介:作为史前石制坟墓被营造的支古墓是世界范围内巨石制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支古墓,糙石柱(立石),集团墓,石圆圈和石阵。在欧洲,巨石建筑物,如支石墓、石圆圈和石阵于法国、英格兰、瑞典南部、葡萄牙、丹麦和荷兰都有发现。欧洲的支石墓过去一直被认为建造于公元前2500--2000年左右。但最近建立在对放谢性碳元素年代重新核算的基础上,英国著名的考古学家ColinRefrew得出这样的结论:支古墓在欧洲的建筑时间可早至公元前五千年(比埃及金字塔早1500年)。英法两国最早的支石墓目前定于公元前4800(Refrew,1973.93—120),并且就欧洲支石墓出现最晚不迟于公元前四千前这一观点在学术界已成这共识。

  • 标签: 朝鲜 支石墓 文化传统 文物考古 历史起源 分布范围
  • 简介:敦煌艺术中的南朝因素历来为研究者所关注。本文通过对敦煌艺术中图像与历史文献对比,从传播者的角度重新审视敦煌艺术中南朝美术的来源问题。敦煌早期壁画受到河西地区的影响而多采用西域晕染法,并无南朝影响。南朝之风始自北魏中期的第251、257窟,西魏第249窟作为南朝风格持续进入的重要过渡,已经有了"秀骨清像"的韵致,至第285窟则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南朝样式,这种明显的变化表现出敦煌壁画中的南朝风格已被时人普遍接受。敦煌与南朝虽相距甚远,但存在巨大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故而形成了密切的关联。最后,文章分析了南朝艺术因素进入敦煌的媒介,在外交使者、求法僧、中原委派的官吏、儒生阶层的共同努力下,南朝艺术风格进入敦煌,并对后世敦煌壁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标签: 敦煌 莫高窟 壁画 南朝 艺术交流
  • 简介:萧衍,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出身士族,自幼好学多识,博通众学,享誉于时。好文学,精书法、乐律、围棋。曾创制准音器等乐器,撰有儒、道、佛、文学等多种著作。

  • 标签: 南朝 五铢钱 萧衍 梁武帝 古钱币
  • 简介:1999年8月,丰城石滩村委会肖家村小组村民,在该村故落巷山地造林时发现一座古墓葬(残),由于该墓葬年代久远,遭破坏甚为严重.在清理中,村民发现五件完整的青瓷器上交给博物馆.现整理如下:1、三足炉灯:通高7.9厘米,口沿至足部高7厘米,足高1.5厘米,口沿直径11厘米,炉底径7厘米,炉灯三足,唇口,平底呈炉状.沿口有一完整的长约1.5厘米、宽约1厘米的箕状灯嘴.施黄釉,开冰裂纹,局部有少量剥落现象(图一).

  • 标签: 江西 石滩村 南朝 瓷器 中国 文物考古
  • 简介:一、前言南朝(公元420年至公元589年)是东晋之后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总称,这是汉族人的天下,各代均建都建康(今南京),其领土范围为中国南方。都城建康附近分布有许多帝后王侯的陵墓,神道人口处均设有大型石质雕刻,它们历经千年守望,有许多至今屹立在南京及其附近的丹阳、句容等地。1988年1月,国务院正式将南朝陵墓石刻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标签: 保护现状 陵墓 南朝 石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调研
  • 简介:中国的佛教思想在五世纪中叶南北严生了较大差异,其造像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四川历年来发现了不少南朝佛教造像,这些造像不仅反映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更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已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关注。本文仅就其中相关的两个问题作一些探讨,以期能抛砖引玉。

  • 标签: 四川 南朝 佛教造像 佛教思想
  • 简介:本文对南朝墓壁画的羽人、神仙形象进行了分析比较研究,着重探讨了南齐墓壁画中羽人和神仙的特点,反映的观念及其社会背景。

