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明代地方修志大多需要聘请修志人员、安排修志场所、提供日常饮食、购置纸张笔墨和志书印制材料,必然会产生一定的修志费用。明代修志费用主要由地方财政负担,其次为地方官员和士绅捐俸捐资。修志经费短缺是历代修志遇到的一个难题,明代解决经费困难的模式尤其是官员阶层和乡贤名士捐俸捐资,折射出当时统治者阶层和知识阶层的浓厚修志意识和浓郁乡土文化情结。

  • 标签: 明代 方志编修 修志经费
  • 简介: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经费需求、来源与使用的个案材料分析和整体数据考察,建议国家及早大幅度地增加教育经费投入,适当回收基础教育管理和经费筹措体制的部分责任与权力,加大中央和省级对于教育的宏观调控能力。

  • 标签: 农村 基础教育 经费
  • 简介:初具基层政制改革色彩的国民政府保甲制度一开始便受到经费问题的困扰,如何妥善解决保甲经费问题遂成为国民政府切实推行保甲制度的关键所在。甘肃省政府自1934年推行保甲制度以来,即对保甲经费的来源、用途及其收支状况做了详细规定。然而单纯的法律文本既未能解决保甲经费的困竭,亦未能约束乡镇保长的就地摊派。为了从制度上彻底根除保甲经费的浮收滥支,甘肃省政府决定从1937年8月开始实行统收统支。但是,抗战爆发后物价的飞涨和乡镇保长待遇的低下,使得统收统支在实践中变得举步难行,就地摊派仍成为不争的历史事实。

  • 标签: 民国时期 甘肃省政府 保甲经费 统收统支 就地摊派
  • 简介:警政建设是清末国家权力向州县以下地区进行扩张的一次重要尝试。但是由于中央政府的财政已经捉襟见肘。因此不得不谕令地方自筹经费开办。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地方政府因财力不济,不得不采取加重捐税、增加税种以及和地方士绅合作等办法开办警察。由于经费筹措的困难和税源结构的重大调整,清末的警政建设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扩张之后,逐渐走向了困顿与萎缩。兴办警政助长了士绅力量的膨胀,冲击了原有的国家权力结构。

  • 标签: 晚清 警政建设 经费
  • 简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各个时期,革命经费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如何获得活动经费,对于革命者生存和革命活动开展至关重要,而活动经费的获得方式又会反过来影响政党的存在方式。土地革命时期,党的活动经费主要来源于苏联(共产国际)的援助和根据地"打土豪",前者是党内雇佣革命观念盛行的主要诱因,而后者则曾在廉政建设方面带来负面影响。

  • 标签: 土地革命 经费 雇佣革命 廉政
  • 简介:本刊讯2017年7月17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推动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意见》,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非国有博物馆纳入财政支持的博物馆免费开放经费补助范畴。据了解,非国有博物馆是指由社会力量利用或主要利用非国有文物等资产设立,经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登记的、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非营利组织。此次意见是继2010年《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2015年《博物馆条例》

  • 标签: 国有博物馆 免费开放 范畴 补助 经费 博物馆发展
  • 简介:财政资金是城市开展各项建设的基础,因而筹措经费是市政建设的关键问题。1928年11月苏州市政府成立之后,由于县市款产迟迟未能划清以及教育支出不断增加,教育经费严重短缺。市长陆权通过征收捐税、增加学费和借款等方式筹措经费,以维持教育,但这只能解决燃眉之急,根本办法还是划分八分亩捐和五校经费。虽然经过省厅、县、市三方的多次协商,但在苏州市被撤销之前县市款产糾纷始终没有得到妥善处理。而在苏州市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比重过大,行政费占用过多,导致建设事业费不足,严重影响市政建设的进程,从中可以看出民国时期新设立市的发展困境。

  • 标签: 民国 苏州市 教育经费 市政建设
  • 简介:杨天全,原名杨汝豹,1914年腊月出生于灌云县南城镇一个清贫的书香世家。因家境贫寒,小学毕业后便去当学徒,后考入灌云乡村师范。卢沟桥事变后,到武汉从戎报国,后人复旦大学会计系学习。1942年毕业后,经友人介绍到国民政府主计处任预算专员。1944年,在哈佛大学获硕士学位,后在纽约大学获博士学位。毕业后到刚成立不久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预算局工作,先后任预算处处长、副局长、局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

  • 标签: 国际预算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 专家 卢沟桥事变 复旦大学 国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