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60 个结果
  • 简介:2004年5月7日,一个曾在河南以至全国风云一时的人物张礼闭上了眼睛,离开了这个纷纷扰扰的世界.临终时他说,他是从农民中来的,他要回到农民中去,要把他葬在家乡兰考张庄.

  • 标签: 张钦礼 礼悲剧
  • 简介:本文对侯子墓志原录文提出文字上的修改意见.考证侯子的家世及入周以前的任官,猜测侯子为北齐高氏亲信.考察侯子降周时的具体情形,认为齐军救援之不至,晋州"公私扰乱"的局面,周齐战略态势的强弱易势及其北齐朝政的昏乱是促使侯子降周的远近原因.而侯子的出降直接导致了晋州的陷落,对于周灭北齐而言,这是势关全局的转折点.侯子降周后所受的待遇印证了北周政权对北齐降人的政策:在灭齐战争中,优渥北齐降人;灭齐后,转而疑惧北齐降人.

  • 标签: 侯子钦 墓志 北周 北齐 晋州
  • 简介:<正>源濂(1876—1927),宇静生,民国时期著名教育家。1876年(光绪二年)出生于湖南湘阴,祖父曾任直隶大兴知县,父以教书为业。1889年,祖父、父亲相继去世,此后家道中衰,次年随母迁居长沙。时值十九世纪末,湖南维新志士岌岌讲求救国之策。1897年,巡抚陈宝箴与熊希龄等在长沙创办时务学堂,聘粱启超为中文总教习。源潦于第二期投考入学。时务学堂是新派人物济济之地,广泛向学生介绍西学,传播维新思想,源濂受教其间,耳濡目染,眼界大开,与蔡锝同为粱启超的得意弟子。1898年,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变法夭折,康有为、粱启超避逃海外。1899年,源濂与蔡锷、唐才常一同前往上海,考入南洋公学,随后辗转接粱启超函约,

  • 标签: 梁启超 时务学堂 教育总长 袁世凯 民国时期 唐才常
  • 简介: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三月,时任广西桂林知府的孙晃被革职,言官参他“盘踞首要,纳贿招权”,过生日时“演戏张筵,僚属馈遗,礼至巨万”。活生生一个贪官赃官形象。光绪皇帝斥其“不知检束,举动荒谬”而罢其官。百余年来,不少学者在述及清末广西官员腐败时,常以此为例。

  • 标签: 知府 桂林 冤案 光绪皇帝 官员腐败 广西
  • 简介:本文通过《宋宗实录》修纂过程和修纂人员的考实,指明该录修于孝宗乾道二年十二月至四年四月,历时一年零五个月,其主要修纂者是著名学者洪迈。由于史料缺乏,除由日历所编修《日历》发往国史院外,还通过征集和搜访的形式获取史料,但因去取不精和褒贬不当,所修实录遭致激烈批评。然而,与笔记小说相比,《宗实录》的史料仍然相当可靠;而且,由于靖康史料稀缺,《宗实录》显得十分珍贵,成为《宗正史》、《靖康要录》等后修史籍的重要史料来源。

  • 标签: 宋钦宗实录 修纂 价值
  • 简介:过去,安徽省蒙城县衙后院,有一座面南的厅堂,进门处有一块横匾,上书“清燕堂”。这厅堂便是宋仁宗景元年任蒙城知县的著名文学家苏舜的寓所兼书房,那“清燕堂”三个潇洒挺秀的大字便是他亲笔所写。诗作与梅尧臣齐名,甚为欧阳修所重的苏舜学士,给自己寓所的这个命名,从字面上看是幽雅之号,是公余宾客燕谈的清静地方。其实不尽然,它蕴含着很深的意思。这从他写的诗文所表明的忧国忧民、嫉恶如仇、远大的抱负和深厚的爱国热情中可以找到。苏舜的诗中,“清”、“燕”二字比比皆是,如“薄俗盈虚逐势利,清风绵邈日已凋”(《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清泉绝无一尘染,长松自是拔俗姿”(《无锡惠山寺》);“气象清雄天与都,世间不合有埃尘”(《吴江亭》);“得泥初燕喜,避弋去鸿轻”(《春日晚晴》);“不愤东流促行棹,羡他双燕逆风飞”(《送人还吴江道中作》)。甚至在一首诗中,巧妙地两三次使用“清”、“燕”二字。意思很明白,他喜爱洁净的清风、清泉,要做一个一尘不染的正直的清官;他喜欢燕子,因为燕子长年累月捕捉害虫,给人民的利益何其多也!“春燕田里飞,麦稻堆成堆”嘛!他还赞赏燕子逆风而飞的...

  • 标签: 清燕堂 燕堂苏舜钦 蒙城清
  • 简介:著名出版家用生于1923年,借用他自己的话说。成为“养老金领取者”已20多年了。时下许多年轻的读者也许对他不熟悉。可在京城名流如云的文化圈子中,不晓得他的人却很少。

  • 标签: 范用 风范 养老金领取 出版家
  • 简介:<正>姚字南青,士基孙,父孔锳,邑增生,早卒。母太仆卿任奕(?)女,守节,抚及弟淑。孝友好学、博闻强记。及冠,与同里叶酉、王洛、刘大樾、方泽诸人,约为举世不好之文,故所撰述无不气体高古、沉挚博丽。天台齐息园、山阴胡稚威、常熟邵叔宀、仁和杭大宗皆推重之。中乾隆丙辰举人,壬戌进士,选庶常,授编修,充三礼馆编修。甲子顺天乡试同考官。是时桐城张氏

