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1 个结果
  • 简介:生活于西北河、湟间的纳西先民,他们在秦汉时期因赋予某种军事使命,进入滇西北地区,这是笔者的一个新观点。而能够支持纳西族“军事迁徙”说的佐证,莫过于越析诏的军事历史及其著名的兵器“铎槊”。遗憾的是,时至今日,人们关于“铎槊”的解释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有感而发,亦想作一番探讨。

  • 标签: 铎槊 兵器 历史资料 名称 形状 出处
  • 简介:题名的含义,二千五百年来学者们一直未能作出正确的解释.本文分析研究了殷墟卜辞中"雨"的含义,认为"雨"是卜问雨下得适切与否,题名保留的即是这种语汇,意思是"老天爷下雨下得不适切,伤害了我们的农作物,表面上是骂老天爷雨下得不适当,实际上是暗讽君王施政不当.由于押韵的关系,把"雨无"改成"雨无极".

  • 标签: 诗经 《雨无正》
  • 简介:佑学术”不仅体现了北宋蜀学、洛学、朔学三大学派的某些相同的经学思想,而且辐射到了文学、史学、制度等多个文化层面,是佑党人用来排斥“荆公新学”、废弃熙丰新法的理论依托。绍圣以后,“佑学术”遭致严厉禁锢,也成了“绍述”新党排斥政敌的一个专门术语。南宋士大夫在反思北宋覆亡的历史过程中,却以一种过於偏执的认同,以及简单的二分法和柔性叙事的手段,展开了以“佑学术”为判断标准的历史叙事:并将“佑学术”视为宋代进入“后三代”的重要标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实,从“佑学术”的形成与被禁,到“佑叙事”的展开,均与朋党之争息息相关,典型地体现了宋代士大夫优劣杂陈、得失参半的政治文化性格。

  • 标签: 元佑学术 元佑叙事 朋党之争 政治文化性格
  • 简介:提起赵飞燕,几乎无人不知。文人雅士,每每以赵飞燕故事为题材,吟诗作词,如梁元帝的“何言飞燕宠,青台生玉辉”,李白的“天行乘玉辇,飞燕与君同”、“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李商隐的“梁家宅里秦宫人,赵后楼中赤凤来”等。平头百姓则常常把赵飞燕逸事当做街头巷尾、茶馀饭后的话题。她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美女,身腰纤弱,体轻如燕。“燕瘦环肥”也几乎成为中国人评价美女的两种不同的审美倾向。但是正规的史书记载中,却对她的美貌,并没有留下太多的记载。《西京杂记》卷2“擅宠后宫”条记载:“赵后体轻腰弱,

  • 标签: 《西京杂记》 中国历史 审美倾向 李商隐 中国人 记载
  • 简介:,1942年生,祖籍鄞县,世居杭州。1963年起从韩登安先生习书法篆刻。1979年调入西泠印社。现为中国篆刻艺术院研究员,西泠印社理事、篆刻创作研究室主任,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浙江省书协顾问。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重要展览及专集,有《浙派篆刻》、《西泠印社志稿注释本》等多种著作出版。

  • 标签: 书法篆刻 西泠印社 研究室主任 文史研究馆 浙江
  • 简介:上海戏剧学校""字辈同学,为纪念母校建校45周年(1986)在黄金大戏院聚首联袂公演三天,盛况空前。戏院门口的看板上醒目地写着"还缺顾秋"!观众惊诧,顾秋何许人也?顾秋,一个因时空阻隔而被大陆观众忘却的京剧名伶。她是梅兰芳的嫡传弟子,同时兼得程砚秋、张君秋的亲传。她丽质天生,扮相华丽,嗓音净妙。童年入行,少时声名远播。20岁(1948)

  • 标签: 蒋经国 梅兰芳 剧团 京剧 演出 程砚秋
  • 简介:如果要找到一个1978年以来中国民营企业的突围典范,华为无疑是最耀眼的。从两万元的资本发展到现在的千亿级别跨国企业,华为在改革的浪潮中成为传奇一般的存在。在2016年的世界500强榜单中,华为从之前的228名上升到了129名,提升了整整99名。华为的营业收入达628.544亿美元,仅次于上榜的中国企业太平洋建设集团公司的730.469亿美元。再来看看其他上榜的中国企业: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

