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5 个结果
  • 简介: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曾经对陈铭枢说过:“没有你们的人民政府,就没有今天的人民政府,……我们今天的人民政府还是从你们那里学来的。”毛泽东所说的“你们的人民政府”即1933年11月22日成立的“中华共和人民革命政府”。

  • 标签: 中华共和国 人民政府 生前 新中国成立 人民革命 毛泽东
  • 简介:为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暨上海解放60周年,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与文汇报社联合举办《共和的曙光》征文活动,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文汇报》副刊“笔会”与中央文史研究馆、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主办的《世纪》杂志陆续刊载了大部分入选稿件。征文活动已圆满结束,征文集《共和的曙光》已由文汇出版社出版,本刊发表征文集前言,并从中选登两篇作品,以飨读者。

  • 标签: 共和国 文集 前言 文史研究馆 文汇出版社 征文活动
  • 简介:为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暨上海解放60周年,文汇报社与上海市文史研究馆自今日起,联合举办征文:《共和的曙光》。稿件可投寄《文汇报·笔会》编辑部或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世纪》杂志编辑部,部分优秀稿件将予刊载:征文结束后,还将汇集较有史料价值的文章,编辑出版一部纪念专集。

  • 标签: 征文启事 共和国 文史研究馆 新中国成立 上海市 《世纪》
  • 简介:从1949年开国大典至1959年建国10周年.共和每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一次大规模的国庆阅兵.前后共举行了11次。196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本着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方针,决定改革国庆典礼制度,实行“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举行阅兵。”1964年国防部颁布的军队列条令中.首次出现阅兵条款。

  • 标签: 国庆阅兵 大阅兵 共和国 天安门广场 开国大典 中共中央
  • 简介:法国58年宪法第23次修改规制了总统权力,加强了议会作用,增设了公民权利,是民主的进步。但是,第五共和半个世纪以来法国政治体制存在的权力不平衡问题,并不因宪法修正案的通过而根本解决。

  • 标签: 58年宪法 权力平衡 公民权利
  • 简介:1931年11月7日,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召开了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宣布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这是在硝烟弥漫的战火中诞生的工农民主专政的“国家”,是中华人民共和的雏形。在瑞金叶坪红军广场举行的“开国大典”是18年后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开国大典的预演。

  • 标签: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邓小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 天安门广场 工农民主专政 开国大典
  • 简介:民以食为天,粮食是立国之本。共和的"大管家"周恩来总理非常重视粮食问题,在三年困难时期和十年动乱期间,他辛勤操劳,呕心沥血地领导和主持制定了粮食工作的一系列重大政策,使国家和人民渡过了难关。请看《情系共和粮食安全的周恩来》一文。

  • 标签: 周恩来总理 粮食生产 粮食问题 粮食安全 困难时期 农业问题
  • 简介:<正>藏学是蒙古人民共和科学院东方学研究中的一门传统学科。其基本研究对象是大量的藏文书面文献资料。蒙古人初次认识西藏文化始于13世纪,是时佛教首次传入蒙古,与该事件直接相关的是两位著名的藏族学者和政治活动家,他们是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1187—1251年)及其侄八思巴喇嘛罗追坚赞(1235—1280年)。后者创造了方体字,依照忽必烈皇帝的旨令,方体字通行于全蒙古国。

  • 标签: 人民共和国 蒙古民族 藏学研究 蒙古人 蒙古国 文献资料
  • 简介:毛泽东的描述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时,我国的工业化水平很低,毛泽东对此有过一段形象的描述:“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从1876年中进口第一台“先导号”蒸汽机车,到新中国成立的70多年时间里,中国共进口4069台蒸汽机车。这些机车有140多个车型。

  • 标签: 蒸汽机车 共和国 新中国成立 第一个五年计划 工业化水平 毛泽东
  • 简介:<正>蒙古人民共和国家图书馆是蒙古最大的图书馆,是蒙古的藏书建设中心和文献档案中心。同时,也是全国图书馆书目及管理方法、研究辅导中心。在图书馆学、目录学、版本学和古旧文献诸领域,始终行使着一个协调中心、研究机构的职能。在蒙古人民共和革命成功之前,全蒙古没有属于人民的公共图书馆,只有一些寺院藏书场所和私人图书馆。其中收藏最多、规模最大的有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的经库,该库藏书开始于17世纪喀尔喀温都尔格根扎那巴扎尔时代,库藏包括大量的蒙、藏、梵文种的经书、史籍和画卷。此外,还有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三音诺彦汗部班弟达查布勒旺楚克多尔济,土谢图部葛布纠巴拉登苏荣等高僧的经卷。私人图书馆较有名的有车臣汗部乌依金王旗文书图

  • 标签: 国家图书馆 图书馆学研究 人民共和国 蒙古学 藏书建设 公共图书馆
  • 简介:19世纪80年代,随着第三共和在政治制度层面获得巩固确立,法国政府开始有意识地复兴源于大革命的共和传统,以此来塑造和广泛传播自己的一整套共和文化,进而达到在意识形态层面稳固共和政体的目的。马赛曲成为国歌、攻占巴士底狱日成为国庆日的历史演变,是这一形塑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两个事例。本文首先细致分析这一历史过程,并进而探究共和派历史学家在其中所起的阐释作用,以及这一文化传统所具有的政治功能。

