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3 个结果
  • 简介:<正>四川省文化厅将于9月1日至10月31日在成都举办为期两月的文物普查人员培训班。这是为贯彻文物局昆明会议精神、加快我省文物普查步伐、保质保量地按期完成《四川省文物分布图集》的编绘工作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这次培训的对象主要是各地、市、州文化局主管文物工作的干部和各地文管所长、专职或兼职文物干部,共计培训人员124人。

  • 标签: 文物保护法 宝光 明玉珍 故居 文物保护单位 仪陇县
  • 简介: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与蓬勃发展,博物馆文化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新型的网络媒体——微具有方便及时、传播迅速、互动性强等优势,是现代博物馆吸引观众和展示自身形象的重要平台。本文以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新浪微为例,对当前新浪微中博物馆微的数量、类别、页面设置、微内容以及影响力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博物馆在应用微方面正处于起步阶段,并且具有很广泛的发展空间。博物馆微在自身运营方面尚需要进一步改进,要充分利用微的巨大优势和潜能,真正发挥出博物馆微的重要作用。

  • 标签: 博物馆 新浪微博 博物馆微博 新媒体
  • 简介:土钱前谱无载,约十年前发现于河南鹤壁,和一堆东汉五铢同出.径24.8毫米,重2.4克(如拓).钱文传形,为典型汉代风格,形制无可疑处,但钱文含义不明.或释为"博士",则和太常半两有些瓜葛.太常半两也是孤品,清中后期发现,今不知去向.太常是汉魏九卿之一,司祭祀礼仪,下设主簿、博士等职.若按此说,此钱或属太常博士私人佩系之物.若从钱文字形分析,释为"土"更确切些.笔者曾见一本印集上有"土丞印"封泥一方.土似可释成土为范之意.历代职官不见土丞一职,估计是少府属下专司制陶范的官署.

  • 标签: 东汉博土钱 钱文字形 古钱币 考古工作
  • 简介:河南周口出土力士画像砖中,刻画了“申”“奋椎”击杀“夏育”的场景结合出土实物,我们发现:与传世文献的记载不同,该画像砖中的申,手中拿的是鼓槌,而不是能够击杀人的武器椎

  • 标签: 画像砖 申博 奋椎 鼓槌
  • 简介:《晚堂竹庄画传》是清初著名画家上官周编绘的人物像传,是明清以来重要的人物画谱之·。是书自1743年刊行以来,至民国年间,经多次覆刻、翻刻或影印,传世版本多达十余种。由于早期版本未见标注雕版年月、单位、刻书家姓名等“刻本牌”,学术界至今尚未对版本进行考证和认定,导致各馆藏单位标注为“1743年刊,秘’或“原刻本’的《画传》版本不一,有的甚至将传世数量较多的第三代翻刻本定为‘‘苴本’。本文从各馆藏《画传》中采集建国以前不同时期的版本样本,运用文献学、版本学、图像学的方法,进行综合比较分析,试图考证《画传》早期版本刊行的大致年代,确定初刻本,厘清各版本的演变顺序。

  • 标签: 版本 初刻 翻刻 字体风格 图像信息
  • 简介: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哥伦比亚共和国建交35周年,2015年11月20日,由中国文化部和哥伦比亚驻中国大使馆联合主办、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承办的"特罗在中国—费尔南多·特罗作品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 标签: 博特 费尔南多 中国大使馆 玛利亚娜 驻华大使 中国文化部
  • 简介:仰韶文化与中国古代文明,新中原中心论,略论中原地区文明的起源及形成,夏商周断代工程与夏商考古学文化研究,清代氅衣霉斑的处理,古代丝绸的老化及其保护,三星堆青铜器“酥粉锈”腐蚀机理的研究和探讨,中国古建“亭”的发展演变浅析。

  • 标签: 仰韶文化 中国古代文明 新中原中心论 中原地区 文明起源 三星堆
  • 简介:1月11日上午,”孔子塑像落成仪式”在国家博物馆北门广场举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蒋树声、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家正全国政协常委刘江、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覃志刚、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等领导和专家学者百余人出席了仪式。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在落成仪式上致辞。

  • 标签: 塑像 孔子 全国政协副主席 国家博物馆 全国政协常委 党组副书记
  • 简介:近读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成都文化辞典》(2000年6月第1版,以下简称《辞典》),承蒙编者《后记》告知:“这本成都历史上的第一部文化辞典”,“无疑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因而获益匪浅。同时,亦如编者《后记》所言,既是成都文化史上的一项首创,

  • 标签: 《成都文化文博辞典》 魏承班 王宗弼 历史考证 成都市 华阳县
  • 简介:文物博物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思想性和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当前,文物博物馆工作存在的许多问题所以长期得不到解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目前文队伍在数量上、质量上都与事业发展的要求很不适应,加强队伍建设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

  • 标签: 文物博物馆 文博 干部工作 培训中心 专业知识 专业培训
  • 简介:开展公众考古教育,宣传考古文事业,对于提升公众的文化素质,促进考古文工作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随着微的兴起,开展微公众考古教育,已成为推进公众考古教育的必要选择。文章以考古文单位的新浪官微为考察对象,对近年较有影响力的官方微进行了梳理,认为这些官微在进行公众考古教育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考古文知识的科普、考古文工作的展示、考古文专题的讨论和线下活动的宣传。推动微公众考古教育的继续发展,需要不断优化人才队伍,更新传播理念与传播方法。

  • 标签: 微博 公众考古教育 考古文博
  • 简介:有人说,尼泊尔是一个山的王国,因为世界上14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中,有8座在尼泊尔境内;有人说,这是一个宗教的王国,佛教与印度教竞能如此和谐地并存。

  • 标签: 加德满都 印象 尼泊尔 印度教 王国 宗教
  • 简介:河南是文物大省,民国初期河南文事业得到较快发展。本文主要从文物法规、文物调查与发掘、文物保存保护等方面简要概述了20世纪初河南文事业发展的概况。

  • 标签: 民国初期 文物 博物馆 文物保护
  • 简介:(四)、关于“缺漏和遗憾”本节标题所谓“缺漏和遗憾”,乃是援引《辞典》编者《后记》中的谦逊之语。但其收载“缺漏”与否,只能按照编者所订尺度去衡量。因此,即使没有收载读者崇尚的人物史事,也都全无“遗憾”的理由。那么,要想指证缺漏,从而表示遗憾,也就只能是在符合编者收录标准的同类、同等、同档次事物中加以比较。譬如既在同一水平线以上,且又同时并存于一地的同类事物,倘若却以词条收载其中相形见拙者,反倒舍弃略微好些的,这难道不算“缺漏’吗?《辞典》确有如此遗憾之举!例见下述。

  • 标签: 《成都文化文博辞典》 文物考古 中国 四川 笔误 校勘问题
  • 简介:1999年8月至10月,北京市文物局党组进行“三讲”教育时提出:“进一步探索和把握文事业发展规律”的问题,并写入局党组的《剖析材料》和《整改方案》。

  • 标签: 文博事业 发展规律 中国 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