  • 标签: 南相 羽人 神仙
  • 简介:丁福保始编于1936年,于1938年付梓刊行,是丁福保凭借自己丰厚的藏书藏品,领衔召集当时钱币学界的一流人才,集体完成的一部巨著.(以下简称)集中国历代古钱币研究之大成,代表了民国时期钱币学的最高水平.在其后的半个多世纪中,科学的考古发掘和钱币研究工作对丁氏有所发展和驳正,但的研究成果一直是中国现代钱币学的重要基础,其许多观点历经时间的考验,仍属灼见.本文拟以南朝(宋、齐、梁、陈)为时代断面,以今日学术成果为依托,力图较客观地评价对此时期货币研究之得失,冀以窥一斑见全豹,对全面公正地认识丁氏,庶几有所裨益.

  • 标签: 丁福保 《古钱大辞典》 南朝货币 五铢钱
  • 简介:栖霞山石窟南朝洞窟约始凿于5世纪末期。南齐时期流行露胸通肩式佛衣,出现上衣搭肘式佛衣;齐梁之际延续露胸通肩式佛衣,出现通肩式和中衣搭肘式佛衣;萧梁时期以中衣搭肘式佛衣为主。栖霞山露胸通肩式和通肩式佛衣可能与东吴至西晋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随葬品上贴饰的佛像服饰有关,上衣搭肘式佛衣的源头可寻向前后秦时期的长安地区。大约自北魏迁都洛阳至北朝灭亡这段较长时期中,栖霞山南朝佛衣类型流行于北朝域内,其中,露胸通肩式佛衣主要流行于青徐地区,中衣搭肘式、上衣搭肘式、通肩式佛衣主要流行于晋冀地区,露胸通肩式和通肩式佛衣主要流行于甘宁地区。

  • 标签: 栖霞山石窟 南朝 佛衣类型
  • 简介:2002年1月23日,由于鹰潭市龙虎山风景名胜区内的龚资公路建设需要用土,基建单位在上清镇上清林场的王家山取土过程中发现两座古代墓葬.我们闻讯后赶赴现场,见两座墓葬均遭不同程度的破坏;位于右侧的的墓葬(编号M1)其顶已露一大洞,而位于左侧墓葬(编号M2)其上半部已全部破坏.经过省、市文物考古部门派员组成的考古队四天的清理和三天的整理,从两墓之中出土了一批随葬文物,并获取了相应的墓葬资料.根据墓葬形制、墓砖花纹和出土文物的时代特征,可认定这两座墓葬均为距今1500年左右的南朝墓葬.

  • 标签: 古代墓葬 文物考古 墓葬形制 出土文物 南朝 龙虎山
  • 简介:就目前来看,通行在我国的朝鲜通史基本有三种版本,一是中译本《朝鲜通史》(下简称“中译本”);一是由延边大学学者编写的多卷本《朝鲜通史》(下简称“延大本”);另一版本亦是延边大学学者所著的《朝鲜简史》(下简称《简史》。)

  • 标签: 朝鲜 通史 认识体系 古代史 早期 延边大学
  • 简介:南京独龙阜东出土的南朝石塔构件是目前为止发现的唯一的南朝石塔构件,构件上雕刻的仿木结构高浮雕图案生动反映了南朝时期方形木塔的结构特点,对研究南北朝时期中国及约同一时期韩国、日本境内的木塔形态、结构和文化源流关系都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南朝石塔构件 人字形叉手 南朝建筑图像 木结构佛塔
  • 简介:1964年4月26日,南昌县城莲塘镇县人委门前的公路中心,因载重汽车驶过,引致路面下陷,经挖掘,发现一座古墓。我们赶到现场时,墓室已被填塞,唯墓砖及随葬物均已取出。据挖掘者谈:该墓为砖室券顶,距地面深约3米,墓室长约5米,宽约2米,铺底砖呈人字形。砖长32.5、宽16、厚6.5公分;平面饰绳纹,侧面及两端饰网钱纹。墓内共出土随葬品15件,全为青瓷器。从青瓷器形及墓砖纹饰观察,当为南朝墓葬。兹将该墓所出土的青瓷器叙述如下:壶2件。1件盘口,平底,鼓腹,盘口下设两系,肩部设六系。另1件器形与上同,唯肩部设两系。高6.6、口径9、底径9.8公分。

