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司马迁的《史记·商君列传》中有这么一段话:“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武王谔谔以昌,殷纣墨墨(默默)以亡。”说的是三种表现:谔谔,直言争辩;诺诺,卑恭顺从;默默,沉默不语。1965年,郭沫若的《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一文发表后,知识界的反应多为诺诺或者默默,书法大家高适则率先表示谔谔,奋然提笔,写出《兰亭序的真伪驳议》一文,向郭沫若提出质疑。

  • 标签: 郭沫若 高二适 兰亭论辩 兰亭序 司马迁 知识界
  • 简介:协》是首部系统记载佛教传入西藏的早期重要史籍,记述了8世纪后半叶吐蕃赞普赤松德赞的重臣·赛囊迎请寂护和连花生两位大师入蕃传法、修建桑耶寺等重大历史事件。其主要内容有5部分。(1)有关吐蕃赞普拉脱托日年赞至赤德祖赞时期佛教在西藏最初的传播情形的记述。(2)有关吐蕃赞普赤松德赞派使者赴唐朝引入佛经和从印度迎请菩提和莲花生大师前来吐蕃传播佛法的记载;记述8世纪赤松德赞时期西藏第一座佛、法、僧俱全的寺院桑耶寺建寺过程和佛经翻译以及佛法在吐蕃传播过程中与苯教的斗争;(3)记述印度佛教中观渐门派和唐朝禅宗顿门派之争。(4)一小段增补的内容,极其简略的语言记述了9世纪上半叶赤祖德赞时期的宏法业绩;(5)另一段增补的内容,是9世纪初牟尼赞普时期的佛苯之争的一段记述。翻译《协》,并附上较为详细的注释,目的是为国内藏学界,尤其是为吐蕃史研究者和藏传佛教史研究者提供这一部史学名著的汉译文,弥补《协》只有英译本、无汉译本的缺憾。

  • 标签: 韦协 吐蕃 韦·赛囊 桑耶寺 佛苯之争 汉译
  • 简介:<正>在历来的史注中,《史记》三家注,《汉书》颜注,《三国志》裴注是其杰出的代表,受到历代学者的推崇。郑众《国语章句》,贾逵《国语解诂》,杨终《春秋外传改定章句》,高诱《战国策注》,延笃《史记音义》,应劭《汉书集解音义》,服虔《汉书音训》及韦昭《国语解》等,也都是汉魏时期的著名史注。可惜的是,只有《国语注》保存得较为完整,其他各家史注或佚或残。本文试就《国语注》的特点和价值,略加探讨,请读者指正。

  • 标签: 国语 史注 汉魏时期 左传 韦昭 汉书
  • 简介:地处粤东北山区的大埔县,与闽西接壤。该县山川秀丽,文物景点众多,其中有一处景点深受该县广大群众的喜爱,那就是位于大埔县湖寮镇黎家坪村的广宫。何言广宫?恐怕不是很多人了解。现就广宫的定名,供奉神灵的渊源作一考释。

  • 标签: 小考 文物景点 大埔县 粤东北
  • 简介:1923年6月。逊位皇帝溥仪的宫中发生了一场令人震惊而又损失惨重的大火,将清代鼎盛时期乾隆帝兴建的号称紫禁城“西花园”和“储宝之地”的建宫花园焚烧殆尽。此后。这处废墟历时70余年,因无力修复而始终关闭着。1999年5月。香港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决定捐资400万美元复建此园。经故宫博物院报请国务院批准,复建工程观已正式开工,预计四年完成。建宫花园的复建,将使北京故宫这一世界文化遗产恢复其完整的历史风貌,园而引起世人的关注。本刊特发表吴文彬先生(台湾)和阎严先生的两篇文章及插图,以飨读者。

