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今年9月,自治区地方志编审委员会办公室下达了出版《中卫史话》的批复,由此,《宁夏地方史话丛书》之《中卫史话》正式进入出版程序。作为本书编者,历时两年多时间.为之倾注了不少的心力和汗水。印行之际,感慨万千,回顾编纂成书的过程,主要有以下做法和体会。

  • 标签: 地方史话 历史文化 编修工作 传播 服务 编审委员会
  • 简介:墨西哥与俄罗斯,这是一个奇异的对比:两国人口总数比较接近,都在一亿多。国土面积则相差很大,俄罗斯是墨西哥的8.7倍。一般理解,俄罗斯的经济实力应该比墨西哥强得多,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倒过来。以2000年为例:墨西哥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为5814亿美元,是俄罗斯的2.2倍;而人均国民总收入,

  • 标签: 墨西哥 宪政 国内生产总值 国民总收入 俄罗斯 人口总数
  • 简介:由传统集权政体向现代立宪政体的转换,是梁启超一生的执着追求.梁氏认为,在这一历史性的转换过程中,宪政体制的建构、权力制约机制的确立固然十分重要,但起主导、能动作用的,始终是活生生的人.只有实现人的现代化与政体的现代化同步推进,双向互动,才能较好的实现预期目标,实现政治文明的整体和谐发展.这就是梁启超"政治文明整体发展观"给我们的主要启示.

  • 标签: 梁启超 国民公德 宪政 权力制约
  • 简介:近年来,中国思想界异常活跃,不仅通常被认定为“右翼”的学者一如既往地倡导自由主义,执政党内也出现了回归“新民主主义”的声音,民间的温和“左翼”学者则提出“宪政社会主义”概念。不论这些学说是“对”还是“错”、对中国未来发展“有利”还是“有害”,它们都有存在的权利和表达的自由。然而,良性的社会变革是需要一定的政治共识作为基础的。即便在观念高度多元化的自由社会,依然存在超越左、右分野而为绝大多数人认同的基本共识,如共和、民主、法治、分权、平等以及对基本人权的尊重。

  • 标签: 宪政民主 基本共识 自由主义 新民主主义 社会主义 政治共识
  • 简介:第一、和谐,必须与传统的“斗争哲学”彻底决裂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经济体制改革伊始,邓小平在1980年就明确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主张。他在有名的“八·一八”讲话中说: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要改变权力过于集中、兼职过多、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家长制作风和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等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关于宪政,他说:“要使我们的宪法更加完备、周密、准确,

  • 标签: 宪政建设 和谐社会 经济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 国家领导制度 职务终身制
  • 简介:俄罗斯走向宪政的历史与俄罗斯共产党——苏联共产党的历史,是紧密相联而又"负相关"的,俄罗斯宪政史上两个转折性关头——1918年1月的解散立宪会议和1991年的"8·

  • 标签: 俄罗斯走向 大弯路 宪政大弯
  • 简介:1937年卢沟桥事变,抗战爆发,中国的民族解放战争掀开新的一页。中共中央发出通电,呼吁“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并派叶剑英代表中共向南京的国民政府表示,愿在蒋介石指挥下努力抗战,红军主力准备随时出动抗日。周恩来、博古、林伯渠上庐山跟蒋介石谈判,提出以《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约定由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9月,宣言发表,国民党实际上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 标签: 民族解放战争 宪政 中共中央 国民政府 国共合作 卢沟桥事变
  • 简介:“邓小平之问”马国川:去年12月,财政部发布数据显示,2011年前11个月全国财政收入累计9.7万亿元,同比增长26.8%。其中税收收入同比增长24.7%,高出GDP增长率的两倍还要多,更远超过国民的收入增长速度。公众对于税负之重表示不满,可是政府部门以及部分学者却辩解说,中国的税负并不重,在世界上只处于中等水平。作为财政学者,您认为中国的税负水平是轻还是重呢?

  • 标签: 财政部 宪政改革 中国 GDP增长率 税负水平 财政收入
  • 简介:在19世纪上半期加拿大建立责任政府的过程中,自由主义观念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这不仅表现在自由主义思想对加拿大殖民地人政治意识觉醒的推动上,更表现在英国社会与政坛对英帝国与移民殖民地关系认识的改变上.由于美国独立的教训,维护帝国统一和防止殖民地与母国分离,曾是英国人心中一个不解的结.因此,旧观念支配下的英国统治集团,几乎一致地拒绝了达勒姆关于授予殖民地责任政府的建议.随着英国自身现代政党制度的确立和自由贸易的实现,新的自由主义帝国观开始形成,并直接推动了加拿大的宪政改革.

  • 标签: 自由主义 1837年加拿大起义 达勒姆报告 加拿大责任政府
  • 简介:孙中山的民权主义,包含着某些宪政因素,但与宪政的要求相去甚远。19世纪末叶的中国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主要任务不是从事国家建设,而是驱逐外国势力和推翻封建帝制,为建立新国家扫清障碍,由此决定了主要服务于当前革命运动的民权主义不可能遵循宪政的逻辑。不过民权主义中关于未来中国政治制度的目标设定,仍具有相当的宪政意义。

  • 标签: 民权主义 国家自由 训政 五权宪法 以党治国 宪政
  • 简介:亚历山大·汉密尔顿(1755--1804)是美国建国初期的著名政治家。他在长年的政治活动中,发表了大量的论文,阐述自己的建国原则和理论,从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宪政思想体系。中央集权的混合型政体观、强化总统权力的分权制衡原则以及从宽解释宪法的隐含权理论,构成了其宪政思想的基本内容。本文拟对汉密尔顿宪政思想的主要方面进行评析。

