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6 个结果
  • 简介: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如何在生产力异常落后、经济基础异常薄弱的条件下迅速恢复国民经济,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促进中国科技、教育、文化、外交和国防事业的快速发展,急需争取尚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海外学子回国服务。为此,新中国制定了一系列广泛争取海外留学生踊跃回国、积极投身国家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甚至采取强有力的外交手段,掀起了海外留学生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三波归国浪潮,在中国海外留学生归国史上书写了绚丽的华章。

  • 标签: 新中国成立初期 海外学子 留学生群体 归国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 简介:冰心,原名谢婉莹,我们常常说冰心这一代五四时期的作家和学人们是学贯中西,他们有扎实的国学底子,有最少两门以上的外语阅读能力,对西方一门或几门学科有过系统学习。这些可以从当初她在美国留学时的成绩单中再一次感觉到。

  • 标签: 赴美留学 冰心 五四时期 阅读能力 系统学习 成绩单
  • 简介:<正>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留学日本的热潮,李大钊也随着这股热潮,于1913年踏上了日本的国土.李大钊的家乡所在地——河北省乐亭县,濒临渤海,距中国近代工业的主要发祥地之一的唐山较近.1889年他出生时,那一带的近代工业已经初具规模,唐山至天津的铁路修成后正欲向秦皇岛、山海关延伸.这使他自幼就受到近代思想的影响,极想富国强民,使国家早日实现近代化.基于此,他接触新学较早,在永平府中学读书二载后,就在京奉铁路全线通车的1907年夏天,“感到国势之危迫,急思深研政理,求得挽救民族、振奋国群之良策,乃赴天津投考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天津当时为直隶总督府所在地,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是袁世凯创立的一

  • 标签: 李大钊 留学日本 袁世凯 早稻田大学 法政专门学校 社会主义
  • 简介:70年前,在中国近代史上那场最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中,有着强烈爱国情怀的海外赤子,用他们的正义呼声、力量凝聚、无私奉献、乃至生命与鲜血,为祖国赢得这场战争的彻底胜利,演绎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和彪炳史册的"赤子功勋"。早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初,广大海外侨胞群情激愤,同仇敌忾。从东南亚到世界各地,凡有侨亲的地方,都纷纷成立了抗日救国团体。

  • 标签: 海外侨胞 抗日救国 民族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 中国近代史 爱国情怀
  • 简介:<正>一1901年《清国留学生会馆第一次报告》中,载明陈独秀于是年10月到达东京,就读于“东京(专门)学校”。陈独秀这次在东京逗留的时间,仅四个月左右,翌年春又返回安庆。1902年9月陈再到东京时,没有继续去“东京(专门)学校”就读,在清国留学生会馆的第二次报告中的题名录上,填写的是“预备入校”字样。按当时赴日留学的情况分析,不可能存三四个月就读完,除非是短期训练班或补习班。中国学生赴日留学,必须经过哪些预备

  • 标签: 陈独秀 中国留学生 早稻田大学 高等师范学校 东京 中国学生
  • 简介:一、"不管是谁统治中国,只要能使中国强大,使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我就赞成他。"1965年7月20日,新华社播发了一条爆炸性的新闻,前国民党代总统李宗仁先生乘飞机从海外归来,上午11时到达北京。消息播出,震惊世界。

  • 标签: 李宗仁 海外 幸福生活 新华社 代总统 国民党
  • 简介:众所周知,郑和于明永乐三年(1405年)开始他伟大的七下西洋的航程。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明成祖命太监郑和等下西洋谕访各国,郑和受命后率船队从太仓刘家港开航,船队达福建长乐后等候季风,季风来临后,船队开洋,先后到达了占城、爪哇、旧港、苏门答腊、锡兰山等地,最后到达古里,并在古里立碑。永乐五年九月初二,船队回到国内。

  • 标签: 郑和 海外 出使 船队 明成祖 刘家港
  • 简介: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上,有许多名人是从国外军校留学归来的,如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VirginiaMilitaryInstitute,也译作弗吉尼亚军校)的孙立人,毕业于法国圣西尔军校的廖耀湘,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的蒋百里、何应钦、阎锡山等,那么中国历史上是否有人入读美国最有名的西点军校呢?他们的情况又如何呢?

  • 标签: 中国历史 留学生 西点军校 弗吉尼亚 近现代史 军事学院
  • 简介:1967年2月初,1964、1965届国家派出的留学生,根据国内调令陆续回到北京,在周恩来总理的关照下,相聚在北京友谊宾馆。以后又经过不同的曲折道路,走上了工作岗位。那段相聚相离的情景,回忆起来如同昨日的梦中一样。

  • 标签: 初期归国 归国留学生 文革初期
  • 简介:福建华侨华人闯荡海外,历尽艰辛。100多年来,不少人在波诡云谲的商海中,凭着非凡的智慧和胆略,掘金刨银,独领风骚,为居住地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并因此被业界誉为“大王”。

  • 标签: 华侨华人 海外 经济发展 居住地
  • 简介:华侨文物是伴随着华侨的产生而产生的,广泛留存在海外。赴海外征集华侨文物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工作,与在国内开展文物征集的方式方法有所不同。本文根据中山市近几年赴海外征集华侨文物活动的经验,对赴海外开展征集工作的方式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 标签: 海外 华侨文物 征集 方式
  • 简介:中美联合招考赴美国留学物理研究生项目(China—UnitedStatesPhysicsExaminationandApplicationProgram,简称CUSPEA)是李政道教授主持,为解决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才断档,发展中国教育和科研事业的一个中美合作项目。该项目的具体内容为:从1981年始,由中美双方联合通过专门的招生途径,每年从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技大学等院校中选送100名应届大学毕业生,赴美攻读博士学位。

  • 标签: 中国人才 留学生 李政道 20世纪80年代 应届大学毕业生 中国科技大学
  • 简介:中国自19世纪70年代向美国、欧洲公派留学生,清末又有很多青年人到日本求学,其中有不少学生攻读工学学位。到1949年,共派出公费留学生约3万人,另外还有一些自费留学生。这些人中大部分后都回国了,为开拓中国现代科技事业作出了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开始主要向苏联派遣留学生。20世纪50年代,中国以不同途径向苏联派出了大批留学生。这些留学生归国后,大多成为新中国的栋梁人才。

  • 标签: 自费留学生 新中国成立 苏联 “一边倒” 留学生归国 70年代
  • 简介:近代以来,郑和下西洋被赞誉为中国航海史和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也被视为“古代各国人民交流的友好使者。郑和的事迹被人们传为千古佳话。从这样的认识再谈论下西洋的最初原因。也多了一些和平的初衷。

  • 标签: 郑和船队 世界航海史 郑和下西洋 保障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