  • 标签: 乾隆帝 北京故宫 溥仪 风貌 故宫博物院 皇帝
  • 简介:庵(1880—1960)浙江杭州人。原名寿祺,后更名提,字维季,号庵,别署印佣、罗刹江民等。所居曰麋研斋、春驻楼。幼承家学,于诗文、古文字皆有修养。二十五岁与丁仁、叶铭、吴隐创立西泠印社。篆刻继浙派薪传,去芜存精,追溯秦汉,形成典雅蕴藉、秀丽飘逸、淳古厚重的风格。

  • 标签: 作品 西泠印社 古文字 篆刻
  • 简介:很想写一点纪念朱南的片言只语,但不知从何落笔。恰好这几天写了一首《怀念南》的藏头诗:“怀抱五堡寻真理,念及黎民探终生。福音不闻隐天竺,南无佛国了金身。”就以藏头诗作引子吧。

  • 标签: 怀念 藏头诗 真理 天竺 福音
  • 简介:郭兴,1930年出生,山东省邹平县延安村人。14岁当兵,先后在国民党山东省保安三团、四团当勤务员、通讯员。1948年9月,他在济南战役时起义参加解放军,编补在华东野战军第十三纵队,先后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淞沪战役、漳厦战役,因作战勇敢.在淮海战役中荣立三等战功.194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郭兴到第74师步兵学校和第四步兵学校学习。

  • 标签: 教学法 济南战役 淮海战役 步兵学校 华东野战军 中国共产党
  • 简介:本人与几位南通籍作家多次合著过有关梅兰芳先生的文学作品,但总是错失机会,一直无缘面见这位京剧大师.不过,拜访梅夫人芝芳,却有过两次.特别是1977年春节过后,芝芳在住院期间,和我详谈了约一个多小时.这位身受多种慢性疾病折磨的老人,一提起我的家乡南通,便精神抖擞.

  • 标签: 抗战 文学作品 慢性疾病 梅兰芳 南通 作家
  • 简介:生樊庄的由来抗日战争时期,沿海各大城市先后沦于日军之手,国民党南京政府迁至四川重庆。当时除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全国各地开展游击战争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外,国民党的军队大多退守在西南、西北各省,全国人民都陷入苦难之中。沿海各地沦陷后,抗战后方花、纱、布供应匮乏,国民党政府经济部特在重庆设立农本局生总庄,担负全国花、纱、布购销业务,以解决后方军民衣被之需。为便于开展业务,总庄及各地(分庄)分支机构都采用商场上惯用字号,因此,生总庄设在鄂北樊城的分庄,被称为生樊庄。樊庄成立经过1939年初,生总庄(经理吴味经)鉴于湖北是全国三大产棉区之一,而鄂北棉

  • 标签: 国民党军事委员会 第五战区 训练所 鄂北 棉花收购 共产党
  • 简介:﹄字何以倒贴着李江新春佳节,人们常把“”字倒着贴以喻“到了”之意,殊不知“”字倒贴却在民间有着美丽的传说。一说春节贴“”字源于周朝的姜子牙。姜子牙(姜太公)封神时,他的老婆也来讨封。姜子牙说:“你嫁到我家,我穷了一辈子,看来你是个穷命,就...

  • 标签: “福” 朱元璋 姜子牙 名片 大管家 明代笔记
  • 简介:朗朗春日,走进福安。四围群山的市区韩城,自然景色很美。富春溪舒舒缓缓地从北而南穿城而过,像一条飘动的绿色绸带,

  • 标签: 安康话 福祥安康 话福安
  • 简介:在清幽的石门关古道上,矗立着云南重点保护文物——袁滋题名摩崖,而在另一个同样以悠久的历史文化闻名的大理剑川石宝山石窟的三窟王者像中,有一窟的主人就是著名的南诏国王——异牟寻。虽然这两处古迹记忆着的时代事件距离我们是如此的遥远,并且在我们亲临其地时又让我们产生着可望而不可及的时空感,但他们却同时向我们昭示着一个在云南历史舞台上发挥了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尽管两地相距较远,尽管它们经历了云南历史上的每一场风风雨雨,但却在每一个历史时段,直至今天,都在默默地向世人顽强地证明着他们存在的主题——纪念唐朝和南诏的会盟。