  • 标签: 端饰 莲塘镇 钱纹 底径 鼓腹 券顶
  • 简介:纸币的票面上有一组字符,统称为冠号,是由冠字和号码组成。冠,取首之意,冠字即印在纸币号码前的符号。号码是由0-9十个阿拉伯数字组成的一串数字:冠字和数字按一定规则排列,起到控制纸币印制数量和防伪的作用。朝鲜纸币上的冠字号码是由2位的朝鲜字母和6位或是7位的阿拉伯数字组成。

  • 标签: 纸币 朝鲜 字号 阿拉伯数字 组成 冠字
  • 简介:董文涣(1833—1877),字尧章,号研樵、研秋,岘嶕山房、藐姑射山房为其室名,山西洪洞杜戍永乐堡(今东堡)人。咸丰六年(1856)进士,历官翰林院庶吉士、翰林检讨,文宗显皇帝实录馆协修、总纂,巩秦阶兵备道等职,是晚清书法家、诗人和外交活动家。董文涣在咸丰、同治年间,居北京菜市口米市胡同兵马司后街16号(现为后兵马司街31号大杂院,旧宅遗迹尚存),曾与朝鲜赴北京使臣交往甚密,仅他所著《岘嶕山房日记》与《岘嶕山房诗集》中出现的朝鲜人名即达93人,并保存了朝鲜使臣诗144首,与朝鲜使臣交往史料12万字,其所存著作,从史料、民俗、外交、医药、古文字诸方面来分析皆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 标签: 文宗显皇帝实录 朝鲜人 翰林院庶吉士 同治年间 山西洪洞 董文涣
  • 简介:本文中的“古朝鲜”,主要是指西汉武帝于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在朝鲜半岛设置乐浪、真番、临屯以及玄菟等四郡之前,朝鲜半岛大同江流域的箕氏、卫氏二个政权实体,同时,对檀君神话的有关问题也有所涉及。关于古朝鲜与中原王朝的关系,一直以来颇为中外学界,尤其是东北亚学界所关注,然而迄今尚存在较多分歧。由于古朝鲜朝鲜半岛历史、中国东北史,以及中国大陆与朝鲜半岛古代关系史中处于重要地位,

  • 标签: 中原王朝 古朝鲜 朝鲜半岛 中国大陆 檀君神话 公元前
  • 简介:近读李健才先生译文日本今西龙的《箕子朝鲜传说考》。此文是今西龙于1922年发表的,文中“认为《史记》、《汉书》等关于箕子朝鲜的记载只是传说,而被后人信以为事实,认为箕子是历史上的传说人物,实际并不存在,认为箕子并未到过朝鲜,在朝鲜的箕子遗迹及世系家谱等都是后人伪造的,是不可信的”。“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对今西龙这篇“奇文”,我们应认真对待,何况它巳流传80多年,谬种流传,很有澄清之必要。

  • 标签: 今西龙 《箕子朝鲜传说考》 《史记》 历史研究
  • 简介:本文是以画像砖墓为例对南朝襄阳地域文化的讨论。首先对考古发现的数座画像砖墓进行了年代的判断,认为襄阳南朝画像砖墓皆属齐、梁时期(5世纪末~6世纪前半期);然后根据历史文献和画像砖图像内容讨论了襄阳地区在南朝时期独特的文化内涵,襄阳文化因地处南北朝交接地区而呈现出文化的边缘性、地域性和信仰的多元性。

  • 标签: 南朝 画像砖墓 襄阳地区文化边缘性 文化地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