  • 标签: 姚范 三礼馆 顺天乡试 太仆卿 齐息园 庶常
  • 简介:几年前的一个春节,我奶奶还在世,大年初一全家聚餐,小侄女拿着遥控器不停地换着电视频道。九十多岁的奶奶突然嚷道:别换别换,看看这个!原来有个台在播电视剧《武林外传》,明饰演的邢捕头正与徒弟一块儿破盗鸡案,一招一式,喜感十足,逗得奶

  • 标签: 自恋 电视剧 九十多岁 电视频道 遥控器 武林
  • 简介:大译师仁桑波为西藏佛教发展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历史人物,一生翻译了大量的显密经典,为佛教在西藏的第二次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研究仁桑波生平的第一手资料——由他的弟子吉唐巴·益西贝撰写的他的传记,国外多次出版了藏文本,为研究西藏西部后弘期早期的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来源。但长期以来国内没有汉译本,藏文本也是近几年才出版,因此这份重要的传记资料未能引起国内学界的太多关注。有鉴于此,笔者对比阅读已经出版的几种大译师仁桑波传记的藏文本,对之进行翻译校注,以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 标签: 仁钦桑布(958~1055) 大译师 阿里 古格王国
  • 简介:2010年4月10日,波兰总统莱赫·卡斯基因专机坠毁而遇难的消息令波兰举国震惊。事发当日,其孪生哥哥雅罗斯瓦夫·卡斯基连夜赶至失事地点辨认遗体。两天后,他又在华沙机场跪迎弟弟灵柩。此情此景,令人动容。长相一模一样的卡斯基兄弟是波兰政坛著名的双胞胎政治家。他们的人生经历,原本包括一系列富有喜剧意味的传奇故事——少年时代,他们曾因"触电"而红极一时;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他们同班就读,同时获得学位;进入政坛后,他们相互支持,叱咤风云,曾一度分别担任总统、总理,在波兰乃至世界历史上写下了孪生兄弟同治国的奇闻……可惜的是,莱赫突遭空难丧生,让兄弟二人的人生画卷染上了浓重的悲剧色彩。

  • 标签: 波兰人 总统选举 俄罗斯 世界历史 孪生兄弟 双胞胎
  • 简介:札奇斯先生的简历与著作札奇斯先生是当代国际著名蒙古学家。先生与我是同乡,同属喀喇沁部人;他是我十分敬慕的知名学者之一。我们是忘年交。先生汉名于宝衡,远祖驻牧于蒙古札哈沁部,后于清康熙年间移牧于喀喇沁锡伯河。喀喇沁地方农垦开发后,当地汉人称札奇一家...

  • 标签: 内蒙古自治区 喀喇沁 蒙古人民 自治运动 国际关系研究 台北
  • 简介:札奇斯先生英文论著目录札奇斯先生简历及汉文论著目录已在本刊1995年第1期发表.现刊补其英文论著目录,计专著4部、论文36篇,谨供同仁研究参考。—编者一、著作1.《蒙古文化与社会》,与保罗·海尔合著;Westview出版社,美国宝尔德,1979年...

  • 标签: 内蒙古 阿尔泰学 讨论会 文论 贡桑诺尔布 蒙古学
  • 简介:(他)并非天才,也非豪杰,当然更不是高楼的尖顶,或名园的美花,然而他是楼下的一块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在中国第一要他多。他不入于观赏者的眼中,只有建筑者和栽植者,决不会将他置之度外。

  • 标签: 苏报案 章士钊 革命党 蔡元培 吴稚晖 孙中山
  • 简介:2000年第4期刊登蔡志新先生的文章,叙述我国近代实业家、美籍华人李国早年求学、探矿、创业的奋斗经历,给人启迪至深.唯文章题目和文内多处强调,汉字"钨"的发明人是李国,在李之前,汉字中没有"钨"字,是李于1915年创造了这个"崭新"的汉字"钨"等.这些说法是不准确的.

  • 标签: 发明人李国钦 汉字钨 钨发明人
  • 简介:咸安坊位于汉口胜利街与鄱阳街、南京路与北京路围合的街区中部,是汉口著名的老里份之一。主入口在胜利街上,里份巷道通到鄱阳街的过程中,有一段"之"字形巷道。巷道全长320米,宽6米,可以通行汽车。里份共有二层或三层石库门楼房60余栋。咸安坊这个名称,最早只是指靠近胜利街的一部分里份,中部则称德永里和启昌里,靠近鄱阳街的一部分称同仁里。《武汉地名志》记载:"北段房屋由业主王奇峰等七人合建于1932年,称同仁里。南段房屋于1933年由业主张韵轩等投资修建,称成安坊。中段称启昌里和德永里,亦同时建成。1967年里坊合并,曾改名灭资里,1972年统称咸安坊。”

  • 标签: 咸安 《武汉地名志》 元和 北京路 南京路 巷道
  • 简介:大殿是白居寺主要建筑之一,殿内壁画在整个白居寺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保护修复白居寺措大殿壁画,需要对壁画制作材料和工艺进行分析。通过对壁画颜料和地仗层进行取样,经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和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可知,壁画所用颜料均为矿物颜料,红色颜料是朱砂和铅丹,绿色颜料是石绿,蓝色颜料是石青,黄色颜料是雌黄,金色颜料是雌黄和金粉的混合物,白色颜料是白垩和石英,黑色颜料是碳黑。而在其制作工艺上,经过显微剖面结构观察和扫描电镜分析可知,壁画只有颜料层和地仗层,没有普通藏传佛教壁画制作时的白粉层,是白居寺壁画制作的特点之一。

  • 标签: 白居寺 措钦大殿 壁画 制作材料 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