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6 个结果
  • 简介:<正>蒲松龄是清代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一位注重民间科学、关心治生实用之学的学者.他一生著述宏富,总计不下数百万字,除《聊斋志异》外,尚有文集、诗集、词集、戏曲、俚曲、杂著等.因年代久远,他的末印著述大多损毁或亡佚,能流传至今者,可谓希世之珍了.因此,建国后对蒲松龄的遗作遗文的搜集和整理一直为蒲学研究者所注重.1955年北京古籍刊行社影印出版《聊斋志异》手稿,1962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对蒲松龄遗著做了多方收集,编辑出版了《蒲松龄集》.本文将要向读者介绍的是蒲松龄的又一部手书遗稿——《聊斋杂记》.这部书稿于1987年业经辽沈书社与辽宁省图书馆、邗

  • 标签: 蒲松龄 杂记 农桑 《聊斋志异》 俗字 杂著
  • 简介:1983年发现的广州象岗南越王,是中国汉代考古的重大发现。该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引起了南越国历史文物研究的热潮,其主问题也一直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在大型田野考古报告集《西汉南越王》1991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之后,学术界基本确认主赵昧为南越国第二代王,即《史记》、

  • 标签: 墓主 南越王墓 越国 田野考古 历史文物 出土
  • 简介:小文《关于南越王主问题》在《羊城今古》2002年4期发表后,吴孝斌先生来电话论及《史记》、《汉书》中的“自赵佗初王后,五世九十三岁而国亡焉”中的五世解释问题。又收到曾昭璇先生的大函,内有“近闻友人言及文帝可能为赵佗。未知您有所闻否?”句。我想就这两方面的

  • 标签: 南越王墓 墓主 赵佗 赵胡
  • 简介:<正>据说,被称为“北洋三杰”之一的冯国璋对曹操的文治武功推崇备至,并又酷爱曹诗,曾仿效曹操故布疑冢,留下遗嘱要在其故里建造真假两座坟墓,以迷惑世人。所不同的是两千年前的曹操真,至今难以寻觅;而冯国璋的真,仅仅过了几十年,在1966年后的“文革”期间,就被“红卫兵小将”们找到了。冯国璋(1857——1919年),字华符(一作华甫),直隶河间(今河北河间市)人,人称“冯河间”或“冯诗经”。他从北洋武备学堂毕业后,曾协助袁世凯

  • 标签: 冯国璋 “红卫兵” 代理 袁世凯 北洋军 徐世昌
  • 简介:北风萧萧,乌云满天。我不顾深冬的寒冷,来到许昌西北苏桥镇西南石梁河畔,瞻仰华伦。只见平地有一冢丘,高4米,占地500平方米,六角形青砖花墙环绕,墓地苍松翠柏掩映,显得格外庄严肃穆。前的碑楼内嵌一石碑,上刻楷书“汉神医华公墓”。此碑为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许昌地方名医捐款刊立。前还有一石碑,上刻“东汉杰出医学家华伦之墓”。这碑是1985年4月,中华全国医学会河南分会在许昌召开“华伦学术研究会”时,与会人员所立。古今两座墓碑,表达了人们对这位神医的崇敬之情。也许是天气寒冷的缘故,墓地没有游人,只有一个十来岁的男孩拿着一个袋子,在前拣烟头、纸片、塑料袋等杂物。他大大的眼睛,圆圆的

  • 标签: 曹操 华佗 许昌 河南舞钢市 医学家 神医
  • 简介:宰相,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行政长官。宰是主持,相是辅佐之意,它始于秦代,以后随着朝代的更替,宰相的名称虽然有所变化,但它的职责却是稳定的。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时代,一个家庭出现一个宰相,不仅是全家光荣,更是全族光荣的事情。而一个家庭出了三个宰相,这不得不让我们觉得是一个谜。

  • 标签: 陈尧佐 陈尧叟 陈省华 陈尧咨 万般皆下品 全家光荣
  • 简介:从报上看到姚雪垠姚老的骨灰,已于11月18日安放到北京西郊福田公墓,便特意选了这个晴朗的冬日,去到香山脚下的福田公墓,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从第二条墓道向南走到尽头,终于在一座小亭子旁边,寻到姚老的墓地。墓碑,围栏的立柱,都是黑色大理石的。从碑文上可以知道,这是姚老同他发妻王梅彩的合葬。姚老姓名后面镌刻生卒年代:1910—1999。他老伴的姓名却是镂空的,后面也只有生年:1913。“他呀,干什么都是急性子,就是写东西常常‘磨洋工’,枯坐半天不见写一个字……”姚老,您又忙什么急事,独自急匆匆走了。墓园静静的,只有风轻摇着光秃秃的桃枝。碑前

  • 标签: 《李自成》 卡片柜 鲁迅先生 明末农民起义 作家 《新华字典》
  • 简介:邹容(上海)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广州)袁世凯(安阳)黄兴(长沙)廖仲悄、何香凝台葬(南京)聂耳(昆明)民国名人(一)

