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7 个结果
  • 简介:鲁迅也有“广告学”.广告是商品的宣传方式,有商品的地方就有广告。书籍杂志既然要发售,当然也是一种商品,必然也要做广告。但广告有不同的做法。鲁迅曾讽刺那些商家做的书籍广告,说:“商家印好一种稿子后,倘那时封建得势,广告上就说作者是封建文豪,革命行时,便是革命文豪,于是封定了一批文豪们。别家的书也印出来了,另一种广告说那些作者并非真封建或真革命文豪,这边的才是真货色,于是又封定了一批文豪们。

  • 标签: 广告学 鲁迅 书籍广告 宣传方式 商品 封建
  • 简介:书刊广告是出版者向读者提供的最新出版信息,今天我们已司空见惯。但是,读了老出版家范用先生选编的《爱看书的广告》(三联书店出版),则令人眼界大开。这本书选收了70年前鲁迅、叶圣陶、胡风、老舍等作家亲拟的新文学书刊广告,近300篇。这些广告文字可谓异彩纷呈,不仅传达了书刊的销售信息,而且具有文化内涵和文学色彩。

  • 标签: 书刊广告 图书广告 广告文 新文学 叶圣陶 鲁迅
  • 简介:县级年鉴是综合性年鉴,它包揽“百科”,具有现实性、资料性、广泛性等特性。云南省的县市级第一轮志书完成后,有些县级地方志办在开展编辑年鉴工作中进展缓慢。究其原因是对年鉴工作认识不到位。表现在用经济不太发达、财政不宽松、出版经费紧张短缺,导致千辛万苦的编辑完稿,因缺钱就只好放着。有的每两年出一卷,有的三五年一卷,参差不齐。这样一来,年鉴的时效性就大打折扣,失去了为现实、为当前服务的功能;失去了为党委、政府及时宣传政策落实情况和各项事业发展进程的作用;失去了为招商引

  • 标签: 县级年鉴 广告 编纂工作 文化品位 艺术水准 设计制作
  • 简介:《红塔区年鉴》(2002年更名为《红塔年鉴》)盘活广告靠什么?靠整合市场资源。广告,在年鉴中不仅具有图文并茂的形式美,而且还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内在价值。近4年来.《红塔区年鉴》编辑部十分重视广告事业的发展,1998年组稿88页,1999年组稿107页,2000年组稿74页,2001年组稿130页,合计399页。平均每年99.7页。仅2001年广告收入就上缴国家税金7565元、上交区财政统筹金5.8万元。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好评。《红塔区年鉴》广告何以能成为良好的发展势头?究其主要原因,瞄准市场,以市场为先导,抢夺市场先机,整合市场资源。集中表现为“三借”。

  • 标签: 年鉴 广告 发展势头 资源配置 市场导向
  • 简介:传统观点认为,广告是伴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而出现的,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这种观点所揭示的只是“商品广告”的起源问题。从广告的发展、演变历史及人们对广告的理解来看,无论是原始意义,还是现代意义上的广告,均并非单指“商品广告”。它还应包括政治、军事、文化广告,统称为“社会广告”。其产生的时间早于“商品广告”。本文的主要观点是:广告是人类有目的信息交流和传播活动的产物。

  • 标签: 广告的起源 商品广告 社会广告 人类信息交流和传播
  • 简介:我读书不多,买书自然就更少。不过有几个作家的著作,我是每出必买的,他们是戴望舒、沈从文、陆蠡、朱生豪、契诃夫等等。理由很简单,就是我喜欢他们,包括他们的著作和为人。现在就是来谈谈戴望舒。

  • 标签: 诗人 翻译家 戴望舒 人物传记 中国
  • 简介:<正>在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的时代,提倡知识创新是顺理成章的事。但唯其顺理成章,人们便忽略了进一步的追问,以至"原创性"这个含义相当模糊的概念竟成为广泛使用的学术评价标准。在"知识创新"、"原创性"这些新概念的滥觞——知识经济市场上,创新或原创是有着相当具体的含义、并在知识转化为产品之后有着可操作的评价标准的:即独立知识产权。但是离开市场,这些概念的含义就变得不甚清晰,若是作为评价标准就变得很不准确,尤其是在运用于学术范畴时。

  • 标签: 独立知识产权 学术范畴 学术评价 评价标准 翻译问题 学术名著
  • 简介:陈毅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员重要将领,青年时期还是一位译者。1921年,陈毅从法国回到国内,开始从事革命活动;1923年到北京,再进中法大学文科班读书。在这里,一个偶然的机缘,使得陈毅有了一段译介和创作文艺作品的经历。陈毅最早翻译的,是法国著名浪漫主义

  • 标签: 陈毅 中国共产党 文学翻译 大学文科 革命活动 青年时期
  • 简介:翻译是交流的开始,中国古代翻译从佛经开始。中国的佛经翻译初始于东汉,发展于魏晋时期,鼎盛于隋唐盛世,至宋代以后渐趋衰落,前后历时十个世纪,翻译过来的三藏共有1690余部,6420余卷(已译出而佚失了的以及藏文佛典不计算在内)。

  • 标签: 中国古代 佛经翻译 翻译家 藏文佛典 佛教
  • 简介:操纵理论作为翻译研究文化转向后的主要理论代表,突破了翻译研究忠实与背叛不休的争论,将翻译置于社会文化背景下考察,提出翻译是意识形态和诗学操纵下的改写。政治外宣文本作为最权威的文本之一,忠实是其翻译最本质的要求,但这并不意味着语言层面的对等转换,而应是考虑到意识形态影响下的适度"改写"。本文以操纵理论为指导,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和十九大报告为语料,探讨意识形态对政治外宣文本中特殊"论域"的汉法翻译策略的影响。

  • 标签: 操纵翻译理论 意识形态 政治外宣文本 汉法翻译 翻译策略
  • 简介:法国是世界上五大广告国之一.在法国无论白天黑夜,无论身处闹市或是偏远的乡镇,只要迈步出门,翻开书报或打开电视,形形色色的广告就会扑面而来,其内容也无所不包.法国广告业的发达与其文化艺术大国的地位密不可分,法兰西是一个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其浪漫与美学植根于它深厚的文化底蕴之中,这便为法国广告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高尚的品味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可以说法国的广告浸透了文化,巴黎街头张贴的不是广告,而是文化.

