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2 个结果
  • 简介:伴随着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传统演出行业市场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动,同时也加剧了演出行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氛围;文化艺术演出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其具有明显的文化艺术性。本文将主要探讨在演出营销的过程中,艺术管理具有怎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制定艺术管理策略。

  • 标签: 艺术 社会文化 演出 艺术管理
  • 简介:南京郑和艺术团成立于1997年11月,八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为丰富广大中老年人的文化娱乐生活,为促进精神文明,繁荣南京大都市文化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先后共演出650场,与60多个国家、300多个世界语协会和个人建立了友谊,被誉为“江苏省世协优秀集体”。

  • 标签: 歌舞演出 艺术团 郑和 南京 文化娱乐生活 中老年人
  • 简介:每一次被伤害,每一次被误解,从童年阴影到即刻发生的难过事,都可以变得渺小,化为一个段子的素材--这就是脱口秀的力量。

  • 标签: 演出 脱口秀 表演艺术 艺术工作者
  • 简介:1947年6月,武汉大学发生"六一惨案",学生运动一度处于低潮。8月中旬起,武大助学运动开始发动,地下党组织依靠进步社团组成武大助学筹委会,并与武大教授会、武汉社会民主人士、基督教青年会和学生公社等取得联系,争取广泛的同情和支持。当年底,武大地下党总支建立,在学生中开展读书活动,组织读《大众哲学》《社会发展史》等。这期间有人读高尔基的三部曲:

  • 标签: 珞珈山 基督教青年会 成武 地下党组织 我的大学 社会发展史
  • 简介:翁偶虹先生满族人,于1910年生于北京,1994年逝世。历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文化部振兴京剧指导委员会委员等职,退休前为中国京剧院编剧。他是一位博学多才、德高望重的著名剧作家、戏曲理论家、教育家和脸谱艺术美学家。为京剧事业,翁老辛勤耕耘半个多世纪,一生创造与改编整理过(含与人合作)共114个戏曲剧本,并著有大量的文艺理论和剧评文章,例如:《翁偶虹剧作选》、《翁偶虹戏曲论文集》、《翁偶虹编剧生涯》、《北京忆旧》等,被誉为“京剧圣手”。在长达五六十年的编剧生涯中,那一出出风姿各具的新戏总能在翁老笔下,紧扣时代脉博,发挥诸家流派特长,洋洋洒洒,涓涓流淌于氍毹之上,因而久演不衰。曾于翁老合作的京剧名

  • 标签: 诞辰纪念 剧作家 京剧艺术 脸谱 业绩 文史研究
  • 简介:1997年金秋9月,正是五谷垂穗,硕果飘香的季节,北京传出好消息:大悟县楚剧团创作排演的大型革命历史楚剧《中原突围》(以下简称《中》剧)晋京演出成功,受到中央首长、戏剧专家和首都观众一致好评,声誉鹊起。这部精品是怎么诞生的?它凝结了多少人的智慧和汗水?笔者为此采访了《中》剧编剧、主要演员、县楚剧团负责人。他们首先谈起大悟县文体局局长胡凡明,都说没有他的重视、组织、策划,《中》剧就不可能取得今天的艺术成就。胡凡明年近四十,年富力强,方正的脸上透着坚毅与自信,说话谈锋雄健,行动风风火火,仿佛有一股使不完的劲。他就任县文体局局长以后,始终把“出人才、出精品”当作工

  • 标签: 中原突围 楚剧 中原军区 大悟县 李先念 新闻发布
  • 简介:张鲁同志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歌剧《白毛女》曲作者之一。他不仅曲写得富有民族风格、民间特色,咏唱抑扬上口,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同时他有一副天赋的好嗓子,歌也唱得好,尤其是民歌戏曲,如陕北道情、信天游,陕西的、秦腔,山西、河北、河南梆子,山东柳琴,东北...

  • 标签: 张鲁 音乐伴奏 歌剧《白毛女》 成仿吾 解放区 民族风格
  • 简介:1956年3月,春暖花开之际,著名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回故里泰州演出,一时盛况空前,传为一段佳话,至今人们还习惯地称之为“梅兰芳回乡访问演出”。时光虽逝,但许多往事仍记忆犹新,当时我负责接待工作,与梅先生接触较多,深感梅先生品德高尚,对人诚恳谦虚,艺术上则一丝不苟,风范长留。

  • 标签: 访问演出 梅兰芳 艺术大师 接待工作
  • 简介:《长征组歌》是为纪念长征胜利30周年,由时任总政治部主任的肖华将军亲笔创作的长篇组诗《红军不怕远征难》,并得到周恩来、邓小平、贺龙、聂荣臻、徐向前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历届军委、总部、北京军区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和精心指导下创排完成的。杨成武、杨得志、廖汉生、孙毅等老首长都曾亲临创排现场具体指导。

