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7 个结果
  • 简介:《山西大典》是一部以全面反映当代山西省情为主,系统地记述全省从自然环境到社会经济的历史与现状的大型典籍性工具书。它的编纂出版,是山西省文化建设上的一项重大成果,也是人们认识山西、了解山西、研究山西不可多得的读物。

  • 标签: 《山西大典》 中国 地方志 编纂工作 文化建设
  • 简介:李鸿章(1823—1901)字少荃,安徽合肥人。青年时代曾在北京从曾国藩问学,道光二十七年(1847)成进士。不久,太平天国起义,在南中国点燃起燎原大火,李鸿章以翰林院编修由京回乡组织团练与太平军作战,升至道员,后投曾国藩幕府。曾国藩攻下安庆后,谋增兵力,命李鸿章在安徽募组淮军,1862年春李鸿章赴上海,旋署江苏巡抚,与列强合作,练军购械,与湘军东西夹击太平军,

  • 标签: 《李鸿章全集》 序言 太平天国起义 曾国藩 青年时代 太平军
  • 简介:'法西斯主义'对欧洲政论界和学术界来说,长期以来是一个艰巨而争论不休的问题。最初似乎只涉及到一个名称,即只涉及到一个在1922年10月通过'进军罗马'而在意大利掌权的党的称谓,但1923年,一个在巴伐利亚,特别在慕尼黑从事强大运动的阿道夫·希特勒的纳粹党人,被称作'法西斯主义分子','法西斯主义'这才被作为概念用在各国不少党派身上。然而,意大利法西斯党也早

  • 标签: 意大利法西斯党 纳粹党 进军罗马 阿道夫 墨索里尼 利亚
  • 简介:这部称作《喀尔喀法规》的法律文献从其原书名称来看,似乎为全体喀尔喀封建主们制定的,其实是由土谢图汗部的封建主们制定的局部性的法规,因此,又称之为《三旗大法规》。虽然如此,众所周知其对喀尔喀各部都有影响。

  • 标签: 喀尔喀法规 序言 法律文献 封建主 局部性
  • 简介:我与胡传淮先生是通过“张问陶”相识的。多年来持续不断地收到他关于张问陶的研究成果,拜读之余,获益良多。这样的交流印象积累至去年,终于在四川蓬溪县主办的纪念张问陶诞辰250周年学术会议上握手问好,自然一见如故。

  • 标签: 序言 张问陶 研究成果 学术会议 蓬溪县 主办
  • 简介:<正>清代的学术文化,涵盖面宽广,博大精深.流派纷呈.内容极为丰富多采。它像一条汹涌奔注的江河,汇百川细流,扩万顷洪波,浩浩淼淼,气象万千。有清一代的学者们,深入钻研,求真务实,在众多的领域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成果,充实了我国的思想宝库。研究清代的学术文化是一项很有意义,但又艰难繁重的工作。因为清代载籍之富,学者之众,流派之多,领域之广,业绩之丰,为前世所罕见。而遗留存世的注疏、论说、考证、文集、札说浩如烟海,难以计数,超过其他朝代何啻十倍、数十倍。如何发掘、利用、研究、宏扬清代的学术文化,撷其精萃,以利于当前之文化转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任务。

  • 标签: 学术文化 清代学术 乾嘉学派 注疏 文集 求真务实
  • 简介:我们党的历届正式领导人,从陈独秀开始,瞿秋白、向忠发、李立三、王明、秦邦宪、张闻天、毛泽东、华国锋……一一回顾起来,最得人心的我个人以为是胡耀邦。他去世已经十五年,可是声誉更隆,更被怀念,在党内党外公众的心目中,他是党的良心,社会的良心。耀邦是应该得到这样的历史地位的,因为他是真正扭转乾坤,推动历史前进的一个人物。党在毛泽东去世时解决了“四人帮”后,面临“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

  • 标签: 胡耀邦 序言 学习 “四人帮” 毛泽东 领导人
  • 简介:<正>若以最贴切的形象再现诺思罗普·弗莱长期心智活动的历程,运动,兴许就是维柯的所有匹敌(包括弗莱本人)都熟知的回旋运动的形象了,因为这种运动是不断扩展的,螺旋上升的,总守着同一轴心,又总是穿透新的领域。弗莱是位多产作家。他实践过的批评样式不下四种:专论(发表了八种,论布莱克的一部,论莎士比亚的三部,论弥尔顿的一部,等等);论集目前已有六集,特别是大家总提到的《认同的寓言,

