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1 个结果
  • 简介:“土木之变”后,朱祁镇被瓦刺蒙古人押往塞外草原,并在一年之后得以全身而退。在其被羁押的日子里,朱祁镇凭借自己的明朝皇帝身份得到了蒙古各方面相应的照顾。他能够积极利用各种条件,以南归回京为主要目标,进行了一系列活动。尽管他不懈的努力屡遭失败,但是心智得以提高。这为其日后的各种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标签: 羁押期间 土木之变 蒙古人 照顾 明朝
  • 简介: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朱祁镇在“土木之役”中被俘、羁留蒙古整一年,明人讳称此事为“北狩”.述及此事的直接史料有李实《北使录》、袁彬《北征事迹》、哈铭《正统临戎录》及《正统北狩事迹》等.史官刘定之《否泰录》成书较早,也是研究事件的基本史料.这一组史料记述了被俘及羁留蒙古期间发生的诸多事件,内容丰富、记载详实.而其作者均为与蒙古高层接触过或在蒙古生活过的明人,因此记录尤为珍贵.虽不以载录民俗事项为其要旨,但行文中多涉猎民俗文化方面的信息,具有不可代替的史料价值.

  • 标签: 李实《北使录》等 蒙古 风俗文化
  • 简介:1926年出生于三代祖传中医世家,自幼受父辈熏陶,朝夕可聆听祖父、父亲维新谈经论药,有幸目睹二老精湛之医术、高尚之医德。

  • 标签: 宗修英 中医 医生 生平事迹 医疗技术
  • 简介:本文以《理学传》和《皇明道统录》的编纂特点为考察对象,通过分析《儒学案》与两者构成的"后先相承"的影响关系,揭示其对两种影响的不同取径。并结合明清之际学术发展的历史特征,阐明学案体史籍之确立,既依托于明清鼎革、激剧动荡的社会背景,又以它自身的酝酿轨迹折射出清初学术"以经学济理学之穷"的发展路向。

  • 标签: 理学宗传 明儒学案 皇明道统录 学案体 后先相承
  • 简介:寺,位于乐都县城东南27公里处中坝藏族乡牙脑村的夏隆坚巴沟。央又叫班摩曲,藏语的意思是山沟中险峻的圣地。乐都的央与尖扎县的阿琼南宗、兴海县的知嘎尔贝、平安县的夏哇日齐名,为"安多四"之一,藏语称"普拉央静房",是历史上藏传佛教僧人静修而出名的地方。乐都央确实是静修的绝妙圣地。

  • 标签: 央宗 乐都 静修 中坝藏族乡 兴海县 夏隆
  • 简介:马一浮先生(一八八三——一九六七),号湛翁,晚号蠲叟,浙江绍兴人。近现代国学大师、书法泰斗,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首任馆长(一九五三——一九六七)。时值文史研究馆成立六十周年暨马一浮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之际,我们以马一浮先生亲属丁敬涵女士捐赠给文史研究馆的马一浮先生部分遗墨作品举办展览,并结集出版《儒文翰》。谓之“儒”,是因马一浮先生被学界誉为“千年国粹,一代儒”;谓之“文翰”,则因其诗文与书法饱含丰富的生命底蕴与活泼的精神生气。

  • 标签: 儒宗 文史研究馆 马一浮 浙江绍兴 国学大师 三十周年
  • 简介:汉中行中原逐鹿射天狼,失意蹉跎暗自伤.路阻寒溪心忐忑,坛临褒谷气昂扬.奇谋巧计收秦栈,铁戟金戈困霸王.可叹残碑哀亱月,河山带砺看张良.齐天乐·留侯庙紫山南麓柴关岭,真元气凝幽径.黛瓦碑亭,青砖祖殿,玉案檀香铜鼎.钟呼鼓应.看鹤舞丹庭,木兰花盛.雾起风生,纵横争斗有谁胜?

  • 标签: 《李宗培(七首)》 中国 当代文学 诗歌
  • 简介:元稹与唐穆(李恒),虽为同时代人(元稹生于779年,卒于831年;李恒生于795年,卒于824年),但李恒贵为天子,元稹仅一普通臣子,本无缘相识相交。只因偶然的机遇,使元稹因穆而宠荣,史传误传因宦官而升职,并因此贬诽元稹。此后的研究著作沿袭旧说,并忽略了元稹又因穆而含冤的史实,歪曲了元稹的本来面貌。本文对此稍加剖析,以辩明是非。

