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南宋理宗赵昀于公元1234年改元端平,端平年号仅用三年(公元1234年~1236年),端平年间铸有端平铜、铁钱。端平铁钱钱文有元宝、通宝,币值有小平、折二、当五、当十,钱背多有文字。

  • 标签: 南宋 端平铁钱 钱文 “端平通宝”
  • 简介: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临潼骊山脚下,是秦始皇征调72万役卒,历时35年建成的。皇陵地宫顶部模拟天文星宿图像,地上模拟全国地理概貌和36郡方位,另外还有秦宫室、百官位次和大量奇珍异宝。考古调查资料表明:秦始皇陵地宫上穴近似方形,东西宽485米,南北长515米,总面积达249775平方米。这样大的墓穴,实为古帝王陵墓之冠。

  • 标签: 秦始皇陵 文物考古 地宫 被盗 《汉书·刘向传》 《晋书》
  • 简介:据史书记载,郢爰遗物最早发现于东晋时期。最先引用这则史料的是已故著名钱币学家朱活先生。他在《楚金杂谭》(载《江汉考古》1983年第3期)和《古钱新探》(齐鲁书社,1984年)中,引《初学记·宝器部》所录《晋永和起居注》的记载:“庐江太守路永表言于谷城北,见水岸边紫赤光。获金一枚,形如印齿”^①。

  • 标签: 郢爰遗物 史料 中国 历史考证
  • 简介:《访古纪游图册》是清代金石考古家黄易重要的山水作品之一,具有较高历史、艺术价值。依据黄易题跋中屡屡提及的“辛卯”纪年,一般认为此册作于“乾隆辛卯腊月”即1771年12月。但其艺术风格与黄易同时期即早期山水作品差异很大,却几乎与得碑访碑图等晚期作品无异。笔者在徐邦达、刘九庵等故宫前辈鉴定意见基础之上,分析考证认为“辛卯”系“乙卯”之误改,是黄易为防范官场政敌作祟保全自身而刻意为之。因此,《访古纪游图册》应为写绘于乾隆六十年至嘉庆元年(1795—1796年)间的黄易晚年之作,从而在时间上弥补了黄氏《得碑十二图册》(1793—1794年)与《嵩洛访碑图册》(1796年)、《岱麓访碑图册》(1797年)之间缺失的关键一环,使四者连缀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对于黄易晚年金石访碑研究意义重大。

  • 标签: 黄易 访古纪游图册 辛卯 乙卯
  • 简介:学界通常所说的古朝鲜主要是指箕氏朝鲜和卫氏朝鲜两个政权。对于古朝鲜的势力范围学界认识歧议颇多,仅其西北部势力所及就有辽宁、①清川江东南②等不同认识,也有学者从考古学的角度以近年在和龙市勇化乡上化和珲春市凉水乡凉水出土的铜钺(即铜斧)为例,指出:“这些铜钺的形制。大小与辽宁地区岗上墓、集安五道岭出土的铜钺基本相同或相似。

  • 标签: 古朝鲜 考古发掘 延边 辽宁地区 卫氏朝鲜 箕氏朝鲜
  • 简介:崇祯通宝,本系明代末位皇帝朱由检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以后所铸钱币。其版别异常繁杂,仅就背文而言,除光背外,有各类日月文。以及纪局、纪地、纪值和干支纪年等。然而.背以后朝大清帝国的满文纪局,从情理上说.应属难以想象之事!

  • 标签: 崇祯通宝 满文 干支纪年
  • 简介:<正>最近,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了《敦煌吐蕃文献选》一书,书中汇集了王尧、陈践二位先生从法国《敦煌吐蕃文书选集》一、二两辑中所选译的藏文文献,并收有译者的考释文字。把敦煌所出的古藏文文书译为汉文,以利于更多的研究者阅读和研究,这是我国学术界共同的愿望。《文献选》的出版,标志着这个工作有了可喜的进展,而这个进展是与王尧、陈践二位先生的辛勤劳动分不开的。

  • 标签: 战国策 敦煌石室 敦煌文书 史记 吐蕃 民族出版
  • 简介:有关交子的起源,《宋史·食货志》的记载颇多错误.《宋史》编于元末,仓促成书,存在这种情况并不奇怪.《食货志下三》记交子起源说:会子、交子之法,盖有取于唐之飞钱.真宗时,张谅镇蜀,患蜀人铁钱重,不便贸易,设质剂之法,一交一缗,以三年为一界而换之.六十五年为二十二界,谓之交子,富民十六户主之.后富民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不息.转运使薛田、张若谷请置益州交子务,以榷其出入,私造者禁之.仁宗从其议.界以百二十五万六千三百四十缗为额.

  • 标签: 食货 交子 错误 《宋史》 产生时间 起源
  • 简介:本文以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的随葬药物、药具等文物资料为主要依据,探讨了西汉时期南越国的医疗文化观念,认为当时存在着以巫为主、医巫并存的现象,且“巫”对于南越社会的影响更甚于中原;另外一个明显特点是受到中国传统阴阳五行医疗理论的影响,南越国最高统治者也尊崇方术医学。

  • 标签: 西汉 南越王墓 南越国 医疗观念
  • 简介:天津博物馆收藏的"新建养病院碑"记录了近代天津西式医疗机构—"总督医院"(俗称马大夫医院)的建设过程。作为重要的物证和史料,该碑虽然简单记载了英国伦敦会传教士马根济在天津行医和参与建立"总督医院"的事迹,但是碑文主要内容却是歌颂李鸿章在医院建设过程中的作用。马根济与该院关系到底如何?本文将结合天津博物馆藏有关文物和文献资料,探究以马根济为代表的伦敦会医学传教士是如何通过影响李鸿章等中国社会上层人物,促进天津西式医疗机构建设的起步和不断发展的。

  • 标签: 马根济 新建养病院碑 总督医院 马大夫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