  • 标签: 法国 文化 广告 语言风格
  • 简介:一百多年前,上海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商业城市,交通发达,万商云集,号称"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1843年11月17日,上海正式开埠,被辟为通商口岸,优惠的关税吸引了各国商人到上海开设洋行。开埠时外国洋行只有"仁记"、"颠地"、"怡和"、"旗昌"数家,第二年增加了"大英火轮船公司"、"沙逊"等11家,至1854年后,外商在上海的洋行已达120多家,速度之块极为惊人。为了销售商品,这些洋行运用各种手段大做广告。来自英国爱德华亲王岛(PrinceEdwardIsland)的拍卖商人波佛梅(Polvermacher)公司的广告代表亨利·奚安门

  • 标签: 沧桑话 话广告
  • 简介:当今以影视或体育明星做广告,无论于银屏或报刊上,已屡见不鲜,比比皆是。但在30年代,却是“少见多怪”的“顶尖时尚”。最早的广告作品,起源于“电影皇后”胡蝶。胡蝶以主演无声片《战功》一举成名,接后又以《秋扇怨》《夫妻秘密》《歌女红牡丹》等故事片,轰动全国,风靡南洋。1931年春节过后,上海“大世界”游乐场举办“迎春招待会”。胡蝶作为特邀贵宾,自然分外引人注目。会上,有记者问她最喜爱哪一家商店的服装。胡蝶脱口而出:“鸿翔服装店的衣服,不但做工考究,而且款式时新,我常去选购。”此话本很平常,岂知出于胡蝶之口,立马形成轰动效应,顾客纷纷登门,一时“鸿翔”的销售额

  • 标签: 明星广告 胡蝶 阴丹士林 广告明信片 30年代 采芝斋
  • 简介:“吱——吱——”,电锯、电钻声;“笛——笛——”,摩托车、汽车鸣备声;“嗡——嗡——”,饮食、娱乐场所传出的设备轰鸣声和喧闹声……早已把噪音的分贝提高到让人没法忍受的地步。

  • 标签: “广告污染” 噪音 环境保护 分贝 监督审查
  • 简介: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新闻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新闻标题作为新闻的“眼睛”,可以简洁地揭示和评价新闻内容。力求“立片言而居要”,一语中的,让读者一目了然,一见钟情,传递信息的同时能够激发起读者强烈均阅读兴趣。人们赋予它各种各样形象而贴切的比喻,如“文章的灵魂”“文章的眼睛”“文章的旗帜”,这就足见标题之重要性。

  • 标签: 新闻标题 加词法 减词法
  • 简介:翻译与其说是肌理性的,还不如说是修辞性的。它得益于阅读感知、文本重构和批评反馈的修辞性链接,体现为原作在语言、美学、文本、文化和哲学层面的一系列重构。承认翻译存在修辞空间,有助于挖掘翻译脱语境转换渠道的多元性。

  • 标签: 翻译 修辞 建构
  • 简介:<正>吐蕃时期是藏民族形成的历史时期,也是藏族文化逐渐定型的重要历史阶段。众所周知,佛教文化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佛教文化的传入、传播和发展中,翻译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打算对翻译在佛教文化的传播中的历史作用,和它在藏族文化形成中应有的历史地位进行一些探讨,以期抛砖引玉,推进对这方面的研究。吐蕃时期的翻经翻译中心主要有两处,即吐蕃本部地区和敦煌,本文主要国绕吐蕃本部展开。译经起源学术界一般认为,佛教是在松赞干布时期正式大规模传入吐蕃社会的,但也并不排除藏文文献中记载的佛教在拉托托日聂赞时代就已渗入吐蕃的可能性。佛教之所以在这个

  • 标签: 吐蕃时期 佛经翻译 佛教文化 藏族文化 佛典翻译 松赞干布
  • 简介:诗歌作为语言的最高艺术形式,用精练的语言形式通过节奏和音律来反映生活和抒发感情。无论在语言形式上还是在文化内涵上,诗歌都完美地体现着这个民族的惟一性。法国诗歌,是法国语言形式的最高体现,有着特有的音节与韵律的要求。我们希望在了解法国诗歌的同时,探讨翻译诗歌翻译的特点和难点。"诗歌是不可译的"主要原因,是诗歌极难用语言在音形义上做对等转换。然而由于诗歌深厚的意境与华美的用词,仍旧有不少人在孜孜不断地努力,希望中文的读者也能够鉴赏到法语诗歌。

  • 标签: 法国诗歌 诗歌翻译 诗歌翻译的特点 诗歌翻译的原则
  • 简介:2015年1月4日,新中国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见证人、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何振梁先生在北京协和医院去世,享年八十五岁。在中国体育界,何振梁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他是新中国体育重返奥林匹克大家庭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是让奥运会来到中国的主要功臣。

  • 标签: 何振梁 翻译 奥林匹克 中国奥委会 新中国 运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