  • 标签: 袁世凯 何香凝 烈士墓 邹容 聂耳 广州
  • 简介:山,出苏州城,西行三四十里。将军,迟浩田,曾经的中国国防部长。1968年夏秋之交,在玄山上,我在将军手下工作过。可谓只有文革才有的关系。1966年7月,我大学毕业。因文革,至1968年3月,才来苏州报到。那时,苏州市革委会还在城外,接收大学生的机构在金阊区政府内。大学生都要到基层劳动锻炼一年。我分在一机部的部属厂苏州仪表元件厂,落实在一个做振变器的车间。

  • 标签: 玄墓 迟浩田 仪表元件 苏州城 金阊区 劳动锻炼
  • 简介:珍妃与珍妃珍妃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著名人物,关于她的身世与遭遇,人们已经知道了许多。珍妃家族在清朝满族八旗中隶属于正红旗,姓地他拉氏。珍妃生于1875年(光绪二年),其祖父裕泰曾任刑部右侍郎、湖广总督、闽浙总督等职,其父长叙任工部待郎、礼部待郎等职。长叙有一子二女.均系庶夫人所生。一子志搞曾任工部笔贴式、满洲正蓝旗都统等职;二女即瑾妃、珍妃,名字不详。1888年(光绪十四年)农历十月初五,18岁的光绪帝奉懿旨成大婚礼,长叙二女被册封为光绪皇帝的瑾嫔、珍嫔。此时.瑾嫔15岁,珍嫔13岁。这件事对受封之家不是喜事临门,而是祸从天降,因为慈禧太后的狠毒早已朝野闻名,况且宫廷内家法森严,二女又是去做嫔

  • 标签: 盗墓者 光绪皇帝 清西陵 夜盗 吓得魂不附体 打眼放炮
  • 简介:傅山在哪里,多少年来众说纷纭,扑朔迷离,大都缺乏令人信服的依据。清道光《阳曲县志》载:“征君傅山在西山”,寥寥数字,更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青主甲申八月作《过先居士旧坟》自注:“在邑东山洪子峪。迁西山马头水三年矣。”甲申年为公元1644年,前三年即为1641年,傅山之父才由东山的洪子峪迁到西山的马头水。这是傅山本人所述其父葬地的惟一史料。据此完全可以说傅山之父的墓地在马头水是确信无疑的了。傅山之母卒于顺治十七年,即1660年,寿至84岁,据《阳曲县志·征君事实》记载:“及葬,四方来会送者数千人。”

  • 标签: 傅山墓 考古研究 马头水乡 《青羊庵》 关帝庙
  • 简介:拜住,元代人,蒙古族。拜族为元朝累列大臣之巨室,其功名载之史册。一世忠宣公、二世忠武公、三世忠定公、四世武靖公、五世忠宪公、六世忠简公、七世拜住是忠献公。拜住出身将门,远承祖宗之风,以先祖功勋世袭宿卫长,他胸怀韬略,一生屡立奇功。

  • 标签: 先祖 世袭 出身 元朝 功名 元代
  • 简介:在1999年广州市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在黄埔区大沙镇飞鹅岭发现了庄有恭状元。随之,2000年3月《广州文物补查成果汇编》对庄有恭状元作了介绍:“位于大沙镇飞鹅岭,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坟冢占地132平方米,墓园广约200亩。

  • 标签: 状元 1999年 2000年 文物普查 黄埔区
  • 简介: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唐代文坛泰斗韩愈,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文章,犀利雄建,气势磅礴,魅力无穷,至今人们仍把它视为经典,如甘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韩公坎坷的人生,更是让人感叹不已。久久的仰慕,驱使我两次拜谒韩公墓祠。2000年初夏,我与同仁再次前往孟州拜谒韩公墓祠。孟州韩愈研究会会长尚振明老先生,虽年愈花甲,听说我们前来,如逢知音,亲自讲解,愉悦之情溢于言表。尚老先生为研究韩愈倾注了大半生的精力。为证明韩愈是孟州人,他不顾年高,南下北上,四处考察,使这一历史疑案最终有了定论。因此,他的讲解入木三分、妙趣横生。他用朴实而幽默的语言,将我们带向了韩园的历史,引导我们去了解韩公非凡的人生,

  • 标签: 韩愈 古文运动 孟州 冯敏昌 韩文 五经博士
  • 简介:2008年12月,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对河南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一座古墓进行发掘。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经专家研究,基本认定此即为文献中记载的魏武王曹操高陵。发布会公布了六大证据。我们认为,仅凭这些证据还不能“基本认定”。

  • 标签: 证据 曹操 新闻发布会 2008年 2009年 河南省
  • 简介:长沙战国楚帛画是名为茵的棺饰,描绘主人升天的情态。鱼表示吉祥,出自西周开元;鸟为使者,导引升天;文采是蔓草卷云纹,因此是驾云升天图。

  • 标签: 帛画 葬俗 棺饰 升天
  • 简介:<正>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陵墓究竟在何处,至今尚无人知晓。为了解开此谜,蒙古人民共和国同日本的专家学者决定开始一场大规模的联合学术调查。8月16日,蒙古科学院同由东京大学名誉教授、考古学家江上波大等专家组成的读卖新闻代表团交换了实施这个历史性计划的议定书,决定从明年春天起,花3年时间完成调查计

  • 标签: 成吉思汗 人民共和国 蒙古东部 东京大学 读卖新闻 名誉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