  • 标签: 如斯任正非 斯人如斯
  • 简介: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松口镇,始建干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历十载,于崇祯二年(1629)竣工。该塔为九层八角楼阁式砖塔,高42米。塔腔为穿壁绕平座结构,内设螺旋式阶梯至第八层。顶层设宝瓶状塔刹。每层均用青砖砌成犬牙状出檐,塔身各层交互置四个口望窗和采光孔,

  • 标签: 松口镇 梅州市 广东省 砖塔
  • 简介:清大革命时期已经是藏族中一位出类拔萃的英俊青年。共产党人宣侠父于1925年至1927年5月来到甘肃甘南自治州,和黄清关系甚好,对黄清进行启蒙教育,并对他进一步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激发了黄清爱共产党、爱祖国的情怀,从此黄清为民族为祖国倾注了他的一生。

  • 标签: 黄正 民族政策教育 同志 政治思想教育 共产党人 大革命时期
  • 简介:元朝从公元1260年世祖忽必烈即位,靠武力统治中国,到1368年被推翻,统治时期不算很长,但在中国历史上却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朝代。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非汉族统一中国,对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起了举世瞩目的不可低估的作用。仅就文学而论,元曲固然彪炳于中国文学史,其

  • 标签: 元诗 中国文学史 元世祖忽必烈 燕昭王 登进士第 吴师道
  • 简介:长期以来对于元代是否有藏文雕版印刷,后世的相关研究论著中提法不一,颇有争议。文章以新发现的几部藏文“版”为根据,为这一争议第一次找到了实物根据。文章还根据这些文献的题款及发愿文,对主持这些文献的编修、资助印施、刻印、校对人员的名字、地位、社会关系等均作了相关考证。

  • 标签: 元代 藏文 木刻本
  • 简介:《全诗》是一部大型断代诗歌总集,学术意义重大,但在编纂中也存在一些疏漏。本文对部分诗人小传进行补充,且对部分误收宋人、明人诗篇进行辨正。

  • 标签: 《全元诗》 元代 诗歌
  • 简介:1861年9月10日,山东道监察御史董醇所上《奏请皇太后权理朝政并另简亲王辅政折》,引发了震惊晚清朝野的滔天巨浪,真可谓是大名鼎鼎。但除此之外,学界对其则知之甚少。其实,董醇科举入仕后,先入翰林,后授山东道监察御史,本是清廷一个不稂不莠的中级官员。辛酉政变后,董醇虽多次上书言事,力图能够再次引起最高统治者的关注,但却未得到清廷的重任,很快匿迹于政坛,实属不起眼的小人物。

  • 标签: 董元醇 辛酉政变 晚清
  • 简介:《全诗》是一部大型断代诗歌总集,学术意义重大,但在编纂中也存在一些疏漏。本文对王敬中、鲍仲华等诗人小传进行补正,且对部分失收诗人、诗篇进行补遗。

  • 标签: 《全元诗》 补遗 元代
  • 简介:一个民族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刻也不能没有自己的理性思维。这一理性思维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深刻地反映在国都城市的面貌里。大都是今天北京的前身,要认识今天北京的历史文化,就必须认识大都。大都的主题思想和文化特色是什么?朱彝尊说:“之建国,建元及宫殿、城门之名,多取易乾坤之文。”中国本土原创文化的《周易》经邵雍绘成图,又经刘秉忠、虞集根据易图建成了大都。所以,《周易》智慧在大都的规划布局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周易》 元大都 理性思维 民族性 历史文化 文化特色
  • 简介:论文讨论《典章》版本流传以及整理和研究等问题。全文概述《典章》性质、编纂及其版本情况,考察学术界对《典章》体例、文体、语言结构及其价值的研究,并对《典章》释读、整理情况进行总结。

  • 标签: 《元典章》 版本及流传 整理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