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图书馆作为一种舶来的西方公共文化机构概念,在清代传入中国并于清季转化为全国兴办图书馆事业的施政实践。四川图书馆萌芽起步于成都市区的两所官办书院即锦江书院和尊经书院的"藏书楼",初始形态为高等院校教育型图书馆。宣统元年(1909年),四川第一所公共图书馆即四川省图书馆筹办兴建,全省图书馆事业由此进入其初成体系的成长发展阶段。清末四川图书馆事业的起步发展,既是当时全国图书馆事业初期发展状况的一个区域缩影,同时,也有其自身区域文化传承的清晰脉络轨迹。

  • 标签: 清末时期 藏书楼 图书馆 萌芽发展
  • 简介:民族地区高校通过开设特色专业,加快图书馆特色化文献资源建设,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但是当前民族地区图书馆在特色化文献资源建设过程中,还有着很多问题,如馆藏文献资料不够完善,缺乏一定的系统性,特色化文献资源库建设滞后等,因此必须要提高重视。本文试阐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特色化文献资源建设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措施。

  • 标签: 民族地区 高校图书馆 文献资源建设
  • 简介:馆藏民国《侯氏族谱》中保留有李士淳所撰《赠文林郎信宜公暨德配李孺人合葬墓志铭》一篇,该墓志对梅州侯氏家学渊源论述甚为详细。此外,族谱对信宜司训侯怀义的学行、宦迹记载翔实,可补地方文献之缺失,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 标签: 《侯氏族谱》 李士淳 地方文献
  • 简介:随着慢性病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人类学关于慢性病的研究正逐步展开。本文在全球现代化及国家对慢性病控制的背景之下,分析村民对“病”的分类及其对慢性病的理解。村民根据经验给出了正病与外病、大病与小病、慢病与快病三种分类。村民对这些分类的使用是一个历史实践的过程。而慢性病这一历史性事实却处于尴尬的位置。与此归类问题对应的是患者对于病因解释的不确定性。这种解释的不确定性不仅是生活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患者理解上的困惑与模糊,而且有其实践意义。不确定的解释与生物医学的精确性的冲突提醒我们:在防治慢性病的工作中,应该抱有开放的态度,一方面尝试理解患者的困惑与不解,另一方面运用多种医疗方式应对疾病。

  • 标签: 分类 慢性病 不确定性解释
  • 简介:2015年12月8日,我受邀前往甘肃省图书馆,一览谭蝉雪先生捐赠的70余种河西宝卷。“宝卷是变文的嫡派子孙。”自上世纪20年代顾颉刚先生专题研究孟姜女故事开始,宝卷进入学者视野;30年代郑振铎先生在《中国俗文学史》一书中,将这种民间说唱艺术纳入中国文学范畴后,宝卷断续受到了学界的重视。

  • 标签: 甘肃省图书馆 河西宝卷 捐赠 《中国俗文学史》 酒泉 民间说唱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