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正>一九八二年十月,于甘肃秦安大地湾仰韶文化晚期的411号房址内发现一幅地画。地画位于室内靠近后壁中部的居住面上,以黑色颜料绘制。地画的前方是一圆形灶台,隔灶台与室门相对。“地画中有人物和动物图案。上部正中一人,高32.5、宽约14厘米、头部较模糊,犹如长发飘散,肩部宽平,上身近长方形,下部两腿交叉直立,

  • 标签: 大地湾 地画 动物 仰韶文化 祖先崇拜 三位一体
  • 简介:一1982年在甘肃秦安大地湾仰韶晚期房址F411地面上发现的绘画,是我国迄今已知最早的建筑绘画作品,在考古学、人类学及美术史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大地湾地画

  • 标签: 大地湾 新考 湾画
  • 简介:大地湾遗址位于甘肃省秦安县清水河南岸的阶地和缓坡上,是渭水流域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该遗址的文化遗存共分五期,第一期为老官台文化,第二期至第五期为仰韶文化早、中、晚期和常山下层文化,共发现240座房屋。房屋是史前聚落最重要的基本构成要素,对房屋进行分类是进一步探讨聚落形态的前提。

  • 标签: 大地湾 房址分类 仰韶文化 渭水流域
  • 简介:鱼纹和三角纹是仰韶文化彩陶的主要母体花纹之一,它在秦安大地湾遗物中也不例外。我们通过对大地湾遗址出土遗物的整理,更进一步地认识到,大地湾仰韶文化的鱼纹和三角纹,不仅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母体花纹,而且,还有其自身的演化发展和变迁的规

  • 标签: 鱼纹 仰韶文化 彩陶 出土遗物 大地湾遗址 变迁
  • 简介:大地湾是我国西北地区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遗址位于甘肃省秦安县东北45公里处的五营乡邵店村东南以及冯家湾村西。东距陇城乡7公里,西去莲花乡11公里。遗存主要分布在葫芦河支流清水河南岸的Ⅱ、Ⅲ级阶地及与其相连的缓坡山地。范围北起河边阶地。南至山顶堡子。东侧以冯家湾沟为界,西侧为延绵数公里的阎家沟溪流,海拔1458—1673米,总面积约110万平方米。其中河边阶地面积约35万平方米,山地面积约75万平方米。

  • 标签: 新石器时代 遗址 考古 遗存 阶地 东南
  • 简介:崇宁重宝,北宋徽宗赵估崇宁年间(1102—1106年)铸,文隶书,直读,均为当十钱。版式分大、中、小样多种,大多光背无文,背文当“十”者极为少见。然钱背不乏背星或月纹者,且大多位置不正,形状各异,不成定式,可能系范型受损、流铜形成。有纹者,笔者未见资料报道或谱书拓图。即便其它北宋钱有文者亦很少见谱载或资料刊出。

  • 标签: 宋徽宗 崇宁重宝 北宋 钱币 历史
  • 简介:人民币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革命根据地就相继建立了银行,毛泽民、林伯渠等革命先驱均担任过行长职务。同银行相伴生的是林林总总的根据地银行货币,不同时期、不同地方的“苏币”、“抗币”、“边区币”等计有250多种。到1947年底,

  • 标签: 人民币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沉浮 地主 革命时代 新民主主义
  • 简介: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位于清水河南岸的一级阶地上,是我国西北地区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主要包含老官台文化(大地湾一期类型)、半坡文化、庙底沟文化、西王村文化和常山下层文化的遗存,其中尤以仰韶时代的房址和聚落材料最受瞩目。相关论著涉及建筑的形态演变与功能分类、聚落的空间布局与发展变化。

  • 标签: 大地湾遗址 仰韶时代 经济结构 遗物分布 社会分工
  • 简介:敦煌写本《杂抄》一卷,题下原注:'一名《珠玉抄》,二名《益智文》,三名《随身宝》。'看这几个名称即可知道是民间的通俗用书,其中应倮存有当时社会风俗习尚的资料。可惜原件已为伯希和携归法国,入藏巴黎国立图书馆(编号伯二七二一)。二十年代初刘复教授到巴黎抄录了该馆的大量敦煌写本,编成《敦煌掇琐>出

  • 标签: 敦煌写本 伯希和 敦煌掇琐 巴黎国立图书馆 慧立 《西京杂记》
  • 简介:五铢钱始铸于西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止于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流通年限最长,也是发行最为成功的一种货币。现将笔者收藏的一枚双“卍”字五铢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 标签: 五铢钱 古代历史 公元前 汉武帝 唐高祖
  • 简介:2008年12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湖州市杨家埠镇白龙山村清理了一批汉晋墓葬,其中出土的两东汉铜镜制作精良、纹饰特殊,具有一定的人文、艺术价值。现介绍如下:

  • 标签: 湖州市 文物考古研究所 龙山 艺术价值 杨家埠 浙江
  • 简介:介绍一与佛教有关的汉代铜镜翟玉莘湖北省荆州博物馆馆藏一东汉神人画像镜。该镜铜质、呈茶绿色,直径19.9厘米.厚0.6厘米,镜面微鼓,背面中央为半球形钮,连珠钮座,主体纹饰为浅浮雕环绕式神人画像带,以四乳间隔分为上、下、左、右对称的四区,乳钉周围饰...

  • 标签: 画像镜 佛教 早期传播 西王母 东王父 莲花
  • 简介:甘肃天水市出土的一件绿松石镶嵌的兽纹青铜牌饰,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二里头文化铜牌饰的形制、风格、纹饰等均非常相似,结合甘肃东部其他与二里头陶器相似器物的分析,夏代中原地区与西北地区可能已存在着文化交流、传播等方面的联系.天水地区可能是连接中原与四川地区文化交流的纽带.三星堆等地也有铜牌饰及其他二里头文化因素,其与距离较近的陇右地区早有沟通的可能性较大.

  • 标签: 出土 二里头文化 青铜牌饰 二里头遗址 器物 中原
  • 简介:陶靖节先生字元亮,或名潜字渊明,生于晋哀帝兴宁三年(公元365年),卒于宋文帝元嘉四年(公元427年),终年六十有三,私谥“靖节征士”。先生的思想及其诗文,对后世产生了深广的影响,他被崇为东晋杰出的诗人,在我国文学史上享有颇高的声誉。关于先生的生平事迹,《晋书》、《宋书》、《南史》都有记载;涉及他的出仕、退隐和作品,古今多有评价,这里毋须

  • 标签: 渊明 生平事迹 征士 柴桑 靖节祠 《晋书》
  • 简介:东周时期金属铸币,如燕国、齐国的刀币,东周、郑国、卫国和晋国的空首布,赵、魏、韩三国的平首布,楚国的铜贝等,其币常铸有文字,这些文字中有很多是地名。据黄锡全先生统计,先秦时期金属铸币上的地名不少于400个。

  • 标签: 金属铸币 东周时期 地名 性质 先秦时期 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