  • 标签: 文学传统 弗莱 解剖学 新批评 文学作品 批评家
  • 简介:<正>《淮南子》是西汉初叶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的一部重要学术著作,至今已两千一百多年,今存二十一卷。刘安是一个很有文化修养的人。他不仅善文辞,而且长于音乐,通晓天文地理、诸子学说,班固在《汉书》中说淮南王“好书,鼓琴,不喜弋猎狗马驰

  • 标签: 淮南子 刘安 西汉 故事 文化修养 诸子学
  • 简介:卫拉特咱雅班第达纳木海扎木苏,或称空海(ОгторгуйиДалай),是对四卫拉特文化卓有贡献的人,他于1648年创制托忒蒙古文。用卫拉特语言文字翻译了大量的书籍,是一个在西蒙古文学历史上留下永久名声的学者。本丛书发表的纳木海扎木苏传记,是从喀尔喀咱雅班第达书库所藏的典籍中抄写出来的。

  • 标签: 序言 文字翻译 文学历史 蒙古文 喀尔喀 书籍
  • 简介:本书把新四军军部在皖南三年的历史,从当时的大背景中去考察和研究,力求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寓评论于客观历史的记述之中.军部在皖南,而新四军的活动不只是在皖南,军部指挥下的各个支队主要是在大江南北敌后地区作战,这是本书的记述范围.本书系统地记述了中国共产党如何坚持对新四军的绝对领导,新四军军部如何加强各方面的工作,不断提高全军的战斗力、促进全军的建设和发展,着重反映军部在皖南三年的特色和优势.强调指出,不能因为项英应对皖南事变有过错而抹煞他在新四军组建和发展中的贡献,更不能因为皖南事变的失败而淡化甚至抹煞新四军军部在皖南三年的伟大建树和光辉业绩.新四军的历史(军部在皖南是前期,军部在苏北是后期)是一个发展过程.没有前期的工作基础,也就不可能有后期的更加辉煌.

  • 标签: 新四军 军部 皖南 序言
  • 简介:列夫·托尔斯泰的巨著《战争与和平》深受中国读者喜爱,有多部中译本行世。据目前所知,国内出现最早的中译本是上海文艺书局于1931年8月至1933年3月间陆续初版的郭沫若翻译的四册本(第一册分为上、下两分册),截止到1949年底之前,又先后出现了高地的中译本和董秋斯的中译本。关于托尔斯泰这部著作的中译史,略有研究的读者大抵并不陌生,但20世纪前半期的这三位中译者之间发生的一件往事,却鲜为人知。

  • 标签: 郭沫若 《战争与和平》 董秋斯
  • 简介:陈汝惠是我的小叔父,是我少儿时期父辈中最亲近的长者之一。那时因家境比较贫寒,父母为一家六口的生计在上海市区辛劳奔波,我被寄放在宝山罗店镇庙后街的老家由祖母抚养。父辈中年纪最轻的小叔父,经常在半工半读

  • 标签: 上海市区 厦门大学 国民党 中学 纪念 研究
  • 简介:欧美的日本史研究,以美国为盛。美国关于日本历史的研究与教学,大致说来已经经历了三代人。第一代当推长期(1935—1953)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任教的英国桑松爵士(SirG.B.Sansom1883—1965),著有三卷本《日本通史》(1958—1963),而他的《简明日本文化史》自1931年出版后,几十年间曾多次重印。第二代学者的代表人物是赖肖尔(E.O.Reischauer

  • 标签: 日本历史 日本史 赖肖尔 德川 代当 三代人
  • 简介:西方学界总是被蒙古人横穿欧洲门户的那些战役所震慑。许多关于这个题目的西方著作中弥漫着一种充满恐惧的浪漫主义倾向。当蒙古人从欧洲返回不是因为他们被打败,而是因为他们的统帅被召回到其遥远的祖国去参加选汗大会时,这加剧了蒙古人就象瘟疫一样,是某种神秘的天灾的看法。我不知道哪一个欧洲作者写过如此的话,但他们的写法给人以这样一些印象:对这些不可战胜的凶猛战士来说,选举新汗比抢掠欧洲更加重要。他们的纪律是如此严明,以至于为了这个重要的选汗仪式,他们一收到命令就必须马上回去。劫掠欧洲似乎被暗示成是一件只要方便蒙古人就可以返回进行的事情。因为蒙古人是一大威胁,它并非由于受到欧洲军事力量的挑战撤回,而是自愿撤回

  • 标签: 成吉思汗 蒙古人 游牧社会 游牧民族 国家主义 社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