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8月28日,固原地方志办公室召开干部职工大会,传达学习固原开展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发展环境活动整改提高促进会议精神,总结地方志办公室整改提高阶段的工作。在整改提高阶段,地方志办公室高度重视,积极部署落实,先后出台《方志办关于加强地方志编纂保密管理的意见》《方志办绩效考核制度》《方志办规范性文件管理制度》等7项管理制度。

  • 标签: 固原市 整改 精神 学习 地方志编纂 文件管理制度
  • 简介:固原各级修志机构自1985年成立以来,共编修志书67部,地情书27部,年鉴13部,整理旧志7部,历史资料长编及其他书籍20部。发表史志类文章560余篇。有10部志书获自治区级奖励。正在编修的志书7部。下一步编修的志书9部、市级部门志52部。

  • 标签: 地方志工作 固原市 宁夏市 简介 修志机构 历史资料
  • 简介:2006年5月18日,国务院颁布了《地方志工作条例》,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好《条例》精神,自治区人民政府结合宁夏修志工作实际,于2007年11月9日颁布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志工作条例〉实施办法》(简称《实施办法》)。为了贯彻落实好《实施办法》,推动固原方志工作跨越式发展,2007年11月16日,固原地方志办公室召开全市各县(区)史志办负责人会议,交流对《条例》的落实情况并传达《实施办法》。

  • 标签: 《地方志工作条例》 宁夏回族自治区 固原市 系统学习 《实施办法》 《条例》
  • 简介: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推动学习型党支部建设,固原志办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结合单位工作职能和业务实际制定了《固原方志办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确定了活动主题,丰富了活动载体,优化了活动方法,组织全办党员干部立足本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切实推进了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

  • 标签: 固原市 载体 岗位 先锋模范作用 党支部建设 活动实施
  • 简介:一、主要业绩固原历史久远,文化积淀深厚,古迹、文物较多,风俗独特,历史名人、红色文化较为有名。这些资源为固原的方志事业奠定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固原有编修地方志的光荣传统。固原、县(区)地方志机构1985年相继建立,20年来、县(区)、市直单位、驻固单位、基层有关单位,共编辑出版志书67部、地情书27部、

  • 标签: 地方志工作 固原市 修志 历史文化底蕴 历史名人 地方志机构
  • 简介:古大原非今山西省会太原的前身,而是今固原境内的古大原城,也可以说是固原古城的前身,得出这个结论是有充分根据的。

  • 标签: 固原市 太原市 省会 境内
  • 简介: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闰九月初八日午时.大将葛怀敏奉知州王沿之命.率领1万人从渭州出发.肩负着重振大宋军威、扭转宋军屡败的重任一路北上。葛怀敏离开渭州时王沿再三叮嘱:“夏贼远来。必然疲惫。你可预先率军驻瓦亭寨,待敌军来后,先以疲弱之军去诱惑敌军.待进入包围圈后再出动伏兵袭击。这样定能大获成功。”王沿又说:“环庆知州范仲淹大人已派大将叶芝春于泾州接应。将军可会同赵殉、叶芝春驻守于瓦亭寨一线防守。”葛怀敏大大咧咧地说:“请大人放心,这次我定叫元昊有来无回。”

  • 标签: 宋仁宗 范仲淹 宋军 知州 大将 敌军
  • 简介:在春夏高温少雨时节.人们行走在街道两旁.发现有些树下会出现一圈黑色蜜状物.踩在上面把鞋底粘得直响.若在树下乘凉时.常常感觉树上有蜜点儿,就像下雨一样滴在身上.很难清洗。这种树下“滴蜜”的现象人们早已司空见惯,知道是树叶上发生虫害分泌出来的油状物,会尽量躲着走,生怕粘在身上龌龊不堪。可在500年前的明代,这种既污眼又恶心的东西竟成为稀世之宝进贡皇帝,被称做“天降甘露”。

  • 标签: 小说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揭晓明代“甘露降固原”之谜》
  • 简介:为庆祝固原撤地设,由固原志办公室编纂、辑录的《固原地名综录》、《二十五史中的固原》两书由人民日报社出版社出版发行。

