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人和在广州市正北24公里,历史上,属番禺县鸦湖管辖,与同文的高增相连。人和是一个相当繁荣的农村贸易集市,每逢期,鸦湖、同文、蚌湖、竹料以至花县清潭、白鳝塘一带的村民,都到这里贸易。人和周围农村,是高田区,土地脊薄,人多田少,生活清贫,所以男士多出外谋生,到港澳海外的也不少,逐渐形成侨乡。华侨多了,反过来又带动本地区经济的繁荣,使人和很自然地成为这小地域的经济中心。

  • 标签: 人和圩 广州市 农村 历史发展 中国
  • 简介:古越人把自己生产的物品拿到歌上交易,后来歌发展为与集市相结合的市。经济发展使市脱离歌成为专门的贸易场所。唐代,广西各交通要道和农副产品集散地出现一些市(又称僚市、蛮市),甚至有专门同交趾人交换货物的市。宋代,商业逐步繁荣,一些商人在富庶的浔江两岸的市收购农民除口粮饲料等必需的粮食之外剩余的谷米,运往广东牟利,是为“西米东运”,历久不衰。

  • 标签: 广西 经济发展 农副产品 交通要道 明清之际 圩市
  • 简介:南京解放前夕,我八九岁的时候,父亲在南京西郊双闸小学教书。母亲带着我们几个孩子,住在离学校几里地的一个村子里。我们从苏北老家过来,正是盛夏的时候,学校还没开学,所以父亲和我们住在一起。

  • 标签: 亲和 父亲 母亲 解放前 生活 孩子
  • 简介:互助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紧紧围绕“具有地域民族特色、高原田园风光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度假名城”的城市定位,按照县城“东进、南拓、西控、北调、中优”的城市建设发展方向,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党的建设为基础,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住房和规划建设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 标签: 百姓 城市建设发展 科学规划 民族特色 城市定位 休闲度假
  • 简介:南埭自然村在德清县乾元(城关)镇以东约两公里处,是德清俞樾先生的故里。这里面积不大,四面环水,总共才住了三十余户村民,至今还有俞姓人家,据称都是俞氏的旁亲。南埭村地理环境极佳,北山(乌巾山)南水,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俞樾旧居就坐落在乌巾山麓一条河港的北侧,小河行至其屋前的一段河面突然宽阔,故当地人都称这里风水特好。

  • 标签: 俞樾 故里 地理环境 德清县 自然村 景色
  • 简介:宝库沟的塔藏村,是一个纯土族村,村子不大,四十来户人家。上世纪60年代以来,这里从未发生过刑事案件。村里出的最大的官是县级,他叫陈国录。"文化大革命"时,陈国录在新庄镇工作,那时是科级。新庄是纯回族乡镇,那年月,陈国录被揪上台,五花大绑接受群众批斗。

  • 标签: 父亲 陈国 刑事案件 文化大革命 回族乡 土族
  • 简介:明代是广西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大规模建设城市市是广西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明代地方官主要采取修筑府州县城、修桥筑路、发展商市、增建恢复市等建设边疆的措施,在广西形成了府州县城市和市两级市场网络.明代广西城市市的发展对广西社会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城市市商业繁荣的带动下,广西的农业、手工业得到较快发展,广西人民商品意识得到提升,广西城镇基本格局由此形成,广西出现了社会进步边疆安宁的景象.

  • 标签: 明代 广西 城市建设 经济发展
  • 简介:1958年,全国各地刮起了一股夺高产、放"卫星"的浮夸风。当时浦庄是震泽县委的高产典型,也是全县最先创建的第一个人民公社,吹嘘浮夸风登峰造极。将原来在东太湖边的一片低洼圩田,吹嘘为水稻亩产超万斤的"万斤"。由于违背生产规律,后期又大兵团作战,移苗并丘,结果颗粒无收。笔者在1957年震泽县"撤区并"时,由横泾区调到浦庄,到1958年年底调走,亲历了"万斤"高产神话的形成到二次破灭的全过程,50多年过去了,至今历历在目,如同昨日。

