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美国学术界对20世纪30年代印第安人新政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研究的初期阶段,主要以新政改革参与者和同时代学者为主,多颂扬印第安人新政。第二个阶段是印第安人新政研究的快速发展时期,美国学者开始重新思考和评价这一重大改革举措,对印第安人新政的批评和指责也越来越多。第三个阶段为全面繁荣时期,传统印第安人史学与新兴族裔史学遥相呼应,对印第安人新政的批评与赞扬交织于一起。

  • 标签: 印第安人 新政 印第安人改组法
  • 简介:印第安人曾经逃走过、反抗过、还击过、哭泣过、心碎过……后来,印第安人又愤怒过、报复过、宣战过。自从"伤膝谷之役"的炮火摧毁了他们复国的梦想以来,50%的印第安人在"保留区"里过着最低收入、最高失业率、住所缺水、平均寿命43岁、酗酒、自杀率高的自虐式生活。然则"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一般来说,强势的存在,多半是由弱势的不智所助长的。虽然世上战争的形态不下千百种,也唯有从历史枭雄拿破仑说的"一个人最大的敌人就是他自己"这话中领悟到,一个从来不需要凭借别人来证实自己能力

  • 标签: 美国印第安人 保留区 人权 白人 平均寿命 失业率
  • 简介:在白人到来前相当长的时期内,印第安人社会疾病较少,印第安人身体相对健康。但是随着农业的发展和居住模式从游牧到定居的转变,土著社会中各种疾病开始增多,印第安人健康状况逐渐恶化。至哥伦布到来前夕,印第安人社会已经充斥着各种疾病,并非是很多学者所说的毫无疾病的“伊甸园”。白人到来前北美印第安人社会的疾病生态对白人到来之后的外来传染病入侵美洲具有重要的意义。印第安人已有的疾病削弱了土著民族的健康状况,导致外来传染病会产生更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大加剧了该群体的疾病负荷。这一时期土著民族的疾病生态成为白人到来后外来传染病入侵、印第安人人口大量死亡、土著社会遭受严重打击的重要因素之一。

  • 标签: 白人到来前的北美 美国印第安人 疾病生态
  • 简介:从菲利普王之战到独立战争结束的一个多世纪里,英属北美殖民地陆续出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印第安人囚掳叙事。对于被印第安人掳获的殖民地人而言,这些叙事不仅是其建构印第安人作为"野蛮人"的"他者"形象的重要载体,也暗含了对自身角色与身份认同的理解。殖民地人运用清教、自由和权利话语,使印第安人的"他者"形象从"崇拜撒旦、堕落邪恶的异教徒"到"迷信愚昧、酗酒食人的野蛮人",从"好战残忍、热衷杀戮的嗜血恶魔"演变为象征"专制暴政、贪婪腐败的文化符号"。这种建构的复杂流变内含了野蛮与文明、宗教与世俗、他者与自我之间的对立,激发了殖民地人的危机想象与自我审视。它不仅加速了殖民地人对印第安人身份的排斥,还深化了殖民地人对自身特质的认知,促进了其身份认同由殖民地人、英国人向美利坚人的过渡与转变。

  • 标签: 殖民地人 印第安人 囚掳叙事 “野蛮形象” 身份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