  • 标签: 原地 出版发行 报社 出版社 人民日报 辑录
  • 简介:近日,由固原人民政府主办,固原方志办编纂的《固原百科》出版面世。为了全方位展示固原的历史沿革、人文地理、文化传承等,方志办全体修志工作者查阅了大量史料,经过层层筛选考证,通过不断苦改推敲,反复增减提炼,最终定稿成书。

  • 标签: 固原市 版面 市人民政府 人文地理 文化传承 工作者
  • 简介:文化旅游是指那些以人文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包括历史遗迹、建筑、民族艺术和民俗、宗教等方面。固原历史悠久,距今3万年左右的彭阳岭儿旧石器时代遗址说明,人类已经开始在这里生活。匈奴、吐蕃、蒙古、回、汉等10多个民族曾在这里生息繁衍。

  • 标签: 文化旅游 固原 旧石器时代遗址 历史遗迹 民族艺术 旅游活动
  • 简介:固原地方志办公室收集编纂的《明·清固原州志》一书是固原历史上第一部较系统的州志。该书收录了明清时期7部有关固原的地方志资料,共60万字。包括:明嘉靖、万历两部《固原州志》、明嘉靖《平凉府志·固原州部分)、清宣统《固原州志》、《甘肃省新通志·固原州部分》、明嘉靖《固原镇考》、清光绪《海城

  • 标签: 《明·清固原州志》 地方志 历史资料 地方特色 历史文化
  • 简介:鼓楼,原本是指城隅上置放特大型鼓的楼房,用以报时或警戒盗贼。佛寺所设鼓楼,与钟楼相对,建于正殿的左右,用于悬鼓报时,或于典礼时敲击。到了唐代,张说始设鼓楼于京城之内。往后的演变,作为一种建筑样式,彭楼便与城市融在一起,成了一种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固原钟鼓楼,自然是固原历史上的一大著名建筑文化景观。梁思成先生在他的《中国建筑史》一书里,将明代大同城的钟楼的建筑造型的照片收入书中,并有考察文字说明:“平面三间,正方形,高两层,檐三重。上层周围绕以腰檐平坐上作九脊顶。

  • 标签: 钟鼓楼 固原 明代 康海 状元 建筑样式
  • 简介:宁夏固原博物馆增建古墓馆石刻馆据《光明日报》记者在电一报道,宁夏回族图治区的固原不久前在固原博物馆建成两个新馆:一、古墓复原馆,按一比一比例复原了固原地区具有代表性并经过科学发掘的西周、春秋战国、北魏、北周、隋、唐、宋、元等不同时期的典型墓葬,提供了...

  • 标签: 固原博物馆 石刻 宁夏回族 古墓 艺术价值 固原地区
  • 简介:固原,地处祖国黄土高原西北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是古丝绸之路东段北道上的一座边关重镇,曾是拱卫关中平原的北大门,素以“三秦门户”著称。因此,自西汉置高平县始,曾是汉安定郡、北魏至隋唐原州、宋镇戎军、金镇戎州、明清固原州的建置地。新中国成立后,又是地区所

  • 标签: 固原 北魏 军事地位 浅议 丝绸之路 西汉
  • 简介:近日,由中共固原委、固原人民政府主办,固原地方志办公室编纂的科普工具书《固原树木图志》出版面世。《固原树木图志》收录了固原境内全部乡土树种、引进树种及栽培树种共355种。

  • 标签: 树木 版面 首部 宁夏 乡土树种 市人民政府
  • 简介:四、城垣门址依据探查情况,能确认该城址有3处门址,大致分布在城中的南北向中轴线上。1、城址北墙中部偏西处门址:高程1892-1895米。由长方形夯土台基和长方形门道组成。时因田地已有青苗等农作物,其中的夯土台基南侧状况尚未探明。

  • 标签: 考古勘探 城址 纪要 固原 长方形 中轴线
  • 简介:三十里铺古城址坐落在固原原州区三十里铺村(三队)东南一俗称“城子梁”的峁坡上.北距固原区约15公里,南至原开城乡政府所在地3公里,西靠银(川)一平(凉)公路及清水河,东临瓦窑河和宝(鸡)一中(卫)铁路,清水河和瓦窑河两股溪水在城北相汇。城址西南角台地理坐标东经106°16’080”、北纬35°52’495”,城址所居地势高程1892~1973米。

  • 标签: 固原市 考古勘探 清水河 原州区 乡政府 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