  • 标签: 震泽县 大兵团作战 水稻亩产 东太湖 颗粒无收 高产典型
  • 简介:阿爹的老旱杆啊,燃烧着岁月的悠长:阿妮的嘛呢串哟,祈求着神佛来降祥。四方的庄廓院呐,诉说着先祖的故事:转动的水磨轮哎,演示着智慧的铿锵。浓烈的青稞酒啊,散发着西部的芬芳:飞旋的轮子秋哟,吟颂着远古的传唱。飘逸的七彩袖呐,展示着彩虹的绚丽:舒畅的安召舞哎,诠释着高原的豪放。

  • 标签: 诗歌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诗集
  • 简介:纪实冬枫初到新疆,“时差”的变化一下子还不适应。飞机从乌鲁木齐起飞。已经快到九点,可是东方天际,好象依旧点染着杏黄的、火红的缕缕朝霞,犹如画家刚刚涂上的油彩般鲜美、艳丽。披着阳光.穿过薄云,嗡嗡作响的“安二四”,一直向西南飞上。从机舱小窗,贪婪下...

  • 标签: 维吾尔族 和田地毯 织毯 塔里木盆地南缘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党的政策
  • 简介:互助土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它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北枕祁连山,南临湟水河,东接甘肃省,西望青海湖,是中国夏都西宁市的后花园,是中国南丝绸之路和蒙藏两地藏传佛教文化圈交流沟通的重要通道,它更是"唐蕃古道"上的一颗遗珠.在3425平方公里内,有耕地89.62万亩、草山面积97.2万亩、林业用地267万亩,森林覆盖率为32.03%.

  • 标签: 互助土族自治县 森林覆盖率 交流沟通 藏传佛教 丝绸之路 唐蕃古道
  • 简介:迤沙拉,彝语意为“水落下去的地方”。迤沙拉村位于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是汉族和彝族生活习俗高度融合的彝族自然村,是四川省最大的少数民族聚居村。该村幅员面积34平方公里,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居住史,彝族人口约占总人口96%。据明《滇史》记载,明朝洪武年间,一批受命军屯的军人从南京应天府、湖南长沙三阴县等处陆续来到此地,

  • 标签: 攀枝花市 生活习俗 少数民族 洪武年间 总人口 仁和区
  • 简介:客醉土中吕·满庭芳性情豁达,把盏叙话,以酒代茶.客勿酣醉不作罢,殷勤难架。“安召”舞动七彩霞,“花儿”煽情唤意马。谁醉咱?土乡人,热情豪爽煞。

  • 标签: 乡感怀 土乡
  • 简介:神奇五峰寺河湟名刹倚五峰,立世五世留美名。松门题壁邀二君,友竹赋诗话八景。寺观共处不荒唐,佛道同堂享清平。世人只求保安详,哪管龛上佛与神。

  • 标签: 诗话 题壁 荒唐
  • 简介:19世纪中期,皖北出现了大量的寨.本文试图通过对皖北寨的具体考察,展现皖北基层社会发生的深刻变革及国家政权为重建统治秩序做出的努力,并从中透析中国基层社会的演进道路.

  • 标签: 基层社会 军事化 捻军 圩寨
  • 简介:在中国青藏高原的东北部,祁连山南麓的湟水之滨,有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人们称之为"土族之乡"。这就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

  • 标签:
  • 简介:2003年7月16日至8月17日笔者在青海省互助县东沟庄村对土族农村经济状况进行了调查.期间采用查阅档案,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座谈会等方式对庄村经济行业状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了解.庄是一个典型的土族村落,因此其经济行业的变迁对我们了解土族农村经济的过去和现状是具有典型意义的.

  • 标签: 土族 经济 调查报告
  • 简介:在中国传统帝制时期,由朝廷直接任命品官统治的县级政权之下的乡村社会如何组织管理,涉及基层的稳固与赋役的徵调,事关国运,历代都视为要务,未尝掉以轻心,因而也是现代史学研究极为关注的对象。关于宋代国家(960-1279),也不例外。

  • 标签: 宋代 中国传统 组织管理 乡村社会 县级政权 史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