  • 标签: 《长征组歌》 创作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演出 长征胜利 北京军区
  • 简介:"相声艺术驰中外,五十年来侯宝林。"侯宝林,幼时曾学京剧并搭班演出,16岁改学相声,创作整理《夜行记》、《离婚前奏曲》、《关公战秦琼》等一批脍炙人口的传世精品相声,毕生都以"把笑声和欢乐带给人民"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被誉为相声界具有开创性的一代宗师。毛泽东曾称赞道:"侯宝林是个人才,是个语言研究家。"1985年5月,他曾来泰州演出,本文就讲述其间发生的几件轶事。

  • 标签: 侯宝林 夜行记 秦琼 王寿山 语言研究 经济管理权限
  • 简介:20世纪五六十年代,现代题材剧目的创作成为京剧工作者面对的重要课题。全国各地的剧团集中力量创作了一大批优秀剧目,北京京剧团(今北京京剧院的前身)创作的现代京剧《沙家浜》就是其中之一。从1964年《沙家浜》的前身《芦荡火种》公演、获得成功算起,到今年已然是整整50年了。

  • 标签: 《沙家浜》 现代京剧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北京京剧院 演出 排练
  • 简介:“披发佯狂走。莽中原,暮鸦啼彻,几株衰柳。破碎河山谁收拾,零落西风依旧,便惹得离人消瘦。行矣临流重太息,说相思,刻骨双红豆。愁黯黯,浓于酒。漾情不断淞波溜。恨年来絮飘萍泊,遮难回首。二十文章惊海内,毕竟空谈何有!听匣底苍龙狂吼。长夜凄风眠不得,度群生哪惜心肝剖!是祖国,忍辜负!”这段激情满怀的《金缕曲·留别祖国》,正是津门才子李叔同别离祖国,东渡日本探索人

  • 标签: 李叔同 春柳社 中国留学生 黑奴吁天录 日本 话剧史
  • 简介:1934年.王洛宾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音乐系毕业.为实现去法国巴黎音乐学院深造的梦想,毕业后.他便在北京一所中学当音乐老师.以期挣到留学费用。然而,1937年“卢沟桥事变”的爆发,让王洛宾彻底打消了去法国留学的念头,他毅然投笔从戎。当听说山西有八路军和抗日组织时.他便决定到山西去抗日。他离开北京后。先到天津,再到青岛、郑州,绕行了一千多公里.最终来到山西的洪洞县。

  • 标签: 王洛宾 “卢沟桥事变” 日剧 演出 服务 西北
  • 简介:贵刊1999年第4期刊载拙文《我与王莹写〈两种美国人〉、〈在美国监狱里〉的历史追忆》中,由于我的偶然疏忽,将王莹在白宫演出《放下你的鞭子》的“1945年”误写为“1954年”,特此更正。我曾清楚地记得,演出时罗斯福总统在台下坐轮椅观看,演出完毕由罗斯福夫人代表他上台献花并与王莹合影留念。此帧照片,由于稿件太挤而未能同时刊出罗斯福夫妇在白宫观看王莹演出的时间及其他@谢和赓

  • 标签: 罗斯福总统 下坐 期刊 监狱 误写 轮椅
  • 简介: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林风眠是“中西融合”绘画艺术的倡导者、践行者,是中国现代艺术的精神先驱,他横贯中西,汇通古今,以鲜明的旗帜,文化的自觉和担当,在“融合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的中国现代绘画艺术的探索中,在方纸构图上以缤纷的色彩开创了迥异于古人、他人的崭新的画风,开辟了一条可继往开来的绘画新路。

  • 标签: 林风眠 融合中西 形象实践 探求
  • 简介:张荣庆,1938生,河北安国人。擅长书法及书论。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中国美术馆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文化部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三、四届理事,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编审职称。

  • 标签: 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国美术馆 专家委员会 简历 海外联谊会 博士生导师
  • 简介:水韵是中国绘画要素之一也,故中国画素有水墨画之称谓。然而以此解中国画必然走入歧途,因为中国画以笔墨为体,以形写神,传达神思,演绎心境。这个体象的笔墨主要的思想为何,中庸是也。这就是说笔墨表现要体现中庸的哲理,才是中国画笔墨的精神与内美。笔墨的中庸与中庸的笔墨,

  • 标签: 笔记 艺术 中国画 绘画要素 以形写神 笔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