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师范传习所是清政府酝酿新学制改革时,为普及小学教育和培养初等教员而出台的师资培训机构。师范传习所在清末最后数年间得到了较大范围的推广和实践,为初等教育输送了大量师资,起到了“养成多数之小学教员”的作用。师范传习所简约便捷的办学模式,促成其在短时间内得以较快推广,但也制约了它进一步的发展。尽管自始至终都被视作权宜性质的过渡,但由于需求广泛,简约便捷,师范传习所日趋兴盛。师范传习所的普及有助于全社会对初等师资培养的重视,其所取得的成就及累积的经验,是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值得关注的方面。

  • 标签: 初等教育 师资 师范传习所 私塾改良
  • 简介:1912-1927年间,山西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义务教育,与此相配套,山西政府创建了一批培养师资的机构,主要有省立师范学校、国民师范学校、师范讲习所、女子师范学校、模范示教等,形成民国时期极具特色的山西初等小学教师培养机构。为了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的质量,山西政府又设立了初等小学教师资格检定制度,对现任初等小学教员以及有意向成为初等小学教师进行资格检定,包括无试验检定和试验检定,经检定合格后这些教师才能获得从教资格。多样的培养机构和严格的检定制度,共同推动了当时山西初等小学教育的快速发展。

  • 标签: 山西初等小学教师 师资培养机构 资格检定
  • 简介:科举家族通常是指在以首位考取举人功名者为起点的直系五代亲属及其同父兄弟中,至少出现举人、进士各一名或三名举人的家族。明代福建符合以上条件的家族673个,共拥有进士960名、举人1091名,分别约占明代福建进士、举人总数的41.6%、18.4%。其中,具有两代科举功名的家族占到总数的56.7%,足见科举家族的赓续并非易事,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明代福建科举保持了很高的社会流动率。此外,明代福建科举家族的空间分布虽很广泛,但又相当不平衡,高度集中于沿海地区,这与其所具有的科举实力大致相当,不过也有个别科举家族的规模、具有科举功名的代数远超其所处地区科举发展的整体水平。

  • 标签: 明代福建 科举家族 规模 代数 空间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