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经济活动人口是人类社会生产(物质和精神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人口构成,是社会生产力中最积极、最富于创造、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从人口统计学的角度讲,人口划分为经济活动人口和非经济活动人口是有明确的年龄标准的。也就是说,人们只有达到一定年龄才能参加社会经济活动;同样,当人们的年龄上升到一定程度后,又会自然丧失劳动能力,退出社会经济活动

  • 标签: 经济活动人口 少数民族人口 社会生产力 职业构成 社会经济 劳动能力
  • 简介:古巴比伦时期,女祭司在土地和房屋等不动产的买卖和租赁中发挥了主体作用,在动产的租赁中,他们也经常以债权人的身份出现。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经济中,女祭司阶层发挥了重要的经济作用。

  • 标签: 古巴比伦 西帕尔 女祭司 契约
  • 简介:<正>寺庙经济活动的问题是寺庙问题,也是宗教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全民信教的藏族聚居区,由于寺庙在广大群众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寺庙经济活动的内容、形式、发展方向,对宗教职业者和信教群众的经济生活,对藏传佛教自身的兴衰,以至对藏区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调查、研究藏传佛教寺庙的经济活动的状况,分析其发展的趋势,应当是当前研究藏传佛教的问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藏传佛教 经济活动 寺庙经济 佛教寺庙 甘孜县 甘孜州
  • 简介:三亚回族具有独特而鲜明的社会文化特点,但在以"现代化"为目标的社会发展层面,三亚回族社区与周边的社区乃至中国大陆其他地方的社区具有同质性。本文将分析国家与市场对三亚回族社会关系的影响,并考察三亚回族运用自身社会文化资源对社会关系的调适和重构,从而回应现代社会个体、群体与现代社会的关系的问题。

  • 标签: 三亚回族 非正规经济 社会关系 调适与重构
  • 简介:案例村水族与苗族分族分寨而居,两族在经济交往过程中呈现的"界"与"合",体现两族的互动与交融。本文通过对村中族际经济活动的田野工作,揭示了族际经济活动与族际关系之间的关联,相对以往的经济民族学、经济人类学研究而言,期望能有一定的拓展及推进。在这个多族群共生共存的村落共同体中,水、苗两族村民互动互为的经济活动过程体现水、苗两族互信互惠的关系,体现族际双向互动过程中族际关系的解构与建构,呈现良性的族际互动的文化生态,印证了族际基于情感、信任与互惠而型构的情谊道德经济。族际的经济活动反映族际基于互信及双向情谊互渗且合谋的交往交流过程,体现族际的交融,进而体认到基于族际互信机制与族际间经济互助机理的建构,形塑族际情谊道德社会。

  • 标签: 经济交往 边界 认同 互动 交融 民族关系
  • 简介:江西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誉。赣州作为江西南大门和广东“邻居”,是客家先民和后裔的中转站和返迁地,是客家文化、客家民系的摇篮。首部微观的客家社会史——《寻乌调查》遂于1930年春夏之交在毛泽东的足下、笔下问世。

  • 标签: 《寻乌调查》 客家先民 社会史 微观 首部 客家文化
  • 简介:卡罗·金兹堡的“微观史”实践含有强烈的史学理论指向。他针对小人物心智的细致考察拓展了历史学“自下而上”的视野,发现小人物也有大智慧。这对精英史观的片面预设形成质疑,但史料匮乏使关于大众意识的历史影响的分析难以进一步深入。金兹堡强调关于小人物的意识研究应深入到文化意义上的个性化阐释,反对只关注意识共性的心态史取径,然而他将个别小人物的心智特性比附为大众群体共有的文化属性的策略有以偏概全之嫌。金兹堡批评计量方法的局限,认为基于口述材料的阐释性叙事在呈现大众文化史方面更为有效。他的论说揭示了叙事在交代细节和还原情境方面的特殊作用,明确了计量和叙事在长、短时段研究中的各自优势。总体看来,金兹堡的论说使一种多元主义的历史认识论变得较之以往更为令人信服,即历史本身是一种多相性且异质性的存在,因而不可能期待凭借单一的视角、模式、方法就彻底地对其进行解读。就此而言,历史学不应再追求自然科学式的自我整合,而是应该思考如何合理地利用更多元化的研究模式和解释工具,使不同层面、不同类型的历史事实得到解读。

  • 标签: 卡罗·金兹堡 微观史学 理论指向
  • 简介:20世纪80年代以来,区域社会史的兴起推动了历史研究的微观化取向。受此影响,向以宏大叙事为准则的中共历史研究亦尝试将微观个案纳入视野。但随之而起的史学"碎片化"争议,又让学界对个案研究的适用性产生了疑惑。本文在检讨历史学个案研究趋向的基础上,结合笔者的地方史研究实践,讨论个案对中共历史研究的意义。文章认为,中共历史过程本身的多层互动,决定了地方视野对中共历史研究不仅可能且甚必要,唯此,才能呈现一个立体而又流动的历史。

