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革命可谓20世纪人类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向来为国内外学者所重视和研究。20世纪的中国,在某种意义上是革命展演中的中国。近年来,中国革命史的书写出现了值得关注的新趋势,不仅试图突破传统革命史观的政治架构,也积极地将革命与社会变迁关联起来,以新史学视野重新解读中国革命,为中国史研究的纵深发展开辟了新愿景。本文对中国革命史研究的最新代表性成果进行了评述,在此基础上,又对李泽厚"告别革命"说的主旨及其引发的多种争论做了重新解释;进而提出了重提革命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对今后新革命史研究的可能走向进行了一些思考。

  • 标签: “告别革命” 新史学 新革命史
  • 简介:宁武,原名宁良志,曾用名宁孟言、宁梦岩,祖籍山东,1885年生于辽宁海城。他是我国现代民主革命家、忠诚的爱国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曾任民革中央常委、民革北京市委主委、民革东北临时委员会主委、辽宁省副省长、全国政协委员、辽宁省政协副主席、民革辽宁省委主委等职。1975年7月23日在沈阳逝世。

  • 标签: 民主革命家 孙中山 全国政协委员 爱国主义者 中国共产党 1975年
  • 简介:1930年3月因安插失业而爆发的上海药业风潮,具有强烈的组织化特征。劳方有药业职工会的组织和其他行业工会的支持,资方有药业同业公会组织并得到商整会的支持。风潮经过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之间数次折返方才平息,反映了国民政府权力结构中中央一地方关系特别是党政关系所存在的问题。在这一政治情境下,劳资双方不得不通过请愿和舆论战等方式表达己方的权利诉求。上海市党部秉持革命伦理在幕后操控了此次由劳方掀起的风潮,之所以选择药业,是基于它在历史恩怨和现实困境等多方面的独特性。

  • 标签: 革命 药业 失业 国民党
  • 简介:在近期的美国革命史学中,美国史家将越来越多的社会和经济议题加之于美国革命,把普通人和边缘群体视为革命的主体,特别关注革命的破坏性和受害者。这些新的解释策略汇合在一起,共同瓦解了以往对美国革命历史意义的界定。在这种学术语境中,有必要把美国革命还原为一场发生在18世纪中后期的政治革命,着重探讨它在政府结构、权力关系和政治文化等方面所造成的变化,尤其是关注它在现代民主形成中所发挥的作用,以更准确、更清晰地理解美国革命的意义和历史地位。

  • 标签: 美国革命 民主革命说 两分法模式 现代民主的形成
  • 简介:技术革命作为“大跃进”的一个重要方面,需要引起更多的关注。在依靠“土办法”(依靠现有的技术和设备)还是“洋办法”(依靠现代机械化设备)发展工业的问题上,演化出一场“土洋之争”。当“土洋之争”进入官方舆论场域,土办法很快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对洋办法的攻击,甚至上升到路线斗争的高度。“土洋之争”看似意识形态斗争,实则是一种配合政策的宣传口径。其背后折射出的是社会主义中国在赶超西方先进国家、进行工业革命道路上遭遇的难题。

  • 标签: 大跃进 技术革命 “土洋之争”
  • 简介:[采访整理者辑注]本文是笔者根据当年访问记录整理的。这次访问的背景:一是纪念五四运动60周年,刚刚恢复不久的湖北省社联向华中师范学院(1985年改称华中师范大学)下达了"五四运动在武汉"研究课题,指定笔者为执笔人。在完成这个课题后,笔者被恽代英、林育南的思想和人格魅力深深感动,便选定他俩为研究对象,开始从编写其传记入手。二是中共党史学科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重灾区,该学科的拨乱反正工作。

  • 标签: 林育南 口述史料 革命活动 华中师范大学 中共党史学科 拨乱反正工作
  • 简介:印尼归侨兰克良(1914—1992),是七七事变后回国参加抗日救亡、而后定居在山西的华侨之一。他长期战斗在山西,工作在山西。在从事民政工作、侨务工作的过程中,他同山西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侨胞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笔者1963年到山西工作,就听到归侨朋友经常提起他关心侨胞、服务侨胞的事情。兰克良祖籍广东大埔,1914年出生于马来西亚吉隆坡。

  • 标签: 兰克 民政工作 侨务工作 抗日救国 抗日统一战线 残疾军人
  • 简介: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回答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依据、总路线和总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依据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理论,解决了为什么要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问题,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中国化的继承创新;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在回答中国革命领导、对象、动力、道路等问题上阐释一系列新观点,解决了什么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问题,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中国化的集成创新;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纲领解决了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问题,实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纲领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并向社会主义转变,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中国化的原始创新。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革命思想 中国化 理论创新
  • 简介:作为19世纪法国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代表人物,布朗基在大革命后法国资本主义异化的背景下提出了较为完整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但由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与社会环境的限制,布朗基并没有充分意识到无产阶级的革命性,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也没有准确把握,这也使得布朗基的社会主义革命思想带有鲜明的空想性和毕其功于一役的色彩。布朗基的革命思想和以其思想指导下的武装起义虽然没有实现19世纪法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终胜利,但为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的发展以及后来无产阶级革命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 标签: 布朗基 革命思想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无产阶级
  • 简介:由于东北特殊的地缘关系,中共东北党身处与关内党组织迥然相异的内外部局面。满洲省委时期的东北党务工作无论是组织机构完善还是武装力量发展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党员数量及群体构成方面却并不如意。此外,东北党在处理与东北联共(布)组织及原朝鲜共产党成员之间的关系上更是困难。东北党曾多次努力尝试建立与联共(布)的正式沟通渠道,但均因苏联自身的实用外交政策所制而未能如愿;在接收在东北原朝共党员入党后,其原有的派系纠葛非但没有消弭,反而随之延伸到中共东北党内。这一切,都使东北党成为国际革命背景下,中共地方党组织面临国际主义与地方利益两难困境的生动范例。

