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放眼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我们为伟大祖国而倍感骄傲。在纵观恢弘壮阔的中华文明的同时,如果我们将眼光放到祖国各地,也会为中华文明的区域特色而陶醉。当我们回眸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的黄河,在这一孕育华夏文明的摇篮之中,我们不会忘记孟津在中国历史上的崇高地位。所以,当我通读了黄河小浪底文化丛书第三卷——《孟津黄河大观》(香港教科文出版有限公司,

  • 标签: 《孟津黄河大观》 孟津 中国 民族文化 文学创作 婚礼
  • 简介:野麻黄河岩画位于白银市平川区水泉镇野麻村境内的米家山脉大浪山东麓、黄河西岸的红山峡谷中,东距水泉镇水泉村(国道109线)15公里.南距红山峡口黄湾下村8公里。岩体为红砂岩,面南背北,势随山坡,与山体间有裂缝;

  • 标签: 白银市 岩画 黄河 平川区 河西
  • 简介:相传,公元57年5月,东汉都城洛阳南宫内,皇帝刘秀病重在床。他知道自己时日已不多,想为身后事做个安排,可是陵址选在哪里呢?

  • 标签: 黄河滩 陵寝 都城 刘秀
  • 简介:本文考证了甘肃境内黄河上的津渡、桥梁及其相关的域邑山川、军镇戌收和交通道路,重点考证了临津关、凤林关、唐会宁关的地理位置.

  • 标签: 甘肃 黄河 临津关 凤林关 会宁关
  • 简介:黄河水利委员会黑河流域管理局、新闻宣传出版中心及黄河博物馆联合举办的“黑河摄影展”和“三条黄河建设展览”于2003年10月21日在黄河博物馆开展。

  • 标签: 黑河 摄影作品 展览工作 黄河博物馆
  • 简介:甘肃省博物馆的《黄河古象陈列展览》到2005年已经正式展出了30年。一个博物馆的固定陈列展览能够如此之长、经久不衰地延续,这在国内是不多见的。本地观众说到博物馆,耳熟能详的展品,除了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铜奔马就属这具黄河古象了。至此之际,笔者撰写此文追溯黄河古象的发现和研究经过,以示纪念。

  • 标签: 甘肃省博物馆 陈列展览 铜奔马 黄河古象 考古工作
  • 简介:甘肃黄河岩画是甘肃黄河流域岩画的统称。自1976年靖远吴家川岩画发现至今,在白银市所辖平川区、景泰县、靖远县境内发现多处岩画。其中,临近黄河河道的岩画有六处。本文以黄河岩画为名,就其发现和研究情况加以综述,以期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 标签: 黄河流域 岩画 甘肃 靖远县 平川区 白银市
  • 简介:1989年9月,在永济市古蒲津渡口出土了震惊世界的黄河铁牛群。这是一组罕见的唐代铁质文物,是中国古代冶炼技术、铸造工艺、雕塑艺术的集中体现。它将实用技术和审美艺术融为一体,展示了唐代的艺术特色和昂扬向上的时代风貌,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的古代铁器群中的珍宝。

  • 标签: 蒲津渡 铁牛群 艺术
  • 简介:黄河上游地区包括甘肃、青海、宁夏三个省区。这三个省区的史前考古工作.若从1920年在甘肃庆阳首次发现旧石器时代的石器算起,至今已有80年的历史了,从1949年至现在也整整走过了五十个春秋。本文论述的范围主要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史前考古工作的重要发现与研究成果,

  • 标签: 史前考古 旧石器时代 春秋 研究成果 发现 文论
  • 简介:略论长江、黄河两流域史前时期的太阳神崇拜吴汝祚Inthelightoftheanalysisofarchaeologicalremainsandancientlegends,thispaperexploressungodworshipamongthe...

  • 标签: 太阳神崇拜 史前时期 河姆渡遗址 太阳纹 巫术活动 良渚文化
  • 简介:黄河流域史前葬俗与社会制度(下)张忠培,朱延平(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第三章父权制时代第一节父权制的产生父系社会是在母系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它和母系社会有着本质的不同,一旦进入父系社会,各方面的进步都在加快,社会发展也以不...

  • 标签: 葬俗 黄河流域 大汶口文化 张忠培 新石器时代遗址 母系社会
  • 简介:2012底至2013年初,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郑州市黄河路109号院内两幢住宅楼工程区遗址进行了发掘,清理了殷墟时期小型墓葬43座。随葬品多为陶器,少量铜器、玉器及贝币。按陶器特征分析可将这批墓葬分为两个阶段,分别属于殷墟二期和三期。此次发掘为郑州地区殷墟时期墓葬研究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 标签: 郑州 殷代墓葬 殷墟二期 殷墟三期
  • 简介:黄河流域史前葬俗与社会制度(上)张忠培,朱延平(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目次前言第一章母权制社会的史迹第一节漫长的母系社会(一)最小级亲属体是血亲集团(二)子女的世系从母方计算(三)女性享有较高的埋葬礼遇第二节母权制阶段(一)家族...

  • 标签: 葬俗 黄河流域 一次葬 文化遗址 石铲 张忠培
  • 简介:明人于谦治黄河水患时曾铸铁犀于开封城外,类此镇河兽在黄河边及其它水系都有发现,少数民族地区也有遗存。文章描述了这一特别的文化现象,认为它反映了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观念,并与古代民间宗教中的“镇”“压”巫术及其风俗背景密切相关。

  • 标签: 黄河 镇河兽 镇压 风俗背景
  • 简介:我国前期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这里指公元前5000年前的新石器文化遗存,或者说是仰韶时代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①)的发现,可以上溯到20世纪30年代②.到20世纪50~60年代,这类文化遗存开始为老一代考古学家所关注.20世纪70年代后期,关于这类文化遗存的研究开始取得突破性进展.

  • 标签: 墓葬 新石器时代 前期
  • 简介:从仰韶时代中晚期开始,出于土地崇拜的观念,为建筑建造举行奠基祭祀成为黄河流域一种较为普遍的习俗。龙山文化时期,建筑奠基习俗的分布区域不断扩展,但黄河中游的郑洛平原一直是分布中心。仰韶晚期以降,随着史前城址的涌现,黄河流域出现了位于城墙夯土中的奠基遗存,这标志着奠基习俗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结合考古发现和民族志材料,可以看出,部分位于城墙夯土中、房屋墙体下或居住面下等特殊位置的瓮棺,当不是一般的墓葬,而很可能是奠基仪式或祭祀的产物,其目的无非是借牺牲来慰解鬼神,以求建筑的稳固。

  • 标签: 新石器时代 黄河流域 瓮棺 奠基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