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6 个结果
  • 简介: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偏僻的农村建立了大小数十块革命根据地。其中,特区革命根据地是湘鄂川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革命根据地的政权建设过程中,所建立的保卫部门,在残酷的复杂的战争环境中,为党的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特区的保卫部门的工作亦卓有成效。

  • 标签: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 保卫工作 黔东特区 土地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人 保卫部门
  • 简介:进军川边轻取黔江一九三三年夏秋,蒋介石调集一百万兵力,采取“堡垒主义”的新战略,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大规模“围剿”。同时,重新结集重兵进犯并攻占了湘鄂边革命根据地,红三军再次失去依托,即在湘鄂川边一带开展游击战争,相机建立根据地。这时红三军已锐减到三千余人。十二月二十二日,红三军由咸丰之水坝出发,经盘蛇溪、望岩司进入鄂川边界之大路坝,歼灭守敌团防军周化成部一个营,即兵分三路向四川边境县城黔江进发。一路经板凳岩、火岩、八面山出桃子坝攻黔江西门;一路由九盘岭、上马岩经老鹰关、杉木坳攻黔江东门并围

  • 标签: 红三军 黔东特区 苏维埃运动 游击战争 在湘 堡垒主义
  • 简介:梵净山为我国佛教名山之一,在我省东北部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之间,是武陵山脉主峰,海拔2572米,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网。从山脚到山顶共有七千多级,号称“万步云梯”,可以拾级而上。

  • 标签: 贵州 方言 “饭甑山” “康” “家门” “瓤”
  • 简介:本篇小文是《语词本字举隅》(载《贵州文史丛刊》1997年第2期)的进一步补充。举隅,指部分。本文日“举例”,亦说明尚有许多本字待考。

  • 标签: 黔语 贵州 方言 读音
  • 简介:在艰苦而伟大的抗日战争中,贵州各族民众曾与全国人民一起,同仇敌忾。贵州子弟兵源源不断奔赴抗日战场,重创了日本侵略者,也付出了巨大牺牲,谱写出军出省抗战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 标签: 抗战 部队 日本侵略者 抗日战争 抗日战场 贵州
  • 简介:世间文化,叙“天”、“地”、“人”耳。古今故事,说“天”、“地”、“人”之相互演绎。谈“地”,当离不开山与水。而“山为地之胜”,是故,“山文化”贯穿人类始终,源远流长。古今多少事,都在“谈山”中。

  • 标签: 文化 黔灵山 朝圣 “地” “天”
  • 简介: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徐徐拉开,广东是先行一步而备受各方瞩目的地区。时任广东省省长习仲勋于1980年6月访问澳门。当时,澳门的回归问题尚未正式提上议事日程,但习仲勋对澳门的前途最先使用'特区'的概念,等于预告了它未来的特殊定位,体现出这位政治家的睿智和卓识。

  • 标签: 习仲勋 政治家 平遥城墙 平遥古城墙 珠海经济特区 古城保护
  • 简介:1984年春节,邓小平在广州由任仲夷陪同看完'白天鹅',旋又动身坐上专列去看'白鹭'。白鹭是厦门的吉祥物,是厦门的象征,厦门因此也称鹭岛。看'白天鹅'前,邓小平已欣喜地看了已然展翅高飞的'鹏'(深圳),感受了'渔'(珠海)的气象,再加上'白鹭',两省四个特区他看了三个。这些地方的简称,不是空中飞的,就是水里游的,都是些吉祥美好、充满生气、引人遐思的名字。地如其名,三大特区还真是折腾出了一番胜景。

  • 标签: 改革开放 任仲夷 秋风萧瑟 清除精神污染 邓小平
  • 简介:朱射斗,字文光,贵州贵筑人(今贵阳人),其名与字寓意“文光射斗牛”。生于雍正二年,卒于嘉庆五年(1724年-1800年),终年七十六岁。朱射斗少年丧父,母子相依为命,他边读书边躬耕奉母,后家贫弃学入营伍当兵,稍有空隙即樵棌换钱补贴家用。

  • 标签: 清代 贵阳人 雍正
  • 简介:清代后期寓居贵州的外省籍书画家中,孙清彦无疑是具代表性的人物,他的书法根底深厚,他的绘画题材广泛,堪称全能。他虽然是云南人,可大半生在贵州度过,流传作品较多,在贵州社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 标签: 书画家 清代后期 绘画题材 贵州 南人
  • 简介:自然景观再美,若没有人文景观匹配,总感些许缺憾;人文景观再丰富,若无自然景观相衬,也会觉得乏味。二者若能兼容共具,其价值和韵味定能倍增。贵阳的天河潭景区就是二者兼备,相得益彰的难得名胜。

  • 标签: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吴中蕃 天河潭景区 贵阳市
  • 简介:遵循毛泽东主席“三线建设要抓紧”的战略部署,修文县根据安顺地革委和安顺军分区的决定,派出干部职工123人,民兵2061人,共计2184人,按照军队建制,于1970年10月,组建湘铁路会战修文民兵团,赴黄平县谷垅区参加修建湘铁路大会战。当时,我作为民兵团司令部参谋长,将这段历史作一回忆。

  • 标签: 铁路 三线建设 干部职工 军队建制 毛泽东 军分区
  • 简介:一九二一年夏,军响应孙中山“援桂”的号召,以两混成旅参加讨伐桂系军阀陆荣廷的战争,并参与孙中山在桂林筹备北伐的义举。这一事件,曾为贵州军阀捞取了“坚持护法”、“奠定西南”的政治资本。但“援桂”之役,既促成旧桂系军阀的瓦解,也使贵州军阀兴义系内部发生纷争和军将领派系间形成的重新组合。因此,剖析这一军事行动复杂的政治背景,以澄清军在“援桂”中的某些历史是非,是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封建军阀投

  • 标签: 黔军 桂系军阀 何应钦 谷正伦 混成旅 陆荣廷
  • 简介:本文追溯了干文的创制过程和干语的研究历程,对干语的词汇特点作了翔实的归类说明。

  • 标签: 东干族 文字 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