  • 标签: 中共历史研究 地方视野 微观个案 多层互动
  • 简介:民国初年,名士章太炎曾被袁世凯政府软禁于北京3年(1913—1916),负责执行监控任务的京师警察厅留下了较为详细的档案记录。本文依据现存档案初步还原了警方监控章太炎的过程,通过观察警察执行监控任务的日常细节,可以了解民初警察制度的运作实情以及警察参与国家政治的态度和作用。

  • 标签: 事件例 北京事件 微观考察
  • 简介:<正>王拱璧(1886—1976)河南西华县人,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期间在河南组织武装起义。1917年赴日本东京留学,任河南留日学生会会长、中国留学生会总干事。留日期间,曾回国参加“抵货运动”(与日经济绝交)及五四运动。1920年归国后,响应当时进步青年“到基层

  • 标签: 中国留学生 西华县 进步青年 改造 东京 干事
  • 简介: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忆起当年作为抗日救亡运动中心的武汉,当时的许多文化名人都集中在这里,为了抗日的胜利,用他们手中的武器与敌人进行斗争。张曙和冼星海就是其中的两位音乐家。著名音乐家张曙(1909—1938)出生于安徽,在家乡读完中学后,1926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他学习期间经常参加进步演出活动,并参加了"南国社"。在1928—1930年间他两次被

  • 标签: 冼星海 武汉 音乐家 救亡歌咏 抗日战争 抗日救亡
  • 简介:借鉴自然科学中的混沌系统理论和罗伯特·杰维斯的复杂系统视角,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楚地展现国际体系中含有意义的随机性微观事件对系统的影响。1914年“七月危机”欧洲外交过程中奥匈帝国的匈牙利首相伊斯特万·迪查在大臣会议上的表现,就是这样一个特定的随机性微观事件。研究这一随机性微观事件,可以揭示微小的孤立事件是如何通过连锁反应最终导致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同时,利用反事实假设证明,可以说明在国际政治这一混沌系统中,随机性微观事件的差异是如何被系统的过程放大,并最终导致了系统的巨大差异。

  • 标签: 国际体系 随机性微观事件 复杂系统 七月危机 反事实假设
  • 简介: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增长方式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这是今后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对于西藏来说.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外延粗放型为主向内涵集约型为主的转变.极具实践意义。因此.西藏尤应做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质量与效益这篇大文章。

  • 标签: 经济增长方式 西藏 经济质量 中国 经济体制改革 产业结构
  • 简介:今天召开纪念“鲁艺”建院60周年座谈会,使我回忆起,在延安于1938年7月为了纪念抗战一周年和中国共产党建党17周年,由“鲁艺”组织创作的3台大戏曾引起很大的轰动。这3个戏就是由崔嵬等演出的话剧《流寇队长》,由丁里、张颖等演出的新歌剧《农村曲》和京剧...

  • 标签: 京剧现代戏 京剧艺术 《松花江上》 延安 研究班 历史唯物主义
  • 简介:生态教育是关于保护自然和保护环境的教育。许多国家已经形成以保护环境和改善环境为任务的科学研究体系和教育体系,并把生态教育作为全民教育。而综合实践活动,就得把学生带进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让学生在生活的天地中真正去做,真正去研究。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开放的实践性课程在山东省青岛市无棣四

  • 标签: 生态教育 综合实践活动 科学研究体系 实践性课程 山东省青岛 教育体系
  • 简介:战时东南,指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浙江、福建、江西诸省的未沦陷地区。在这里,曾推演出一幕轰轰烈烈的抗战文艺戏剧。就美术活动而言,战时东南美术界甚为活跃,木刻、漫画运动更显示了它们在抗战斗争中的活力。[一]建立了各种类型的美术团体,把分散于东南各地的利刃、铁...

  • 标签: 木刻艺术 展览会 木刻运动 美术工作者 木刻画 美术作品
  • 简介:近日,本刊发行部从参与发行调查活动的热心订户中,随机抽取了50名幸运订户。这些订户订阅2008年全年《百年潮》杂志,可享受七折优惠,全年优惠价50元(直接向杂志社汇款)。至此,本刊发行调查活动圆满结束。

  • 标签: 发行调查 活动获奖 获奖名单
  • 简介:贺龙“菜刀端盐局”拉起了一支队伍后,目睹贪官污吏鱼肉百姓,一心铲除强暴,便带领这支农民武装攻打慈利,占取澧州,当了镇守使,办了一个救济会,专门赒济穷人,打击豪门大户。一九一九年湘西大早,富户豪绅屯积居奇,高抬粮价,穷苦百姓饿莩载道,死亡枕藉。贺龙亲率饥民破豪

  • 标签: 镇守使 周逸群 盐局 吴佩孚 澧州 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