  • 标签: 韦皋 异牟寻 云南 南诏 地方志 点苍会盟
  • 简介:-达怛史是中国北方民族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就目前来看,又是相对薄弱的环节。室是北朝至辽金时期见诸汉文献记载的北方族。达怛一名最早见于突厥文碑铭,是突厥语族部落对室人的又一泛称,唐后期为中原人沿用。室一达怛同北魏、东魏、北齐、隋、唐、后唐、后周、北宋等中原政权以及北方草原的突厥、回纥、黠夏斯、沙陀、党项、吐浑、契丹、女真等族都有过程度不同的交往,在北方民族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室一达怛中,语言属于东胡一鲜卑后裔诸语言的部落占主要部分,随着历史的发展,室名下囊括的鲜卑后裔部落,由于达怛、阻卜等名称的相继出现而逐步减少,达怛的涵盖范围则逐渐扩大,一些非室系部落或与室部落有密切关系的

  • 标签: 室韦 研究概况 王国维 达怛 白鸟库吉 中国北方民族
  • 简介:笔者在整理胡汉民往来函电稿过程中,发现一组胡汉民任职南京期间兄求医的电报,对认识胡汉民及国民党高级官员的家庭关系有一定帮助,故结合有关资料连缀成篇。胡汉民幼时家贫,其父母育五子女,竟有四个幼年得病不治夭折,仅长子胡衍鹗(号清瑞,亦称青瑞),四子胡汉民,七女胡宁媛长大成人。胡家父母早逝,胡清瑞长兄比父,出任塾师课徒,赡养弟妹,辛劳操持家庭,与胡汉民兄弟情笃。胡清瑞性格暴戾,胡汉民对他既敬且畏。民国之后,胡汉民出任要职,家境自是今非昔比。胡清瑞得以在广州安心精研经学。颇有文名。他自恃早年养育弟妹之功,颇有大家长的作派。20年代初,胡家兄弟在广州合住一宅,全家所有收入须交胡清瑞统一支配,胡汉

  • 标签: 胡汉民 往来函电稿 铁道部 孙中山 负面影响 嘉惠霖
  • 简介:值此金秋收获季节,迎来青海土族研究会成立暨《中国土族》创刊15周年喜庆,特致衷心的祝贺!并向您及解生才总编和青海土族研究会首任会长祁明荣先生及秘书长董思源先生、《中国土族》首任总编辛存文先生表示诚挚的敬意!

  • 标签: 贺信 创刊15周年 土族 秘书长 中国 青海
  • 简介:李约瑟(1900-1995年)英国科学家、中国科技史研究专家、胚胎生物化学创始人。张天,闽清二十四都(今桔林)后洋村人。1910年9月21日出生于上海,今年103岁,是当今十大"茶界泰斗"的唯一健在者,家住福州市铜盘。1942年,李约瑟接受英国政府派遣,作为皇家科学院的代表,前往中国肩负援华使命。

  • 标签: 李约瑟 凯瑟琳 英国政府 中国红茶 科技史研究 生物化学
  • 简介:宫花园位于故宫西北角,占地4020平方米,始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园东以静怡轩为主,园西以延春阁为主。周边布以高低大小、相互错落的殿堂,虽各具一格,但彼此间又由迂回曲折的走廊相沟通。整个庭院的花草树木、假山怪石的布局,格外相宜,俗称西花园。

  • 标签: 建福宫花园 中国 静怡轩 清朝 历史发展
  • 简介:InhisNujiangworks,YangQifuenvelopespeopleinatmosphericsurroundingsofpoeticpower.HisoeuvreofwoodcutsandpaintingsdemonstratehisstrongloveforhisnativeNujiang.Intranslatinghisfeelingsofattachmenttoahomelandofsteepmountainsandravines,Yangpayshomagetothevitalityofthosedwellinginanagriculturallandscapethatwasformerlypoor,primitive,andutterlyisolated,butisnowcomingintoitsown.

  • 标签: agricultural TRANSLATING landscape surroundings MOUNTAINS attach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