  • 标签: 唐穆宗 宠荣 牛元翼 王播 河朔 研究著作
  • 简介:上一个马年(2002年)的秋天,《人物》杂志发表了我的一篇题为《阎临:品端学粹之士》的文章,重点介绍了史学家阎临的生平。1904年,阎临生于山西五台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先就读于阎锡山任校长的私立至川中学,后半生的遭遇泰半由此而来。1924年考入重华书院,得以结识梁漱溟,师生之间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交往。同年加入狂飚社,经同乡高长虹介绍认识鲁迅。后赴法国勤工俭学数年,1929年入瑞士弗里堡大学学习,机缘巧合成为罗曼·罗兰的助手和忘年交。获得瑞士国家文学硕士后,一度回国任教。不久,再赴瑞士攻读博士学位。

  • 标签: 阎宗临 《人物》杂志 1904年 农民家庭 勤工俭学 大学学习
  • 简介:普宁歌是普宁市一项独特的民间传统舞蹈,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被认为是扬正压邪、吉祥平安的象征,深受群众喜爱和推崇,在民间广为流传。它起源于人民群众劳动之余喜习武,借以消除疲劳、健身壮体。

  • 标签: 人民群众 传统舞蹈 消除疲劳 普宁市 民间
  • 简介:<正>马融,四川成都人,早年曾在法国勤工俭学,研读西洋文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国轰轰烈烈燃起了抗日的烽火,各界纷纷成立抗日救亡团体,回族人民爱国自不后人,1938年夏在武汉成立了中国回民救国协会(以下简称回协)后又迁至陪都重庆,于1939年7月召开全国代表大会,建立办公机构,正式开展实际工作,以发动回民积极参加抗战。当时,马融在复旦大学任教授,被选为回协常务理事。之后我应聘到重庆回协工作,结识了马融,我先主编《会刊》,后被

  • 标签: 回族学生 回民 讲习班 唐柯三 教授 回教
  • 简介:汉,芮城县陌南镇石坡村人。祖籍陕西洛南,自小家境贫寒。有一年,当地遭到严重旱灾,为了一家5口人活命,父亲一担挑从洛南山逃荒落脚到石坡村,住在别人家的破窑洞里,以给人干活养家糊口。

  • 标签: “独杆子队” 张宗汉 中国 军事生活 生平事迹
  • 简介:昌,字效坤,山东掖县(今莱州市)祝家庄人,是近代中国颇有影响的军阀之一。张昌自幼家境贫寒,仅读过几天学堂,斗大的字不识几筐。早年因为逃避赌债,亡命关外,做过警察,当过土匪。此人颇讲江湖义气,喜欢耍些小聪明,自认为很有才气。武昌起义后,张昌在上海参加了光复军,奉

  • 标签: 张宗昌 生平 张作霖 封建礼教 李鸿章
  • 简介:疑问与追寻张大中递过来一份复印的判决书,里面记录着一个叫王佩的女人,“系地主分子”,罪行是“顽固坚持反动立场”,在押期间还“疯狂地咒骂我党,气焰嚣张到极点……民愤极大”。结论是“依法判决现行反革命犯王佩死刑,立即执行”。落款的盖章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市公法军事管制委员会,1970年1月27日。([70]刑字第19号)

  • 标签: 中国人民解放军 军事管制 判决书 委员会 北京市 罪行
  • 简介:明代学于隆庆三年(1569年)开始正式设置,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最后完成,历时49年,先后共设置约30所。然对明代学设置的原因,学术界无人问津。本文细绎史料,认为明代学的设置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明初建立的宗室教育机制的固有缺陷是中后期设置学的内在原因;天顺以后王府官选用制度的蜕变、宗室犯罪率上升及犯罪类型多样、随着宗室人口剧增带来的禄问题是促使学设置的外在因素。

  • 标签: 明代 宗学 宗室犯罪
  • 简介:砚,文房四宝之一,按产地素以广东肇庆(旧称端州)的端砚为上佳,按石品花式又以有石眼者为名贵。石眼是指砚石中含有自然形成的彩色饰点,以其似石之眼而为名,甚为难得。有风眼、鸲鹆眼、象牙眼、鹦哥眼等类别。石眼越多,其砚当然越发珍贵。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通史陈列馆珍藏的一方端观,不但有石眼,且石眼有101个之多,故名百一砚,又名百一眼砚,堪称国之瑰

  • 标签: 广东肇庆 中国通史 国宝 文房四宝 历史博物馆 自然形成
  • 简介:典籍觞滥于人类文明之始,是人的创造物,它一旦被创造出来,就获得了独立于世的意义,为自然之物,无需顶礼膜拜,也不必禁焚抽毁,然而在历史上,典籍的命运神秘莫测,或被神化,或被禁毁,典籍崇拜现象时有发生,祭书即是现象之一。

  • 标签: 藏书家 黄丕烈 臧荣绪 典籍崇拜 古代藏书 儒家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