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38年,武汉会战打响。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对决,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2018年是武汉会战80周年,本文选取了武汉会战中的三个片段,纪念和缅怀浴血奋战、不畏牺牲的先烈和英雄,再现那段红色历史。

  • 标签: 万家岭大捷 抗战期间 武汉会战
  • 简介:这个学年的开始,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新学期的开始,似乎注定要与'战争'相遇。我翻开崭新的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都是关于战争的。在这些'战争篇章'中,一篇《蜡烛》吸引住了我,那荧荧的烛光模糊了我的眼睛。我决定从这里,为孩子们点亮用心感知战争的那抹烛光。

  • 标签: 中的抹 战火中的 抹烛光
  • 简介:《游击队歌》是由著名音乐家贺绿汀生前创作的。这首抗日战歌激昂奔放,传遍神州大地已有半个多世纪。每当人们热血沸腾地放声高唱这首歌曲的时候,就会回想起当年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那高山丛林中跟日本侵略军浴血奋战的动人情景。1961年贺绿汀将长期保存在自己身边的这首歌曲的亲笔原稿捐献给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筹备处收藏(见图)。当年贺绿汀捐献这首歌曲的原稿时,曾心情激动地回忆起创作《游击队歌》前前后后的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

  • 标签: 贺绿汀 游击队 八路军办事处 创作 歌曲 原稿
  • 简介:1949年4月24日,是太原解放的日子,我就是在那一天跟着前辈们进的太原。当年我13岁,但当时的一些场景还历历在目,很难忘怀。1948年,解放战争进入决定性的一年。革命形势一片大好,为此,毛主席亲笔题写"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的词句,

  • 标签: 太原 革命形势 1949年 1948年 解放战争 决定性
  • 简介:抗日烽火中的渤海回民支队王连芳在中华民族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战争中,在华北敌后抗日主战场的津浦铁路和运河两侧,活跃着两支回民支队。西侧是全国著名的传奇式的回族英雄马本斋同志领导的冀中回民支队,东侧是由党直接组织领导的冀鲁边区(后改渤海区)回民支队。两...

  • 标签: 回民支队 回族 渤海 部队 生活禁忌 回汉
  • 简介:淮北苏皖边区党委和行署从1941年8月23日正式组建到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在领导全区200多万人民群众抗击日本侵略者,进行政权、军队和财经建设的同时,还大力开展国民教育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我在这4年中,先后当过两年学生和两年小学教师,深有感受.

  • 标签: 抗日战争 发展时期 淮北地区 苏皖边区教育
  • 简介:蓝建学,现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发展中国家研究所副研究员、前驻印度外交官吴京,知名动作演员,新晋导演孙宏斌,融创董事长贾跃亭,乐视创始人吴清友,诚品书店创始人胡玮炜,摩拜单车创始人、总裁普京,俄罗斯总统木村翔,日本拳击手亦舒,香港女作家,《我的前半生》原著作者郭柯,纪录片导演,《二十二》为其代表作

  • 标签:
  • 简介:田汉是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1898年3月12日,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东乡茅坪田家塅一户贫农家庭;安娥是歌曲《渔光曲》、《卖报歌》、《打回老家去》的词作者,1905年10月11日出生于河北省获鹿县范谈村一个书香之家。田汉与安娥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中走到一起,结为革命伉俪,为救国抗日演绎了一曲不同凡响的人生经历。

  • 标签: 安娥 田汉 抗日烽火 词作者 获鹿县 战争岁月
  • 简介:朱骑传红烛,天厨赐近臣。荣耀分他日,恩光共此辰。灼灼千门晓,辉辉万井春。随黄道见;烟绕白榆新。更调金鼎味,还暖玉堂人。应怜萤聚者,瞻望独无邻。

  • 标签: 唐代改 改火
  • 简介:1924年1岁是年农历七月十七日,王生于上海,原名王洪溥。父亲王开疆,日本早稻田大学法科毕业,时做律师及大学教授。母亲李荪,苏州蚕桑学校毕业,时做小学教师。兄王宏济,3岁。1930-1936年6-12岁父母离异,王随父亲迁居南京,先后就读于卢妃巷小学、乡村师范小学