  • 标签: 汉密尔顿 宪政思想体系 宪法 中央政府 中央集权 主权
  • 简介:实行民主宪政一直是近现代中国先进分子梦寐以求的目标。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之交,以胡适、罗隆基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以《新月》月刊为阵地,向国民党一党独裁发起挑战,要求以民治代替党治,实施法治以保障人权,在思想界掀起了一场颇具影响的“人权运动”。人权派因此得名。

  • 标签: 十年 民主宪政 保障人权 民治 先进分子 代表
  • 简介:中国有一个不良传统:“因人废言”。当某人一旦被视为异己者、敌对者、麻烦制造者,被权力者所诟病,受到排斥、打压而沦落后,即使这之前或之后他的言行是正确的,有益的,都被一概封杀,落得和其人一样被废。而其人之所以被“废”,往往也是由于其言遭忌,“因言废人”。

  • 标签: 罗隆基 读本 宪政 人权 制造者 权力者
  • 简介:五四时期是近代中国思想史“转型时代”的高潮。然而,因道德权威性的丧失而带来的道德分歧,也导致了对共和理念的侵蚀。民国初年政治乱局的缘由,就在于政治制度背后共和精神的缺位。共同体如何形成基于“伦理公共善”之上的集体认同,因此成为五四知识分子思考的核心问题之一。章士钊、李大钊等致力于民初宪政实践的知识分子,虽然将宪政秩序视为塑造共同体公共认同的重心,但在他们看来,国家不仅仅是一个“政治共同体”,而是一个内含公共伦理的“道德共同体”。这种公共伦理或是来源于对国家公共利益的尊重,或是来自个人良知的汇合。如果说,新教改革以来的西方社会,试图通过分离德性伦理与规范伦理,以应对现代社会价值多元化的挑战。那么,五四知识分子则更注重个人德性与伦理规范的互动。在对中国思想史脉络自我理解的过程中,五四知识分子的公共伦理形成了独特的现代性。

  • 标签: 世俗化 公共伦理 宪政秩序 国民公德
  • 简介:本文着重剖析贡斯当1814至1815年间出版的两部君主立宪主义著作《有关一立宪君主制国家中宪法、权力分配及保障之反思》和《适用于所有代议制政府尤其是法国现行宪法的政治学原则》。第一次复辟和百日王朝时期,通过对其早年激进共和主义立场和理想化自由主义理论的修正,贡斯当的宪政思想逐渐趋于成熟。他力图在新的政治形势下,将法国的历史传统与大革命所宣扬的自由、平等理念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为捍卫人权、思想自由和废除专横权力而奋斗了二十年之后,贡斯当终于部分地实现了其宪政理想。

  • 标签: 贡斯当 代议制政府 理论评析 立宪君主制 宪政思想 立宪主义
  • 简介:普鲁士政治制度发展的独特模式源于19世纪初的改革。自由派官僚普遍赞同这样一个看法,即“自由主要是建立在行政制度而不是宪法上的”。行政制度的合理化是政治改革的关键,宪法政治则是行政改革的辅助。当行政自治方案、宪政计划遭遇普鲁士社会和历史的现状而流产之后,改革时期留下的合理的行政制度却代替“宪政自由”发挥了职能。

  • 标签: 行政制度 政治思想 19世纪上半叶 自由派 普鲁士 宪政
  • 简介:英国本土学界的中古政治史研究百年:彩经历了几次大的转向。斯塔布斯所代表的“追求民主”的宪政主义解读模式在20世纪中期就已被放弃。二战前后以麦克法兰为代表的学者引入群体人物学的研究方法,转而以“追求利益”的庇护关系解释中古政治现象。麦克法兰创立的功能主义解读模式强调中古王权与领主之间的基本和谐,突出政治史中人的因素和细节探索,从而推动了地方史和人物史研究的勃兴。麦克法兰比斯塔布斯更像是当代中古政治史研究的奠基者。近二十多年来,新生代史家试图改变麦克法兰模式造成的研究细碎化弊端,把思想因素重新引入中古政治史研究,其中卡彭特等人倡导的“新宪政史”力图对英国中古政治发展再次进行宏观的观察与解释,不过强调这是“没有宪政主义”的宪政史,并非试图回到斯塔布斯。然而这一探索也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至今尚无令人信服的成果问世。

  • 标签: 宪政主义 群体人物研究 庇护关系 新宪政史
  • 简介:对于人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教师的发展,二是学生的发展。这两个发展是一种因果关系,如果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关键在于学校的校长,创设任何一个能够让教师有所发展的空间,需要我们校长来策划和打造教师,需要我们自我寻找压力来探究学校发展的新思路,才能使学校的发展升华到一个新的阶段。

  • 标签: 学校管理 小学 发展理念 师资建设 培养目标
  • 简介:内发发展是指社会变迁由该社会内部的发明创造引发,反之,由外部传播引发的社会变迁则属于外发发展。这一概念的理论背景是以帕森斯为代表的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学的现代化理论。按照这一理论严格来说,只有美、英等少数西方早发现代化国家属于内发发展,非西方社会则是学习西方文明而实现的外发型社会。后发国家的外发发展至少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社会进化发展阶段的内在成熟程度;

  • 标签: 内发发展 东乡 农村发展 民主村治 市场经济
  • 简介:我们南宁地区12个县(市),第一届社会主义新县(市)志计划编修12部,1993年底前就基本完成了这12部新县(市)志的编修任务.在基本完成第一届新县(市)志编修任务之后,地区行署着重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县(市)级综合年鉴的编写.

  • 标签: 南宁市 中国 广西 地方志 编纂工作 综合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