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6 个结果
  • 简介:我这人,出差时最爱去的地方是书店,最怕去的地方也是书店。爱去书店,这当然是出于"秀才本色"。因为在外地书店常常会发现一些在上海买不到的书,所以每一回进去,几乎必有收获。再说,书店是一扇信息之窗,从书店可以了解最新的出版动态;可是,书是那么的沉,好书有着"挡不住的诱惑",不能不买,而买了书自然增加了行囊的重量,这又是出差时最感不便的。到了美国,我仍"积习难改",每到一个地方,总是要去逛书店。

  • 标签: 中国大陆 书店 美国华人 中文书 洛杉矶 台湾人
  • 简介:目前学界有关抗日战争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但仍存在国际化视角和外文资料使用的问题。为弥补以上不足,“国际化视野下中共抗战资料”课题组从海外搜集了大量战时海外文献。这些材料来自美国驻华使领馆、国务院、战略情报局、战争情报处、延安“美军观察组”、“中国战区总部”、白宫以及在华记者、教授、银行家、医生等美方人士。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机构和人员均为战时美国政府获取中国战场信息的直接来源,他们做出的分析、判断、评估亦最能体现美方的利益诉求和立场观点,并同美国政治、外交、军事政策形成关联,对美国决策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从而使研究者可以透过这些文献,更清晰地了解和认识美国有关政策的决策过程以及其中所体现的战略考虑。

  • 标签: 美国馆藏档案史料 中国抗战 美国使领馆 战时国共关系
  • 简介:本文通过对伊斯兰教在美国的传播、美国穆斯林人口与社会网络、宗教对话与社会关系重建等问题的叙述和分析,获得了以下初步认识:第一,伊斯兰教在美洲大陆的早期传播几乎与哥伦布横跨大西洋的航海活动同步,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演变。第二,伊斯兰教是当今美国发展最快的宗教之一,较高的生育率、移民和宗教皈依等将会使美国穆斯林人口继续保持增长态势。第三,美国穆斯林人口以青壮年为主,他们的受教育程度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接近,已成为本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第四,美国穆斯林温和包容,他们以清真寺和社团组织为平台,致力于宗教对话和各种社会服务活动,努力重塑穆斯林的公共形象。第五,受各种复杂因素的持续影响,美国社会对穆斯林的偏见很难在短期内消除。如何实现穆斯林与主流社会的良性互动,不仅取决于穆斯林群体的自我调适,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他群体特别是主流社会对他们的态度。

  • 标签: 美国 伊斯兰教传播 穆斯林 人口 社会
  • 简介:美国政府的统计,华人最早到达美国是在1820年。但旧金山“华人历史文物展览”的史料表明,早在1785年,3名中国海员就乘坐经营贸易的美国商船从广州到达美国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不过,华人大批移居美国,却是在鸦片战争以后。1840年的中英鸦片战争结束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历史时代,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将侵略触角伸向中国。民族危机和阶级矛盾的加深,加上人口的大量增加,使得在我国南方,特别是沿海一带大批农民破产,他们靠在祖辈留传下来的土地上耕作已无法维持生计。与此同时,1848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现了金矿。美国资本家为了获得大量

  • 标签: 美国华人 历史文物 中国海员 历史时代 加利福尼亚州 巴尔的摩
  • 简介:据纽约报纸报导:82岁的华裔民间艺术家伍尚炽(人称伍伯)以自编自唱的中国民间说唱艺术台山木鱼《伍伯来金山》获1992年美国国家传统奖。这是获得该奖的第一位华人。国家传统奖是一项很高的荣誉。由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于1982年设立。奖额5千美元。由该会民俗艺术部颁发。主要是奖励对各族裔传统文化有杰出贡献的民间艺术家,

  • 标签: 木鱼 台山 民间艺术家 唱本 唐人街 民俗艺术
  • 简介:合同文本的来源抗日战争期间,陈纳德带领美国飞虎队在中国上空英勇作战,建立了赫赫战功,也赢得了中国官方和人民的首肯和爱戴,同时也得到了美国官方的肯定。到了1942年7月4日,也就是美国参加对日作战半年后,美国收编了这支美国平民组成的雇佣军,改为了正规美国部队——美国陆军空军第十四航空队。

  • 标签: 美国陆军 “飞虎队” 合同文本 参战 队员 抗日战争期间
  • 简介:1997年初,我在美国探亲,住在芝加哥地区一个叫做MountProspect的镇上。一天,我到附近的超市购物,一个精神矍铄的美国老人在我面前一闪而过。我被他身上穿的那件皮夹克吸引了:一幅美利坚合众国和中华民国国旗并列的图案,赫然复盖着皮夹克的背面。我知道这是“美国志愿援华飞虎队”的标志,很想同这位老人攀谈攀谈,但老人已不知去向。