  • 标签: 年谱简编 王火年谱
  • 简介: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在全国遭到了重大损失,长江流域和南方诸省的中共地方党组织几乎被国民党摧毁殆尽。这种状况与形势赋予中共的历史使命极不适应。毛泽东指出:“党的组织力量,在全国,一般地说来还是微弱的。全国的群众力量也还是薄弱,

  • 标签: 中共中央长江局 烽火 抗日 土地革命战争 组织力量 中国共产党
  • 简介:人对时间是敏感的,担心时光匆匆,容颜易老;但人对时间又是势利的,迟钝的。对一个小孩子,你会想到他即将到来的美好时光;但对于一个老人,人们总不太真的记得,或者不太真的相信,他也曾经是对世界好奇的儿童,是风华正茂的少年。翻看作家王的童年回忆

  • 标签:
  • 简介:2006年8月,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河南省国资委、河南省发改委、河南省工商联命名中国钧都炉钧坊主王金合为"行业领军人物"。这一命名,确立了王金合在中国钧瓷行业中的地位。王金合属马,壬午年出生。他一生扬鞭奋蹄,驰骋三十三年,终于冲上当代钧瓷的高地,把"炉钧大匠"的旗帜插上了制高点。大匠身后,是泥与火烧造的一串长长的人生脚印……

  • 标签: 钧瓷 河南省 收藏家 传奇 工艺美术 古陶瓷研究
  • 简介:飞行员是勇敢者的事业,参与核试验的飞行员是勇敢者中的佼佼者。曾任空军某师上校副参谋长的许,第一个驾驶着战鹰在浩瀚的大漠上空成功地投下了两颗氢弹。

  • 标签: 中国空军 上校 氢弹 飞行员 核试验 参谋长
  • 简介:  去年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在致台湾新党的欢迎词里提到了"七月流火"这个词语,意思是指在七月盛夏太阳火辣辣的,同时表达了期待两岸和平统一的热望.他的讲话引起了人们对"七月流火"所表达的真实含义的争议.……

  • 标签: 流火
  • 简介:“此种藏狗大逾印度狗两倍,头大毛长,颇狞猛,其力可敌狮……”“力甚强,足制种种野兽,尤能制大而畏的野牦牛。”

  • 标签: 藏獒黑火 黑火生与死
  • 简介:2014年初,中国现代文学馆开始拍摄'作家口述史'。当年5月中旬,文学馆一行四人前往成都拜访老作家王先生。从建馆之初,王先生就热情地支持文学馆的工作,每有新作出版,都第一时间寄赠文学馆。近年还将自己的手稿、信札、藏书等文学资料全部捐赠给文学馆,希望让更多的人研究、利用。王先生接收文学馆的采访拍摄时已九十高龄,但头脑清楚,记忆力很好,叙事条理清晰,他向我们讲述了自己的许多往事,其间的艰难困苦和他对文学的勤奋执着,令我们深受感动。下面是王先生的讲述:

  • 标签: 人生回眸 王火自述 自述人生
  • 简介:1996年,在江苏《大丰报》的前身《台北大众》创刊50周年之际,记者去拜访了原主编、著名作家海笑前辈,写了专访,以此作为对战争年代为江苏省大丰市新闻事业的发展英勇奋斗的前人的纪念。叩开著名作家海笑的家门,很快,我就被一见如故的热情和他那爽朗而奔放的笑声所感染。似乎觉得,站在面前这位个头不高、头发花白、年已七十的老人,不是我想象中的作家,更不是饱经历史沧桑和人生坎坷的长者,而是一位信心十足、笑对人生的顽童。谈到海笑,人们都知道他是一位作家,他的《红红的雨花石》《燃烧的石头城》等儿童文学作品,以及《部长们》《白色的诱惑》等现代文学作品,在大江南北产生广泛的影响。然而

  • 标签: 台北 作家 日本鬼子 国民党军队 县委 儿童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