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1 个结果
  • 简介:2014年秋天,贝莉跟随藏族僧人才旺仁增去转,跋山涉水,徒步六天,终于完成了绕转阿尼玛卿雪山的朝圣之旅。结束旅程后,她不是回家,而是去了青海果洛的一座藏传佛教寺院红科寺。在那里,她“隐居”一个多月,回来给我带了件礼物——这部转记的初稿。

  • 标签: 转山 绕转 阿尼玛 无始无终 才旺仁增 藏传佛教寺院
  • 简介:很早就听人说起,江西上饶有座名山叫"三清",素有"小黄山"之美誉,它以"奇峰怪石、古树名花、流泉飞瀑、云海雾涛"并称四绝,更有仙踪留痕之佳闻趣谈。三清的秀丽与神奇,让我心驰神往。

  • 标签: 三清山 葛洪 无尘 古树 方志敏 松树
  • 简介:千百年来,无数著名的地理书以及社会传闻,都说项羽从东城败退到全椒县的“九头(斗)”,在这里与汉兵打了九仗,又败退到乌江自刎。本文经过实地调查,证明项羽是死于东城而不死于乌江。他根本没有能到全椒县,全椒县也从来没有过“九头(斗)”。1988年新修的《全椒县志》已取消了“九头(斗)”之说,改正了历史上传闻之误。本文对七种古代的地理名著,作了层层分析,指出其谬误的原因,都是未经实地调查。

  • 标签: 全椒 九头(斗)山
  • 简介:山东临沂银雀汉墓出土的竹书《守法守令十三篇》,其释文在1985年《文物》上发表,并由文物出版社出版《银雀汉墓竹简》公布以来,学术界已作过相当多的研讨。不少学者认为其大部分是当时的“齐国法律”,这是根本不符合《守法》十三篇竹书的实际情况的。本文对这十三篇竹书逐一进行细致辨析,证明它们都是齐稷下学者有关各个专题的论文。同时,本文还对《守法》十三篇竹书的史学价值,以及当前研究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作了辨正和澄清。

  • 标签: 十三篇竹书 齐国法律 专题沦文 史学价值 出现问题
  • 简介:屋是挂在山坡上的。门窗开处便都是。不叫它别墅,因为不是旁宅支院颐养避暑的地方;唤作什么楼也不妥,因为一底一顶,顶上就正对着天空。无以名之,就姑且直呼为屋吧,那是很有点老实相的。

  • 标签: 高中 课外阅读 阅读材料 《山屋》
  • 简介:江南地区,自古以来人文荟萃,苏浙皖省各占胜场。如何开发和利用这份底蕴深厚的文化资源,来发展当代新文化,实现文化的传承和整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文化基础,以推动经济繁荣、社会进步,这是每一个文化工作者和学术研究者都在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从事出版工作的人必须正确对待的问题。江苏古籍出版社社长薛

  • 标签: 当代 程千帆 新文化 传承 文化工作者 丛书
  • 简介:惨烈羊集羊集位于山东省东乡县西北,是个有居民千余户的大镇。这个古老的镇严依而居,此山名日羊。它东西走向,五华里长,东头有一个圆圆的山包,似仰着的头;

  • 标签: 东乡县 山东省
  • 简介:增城市的招贤,位于今荔城镇外17公里,主峰海拔78米,周围有五座120米-180米的为主的屏幛,形成若干个山洞,名叫招贤山洞。招贤的前身叫石子窿,是一座从平坦的土地上隆起的石头。据清代《增城县志》卷二“篇”云:“招贤,邑治北四十里,在崇贤都上多块石,昔日有贤人隐此,或云:即孙蒉、王佐,与邑人张度元季时遁迹处,故与都,皆以贤名。邑人张渐逵著《招贤》诗云:

  • 标签: 增城市 招贤山 人文景观 诗歌
  • 简介:福州的长安并不是一座著名的小山,却是我心中永远的!山上一座木构的无名小亭,是我心中最美好的亭子。我四年寒窗的福建师院中文系大学生活就在长安山中。课余饭后,同学们经常登山入亭,眺望远地阔,叙谈海阔天空。最近翻阅了当年的几本日记,往事一幕幕浮现脑际……

  • 标签: 中文系 长安 福建省 师院 日记 郭沫若
  • 简介:一般明版残书,即使是白绵纸嘉靖本,直到'文革'前都还算不上什么.普遍把明版残书当善本来卖,只不过是近几年间才有的事情.但凡事都有个例外,个别稀见的明刻残本过去也一向为人珍重.我得到的这部《定先生集》残本,带有'文革'前中国书店的标价签,写明时价是'1本8元'.这当然非同寻常.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如此高价出售残书,自然会有他的道理.

  • 标签: 残本 “文革” 自然 个别 普遍 一般
  • 简介:成都西部,距大邑县城15公里,乃道教发源地鹤鸣。其得名传日山形似鹤,藏石鹤,栖仙鹤。明左翘《鹤鸣观记》:“之妙高、留仙、天柱诸峰.品列如飞鹤之形:妙高、留仙左右对峙。如鹤舒展之两翼.矗立于中央之天柱峰乃鹤顶,其东西两涧合流处为鹤啄,至啄尽处.冲流屹立一巨石为鹤衔丹书。天柱峰后与大坪山麓衔接之低凹地带,乃鹤顶,大坪乃鹤背,其绝顶之冠于中锋乃鹤尾。”清《四川通志》:“鹤鸣山形如覆翁,有石类鹤,故名。”清乾隆《大邑县志》引李膺《益州记》:“鹤鸣有麒麟、白鹤游,故名。”

  • 标签: 天柱峰 发源地 大邑 益州 县志
  • 简介:清末民初由个人撰写的日记传世不少,陈光前的《迪日记》是其中之一。《迪日记》始记于1906年,终于1932年,版本保存完整,内容涉及西昌的民风民俗、社会政治、文化教育内容;日记中有大量的对联、游记、诗词、报刊文摘;作者本人喜好赵孟頫书法,日记均用毛笔楷书书写,俊秀飘逸,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民俗文化价值和书法鉴赏价值。

  • 标签: 日记 历史文化价值 民风民俗 清末民初 社会政治 文化教育
  • 简介:郑仁(1894—1984)原名淳生,字止安,号江郎山人,浙江江山人。1925年考入私立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曾为浙江省立第一中学教员,上海关术会篆刻教师,丽水省立联合中学、联合师范教员,英士大学艺术专修科讲师。

  • 标签: 作品 美术教育 第一中学 专科学校 浙江省
  • 简介:梵净山金顶上面,有两座佛殿,一曰释迦殿,一曰弥勒殿.我上次写的游记中,引用了两佛相争,劈分金顶的传说.这次重来,听到关于这两座佛殿的另一种说法,更为可信.照此说,劈破金顶设两殿,是两佛并立同管世界的象征,不是两佛相争的结果.因为佛是不会为地盘而相争的.

  • 标签: 金顶 梵净山
  • 简介:天目是江南名山,古称浮玉山,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与天目有关的名词有浮玉山、天目山脉、天目山区、天目山中山、天目名山、东天目、西天目、南天目、北天目等等。天目作为客观实体与人发生关系,并不断地被人利用,被人认识,其名称和内涵也随时间而变化,弄清楚它的历史面目非常困难,但了解掌握天目的历史,对促进天目山区的环境保护、经济开发和旅游发展是有益的。

  • 标签: 名山 中山 江南 名称 山脉 经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