  • 标签: 国际革命 满洲省委 联共(布) 朝鲜共产党
  • 简介:一百年前发生的俄国十月革命对20世纪的世界历史运动产生了绵延至今的重大影响。在关于十月革命世界历史意义的讨论中,需要区分基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人类社会历史形态演进的理论而设定的"世界革命"观点和基于20世纪世界历史运动的客观进程而对"世界革命"实践经验的总结。

  • 标签: 俄国十月革命 世界历史 20世纪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世界革命 历史意义
  • 简介: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推翻沙皇政权之后仅仅8个月,二月革命时还默默无闻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十月革命,推翻了临时政府,掌握了国家政权。这场革命扭转了俄国的发展方向,影响了2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在十月革命100年之际,梳理研究列宁对俄国革命认识的变化和发展,对于进一步理解十月革命及其开辟的道路,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十月革命 认识发展 列宁 特殊性 布尔什维克党 世界历史进程
  • 简介:陕北有一首唱响全国的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这首歌中的一句歌词是“满天的乌云风吹散,毛主席来了睛了天”。这句歌词,不光是陕甘老区人民的心声,也反映了土地革命战争后期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一段史实。

  • 标签: 西北革命根据地 史实 土地革命战争 毛主席 歌词
  • 简介:学界目前对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分期的认识尚不一致,主要分歧集中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问题的认识,有多种不同起点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在“化”上,其起点应该是从中国共产党已经开始认识到要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转化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大革命失败以后,党独立领导中国革命、创建人民军队及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基本形成,标志着党已经开始了把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转化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探索;而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教条主义为主要特征的“左”倾错误对全党的统治,则导致了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正确方向及其所取得成果的否定,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遭受严重挫折;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扭转了中国革命的危局,挽救了党和红军,也重新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实现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伟大转变的同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突破,并进而在指导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实践中成功推进了这一事业的不断发展。

  • 标签: 民主革命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简介:希望与绝境1945年8月15日,是举同同庆的胜利日。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彻底打败了最大规模的外来侵略。在欢天喜地、扬眉吐气之余,他们完全有理南希望从此休养生息、安居乐业,希望民族工商业苦尽甘来,获得从未有过的发展和繁荣。

  • 标签: 民族工业 二战后 民族工商业 最大规模 中国人民 休养生息
  • 简介:法国语言政策一直强调国家干预,面对强势语言英语和英美文化的冲击,法国采取了各种措施来维护法语的纯洁性。法语被视作是法兰西民族身份认同的强标记,语言是其民族文化的本质。法国语言政策是对自身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本文对法国语言政策进行了一个历时分析,概述了从高卢罗马时期至法国大革命前后几个重要时段的语言政策,力图呈现政策在内容及变化中的连贯、稳定,以突出语言政策所代表和体现的民族性。

  • 标签: 法国语言政策 法语 民族性
  • 简介:对于阶级斗争,传统马克思主义习惯于从唯物史观的决定论角度加以理解和解释,强调阶级斗争史观与唯物主义史观的一致性。事实上,阶级斗争也是一种伦理诉求,带有强烈的主观意志色彩。这种伦理诉求是否具有现实性、正当性需要接受历史的检验和校正。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物理原理,实际构成了阶级斗争史观的物理视野,马克思主义的伦理学原理构成了阶级斗争史观的伦理视野;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实践中,需要同时把握物理与伦理两种视野,实现物理与伦理两种价值的历史整合。在中国近现代革命化的历史上,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为探索和实践两种价值的整合留下了深刻的经验教训。

  • 标签: 阶级斗争 唯物史观 伦理视野
  • 简介:'东方刘别谦'电影以娱乐为基础,通过观众的观看与体验来完成艺术审美的过程。这一过程具有使人获得教益的功用。在将批判性的观察融入观影过程的同时,洪深充满信心地运用了一门前卫艺术的修辞,这便是表演术。在1925年至1926年间发表的《课余漫笔》的基础上,1928年,

  • 标签: 世变际 传统革命家 寻求蔑视
  • 简介:洪深一生共创作、编译了38部话剧剧本,编、导电影9部(其中,编剧兼导演6部),编写电影剧本18部。他关于电影的教育理念,与民国前期的社会时代相联系,反映了当时对于电影普遍的价值诉求和心理预期。洪深的早期电影剧本写作,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倾向。作为

  • 标签: 世变际 传统革命家 寻求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