  • 标签: 美国飞虎队员 中国 抗日战争时期 军事斗争 桂林市
  • 简介:抗日战争时期,日本空军曾对国民政府陪都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多的轰炸,史称"重庆大轰炸"。在重庆大轰炸期间,美国密码之父赫伯特·奥斯本·雅德利受中国政府之聘来到重庆,在国民政府的安排下,雅德利成立了一个专对日军空袭的密电破译小组,曾多次破译日军密码,使我方进行有效的预防和阻止,大大的减轻了损失,为保卫重庆的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1938年9月,雅德利带着几大箱子破译密码的有关资料,装扮成皮货商秘密离开美国,踏上了前往中国的旅程。经过两个月的

  • 标签: 雅德利 重庆大轰炸 抗日战争时期 密码电报 奥斯本 赫伯
  • 简介:美国对华关系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1927-1928)经历了一个重要发展时期.虽然当时美国认为中国没有代表全民的'中央政府',但美国公使馆依然驻在北京,施肇基作为北京政府驻美公使继续驻在华盛顿.由于美国在华利益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美国又承认南京政府是政治实体.用国务卿凯洛格(FrankB.Kellogg)的话说,这等于'‘事实上'(defacto)承认国民政府'.①这样,美国同中国南北政府之间一种是'法律上'(dejure)的承认关系,另一种是事实上的承认关系.

  • 标签: 对华关系 代表 承认 美国 中央政府 成立
  • 简介:进入21世纪,记忆研究成为了美国外交史研究新的学术增长点。学者们从决策者的个人记忆、美国社会的集体记忆以及国际层面的记忆三个方面,详细探讨了记忆与美国外交政策之间的复杂关系,揭示了记忆,尤其是战争记忆对美国外交政策的深刻影响。将记忆问题引入美国外交史研究扩展了外交史家的视野、运用史料的范围和研究方法,为解释美国外交政策的形成过程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 标签: 外交史 学术增长点 杜鲁门 对外关系 反战运动 克林顿政府
  • 简介:我从未出过国,也从未与外国人打过交道。最近,因女儿在美国第八大城——达拉斯市的医院实习,邀我去那里探亲,就顺便去游览了一次。结交移民邻居我在看美国西部影片时,才知道这个达拉斯市的,尤其是60年代发生轰动世界的肯尼迪总统被刺身亡事件,加深了我

  • 标签: 美国达拉斯市 达拉斯市印象
  • 简介:许多具有大学水平但不专门从事亚洲国际事务研究的美国成人在有关蒙古国的地理位置、文化、政治重要性的知识上少得可怜,这种知识的缺乏根源于他们在小学、中学所受的教育。尽管美国公立学校的课程安排州与州大不一样,但社会科学几乎不像纯粹科学、数学、语文这些课程那样受到重视。很典型的一点是,美国的基础教育总是讲本地、州、本国历史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以编年法来教授,重点强调时间而非地理。在中年级(九年制中的六年级),地理和古代文化课(通常是讲埃及、中东或美州文化,远东和南撒哈拉却很少被提到)主要是以美国政府和美国历史为中心的;在高中,美国政府、美国经济、美国的重要战争和地区问题都是必

  • 标签: 蒙古国 公立学校 蒙古人 地理教育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地缘政治
  • 简介:本文利用北京大学所藏部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清档》,考释首部汉译美国宪法——《美国合邦盟约》的问世经过。美国宪法首次汉译是在驻美公使陈兰彬任内,宪法汉译并非因公使馆有主动认识美国制度的动机,而是源起于一场排华事件的交涉。在1880年丹佛发生的排华风潮中,一名华人被害,多人遭受经济损失。陈兰彬根据中国境内处理此类案件"条约至上"的经验,要求国务院惩凶、赔偿,履行中美《天津条约》保护人民的承诺。国务院以宪法限定联邦政府权力为由予以拒绝,并告知陈兰彬,宪法高于条约。观念上遭受巨大冲击的陈兰彬由此命使馆参赞蔡锡勇翻译美国宪法。美国宪法的汉译经过,折射出中国人认识美国制度和外部世界的曲折。

  • 标签: 美国宪法 陈兰 总理衙门 蔡锡勇 《天津条约》 使馆参赞
  • 简介:这次参观上海世博会,感觉众多国家馆表现不凡,特别是法、英、德等国场馆都显出大国气派和现代化色彩。感觉奇怪的是美国馆,细想一想,有可说一说的地方。

  • 标签: 美国 上海世博会 国家馆 现代化 感觉 场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