  • 标签: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共和文化 马赛曲 攻占巴士底狱日
  • 简介:张琴秋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华苏维埃共和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是《解放军将领传》里认定的唯一红军女将领。她自1924年转为中共正式党员以后,在党的旗帜下奋斗一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她积极从事工人运动,留学苏联。回国后,投身上海地下斗争,参加党的武装斗争,先后参与鄂豫皖苏区的巩固发展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以及艰苦卓绝的长征。红军会师陕北后,她征尘未洗,立即加入西路军征战。经党营救回到延安后,她积极从事党的教育事业和妇女工作,直至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她从党的军事战线成功转型到经济战线,为了提高我国纺织工业水平,解决人民群众穿衣问题,她呕心沥血、千方百计地抓生产、抓科研,她还不辞辛苦,经常奔波祖国各地棉区和企业车间,搞调研,促发展。正如她去世前对她的入团介绍人之一、1922年杭州第一个中共小组组长徐梅坤老人所说:'自从1924年,你和之华(即瞿秋白夫人杨之华)介绍我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时起,我就下定决心,把我的一切都献给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今年是张琴秋同志逝世50周年,为了纪念我党历史上这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屈不挠、终生奋斗的优秀典范,我刊从第6期起长篇连载张琴秋的人生故事,以飨读者。

  • 标签: 共和国部长 女将领到 张琴秋红军
  • 简介:第四篇参创川陕赴长征1932年12月11日,红四方面军开进陕西南部的城固县上元观地区,继而又占领西乡县以南的钟家沟地区,终于摆脱了敌军的围追堵截,赢得了艰苦转战两个多月来的一次喘息机会。其时,总部曾想在这一带建立根据地,但一打听,发现这里土匪横行.

  • 标签: 张琴秋 红四方面军 张国焘
  • 简介:2006年5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了第46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务院令,公布了《地方志工作条例》,该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地方志工作条例》是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的第一个关于地方志工作的全国性法规,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关于“加强文化法制建设”和“要重视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立法工作”的精神,对于实现依法修志,建立地方志工作长效机制,保证地方志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地方志工作条例》,用《地方志工作条例》来规范修志工作,精心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推动方志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本刊现全文特载该条例。

  • 标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地方志工作 地方志事业 社会科学领域 文化法制建设 修志工作
  • 简介:<正>一、卫拉特学在蒙古人民共和的兴起卫拉特学是蒙古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几乎涉及到蒙古学的各个领域。同时,从整个国际蒙古学研究来看,它可谓是一个热门。除我国以外,苏联、蒙古、美国、日本、德国等许多国家的卫拉特研究都已为时不短。其中蒙古人民共和是名列前茅的国家之一。卫拉特学研究在蒙古人民共和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其蒙古学学术活动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这是有其客观原因的。卫拉特人不但在蒙古历史发展中对蒙古的政治、军事、

  • 标签: 四卫拉特 蒙古人 人民共和国 蒙古学 卫拉特人 历史发展
  • 简介:第三篇鄂豫皖区当红军1931年4月,沈泽民、张琴秋夫妇受党中央派遣,奔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工作。从这时起,张琴秋从党的地下斗争转入武装斗争。沈泽民、张琴秋夫妇之所以会被派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源自中共中央六届四中全会之后的形势。上年(1930年)9月,党中央召开了六届三中全会,纠正李立三'左'倾错误领导,停止冒险主义的'总暴动'和'打武汉'的计划。

  • 标签: 张琴秋 瞿秋白 沈泽民 鄂豫皖苏区 红四军 鄂豫皖边区
  • 简介:第二篇留学苏联1925年10月的一天,上海黄浦江码头。不时有许多年轻人提着行李往这里赶,不约而同地登上一艘3000吨级的苏联籍货船。他们之中就有张琴秋。她带着简单的行李,怀着新鲜又兴奋的心情登船。原来她和这些年轻人,都是要去遥远的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又名孙逸仙大学)留学。

  • 标签: 莫斯科中山大学 张琴秋 沈泽民 劳动大学
  • 简介:第五篇西路军败回延安1936年10月8日和18日,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静宁胜利会师。那几天搞大联欢,到处飘荡着《三大主力会师歌》的歌声:万余里长征,经历八省险阻于山河。铁的毅力,血的牺牲,换来伟大的汇合。……张琴秋是多么兴奋啊.她说啊,唱啊,谈啊,跳啊,全然不顾已怀孕的身子。她以为,这下部队可以略为好好休整一段时间了,自己也可以休养经历了一年零七个月长征后极度疲惫的身心。这一年她32岁。

  • 标签: 张琴秋 邓颖超 苏井观 西路军军政委员会 陈昌浩 红四方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