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山是山峰的名字,它位于西藏自治区郎县境内。出郎县县城,沿雅鲁藏布江顺流而下,大约40公里就到了金东曲(金东河)注入雅鲁藏布江的交汇处,再顺着金东曲上溯约6公里,就可以望到山了。

  • 标签: 西藏 列山墓地 郎县 考古工作 古墓葬 墓葬形制
  • 简介:雷礼编纂的《国朝卿纪》165卷,成书于万历初年。所记人物上至洪武,下迄嘉靖,是明中后期私修史浪潮中较早的传记类著作。《卿纪》保存了大量珍贵史料、在体例上有所创新,对《明史》以及后世史书编纂有深远影响。由于《卿纪》成书较早、可供参考史料相对较少、受编辑体例所限,加之全书篇幅宏大,却是一人之力编纂而成,难免存在史实讹误、出处不明、内容重复等不足,在引用前需仔细甄别,详细考证。

  • 标签: 《国朝列卿纪》 雷礼 明代 史学史
  • 简介:<正>(一)关于曼弗德,苏联著名史学家达林曾说过:“在沃尔金逝世之后,他领导了(苏联)法国史学界”。法国著名史学家勃罗代尔也把曼弗德的名字同卡耶夫、卢奇茨基、柯瓦列夫斯基、塔尔、沃尔金这些俄苏一代法国史大师们并列。曼弗德曾在莫斯科大学等多所院校执教。从1933年起任教授。1945年起兼任苏联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 标签: 史学家 法国大革命 苏联法 法国革命 沃尔金 法国史
  • 简介:法国大革命期间出台的沙白里哀法是法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立法之一,对工人群众的命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研究的目的是要说明它并不如马克思所说是一项纯粹的阶级立法,而是敌视中间团体的政治文化传统在经济立法上的体现。

  • 标签: 列沙白里哀 政治文化传统 法国历史 工人群众 经济立法 旧制度
  • 简介:王符的是中国最早系统、全面解释梦的产生与梦的分类的文献,本文对这一文献的主要思想内容、价值意义等问题作了探讨.

  • 标签: 王符 潜夫论 梦列
  • 简介:保存下来的大量历史照片,证实了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但日本右翼学者对证明大屠杀事件的143幅历史照片“考证”的结论竟是完全否定,认定没有一张照片是真实的。本文结合若干史实,对日本右翼学者的错误观点一一反驳,并就教于学界。

  • 标签: 南京大屠杀 历史照片 检证 日本右翼学者
  • 简介:赫梯国王铁平及其颁布的敕令受到国内学者们的普遍重视,然而,关注的核心仅限于王位继承法,他在位期间建立起来的对内统治的其他政策和对外交往模式以及其他诸如文献编撰等诸多方面的历史功绩显然被忽略了。实则,铁平在对内统治方面的贡献绝不限于王位继承法的颁布和实施,诸如内部行政管理甚至文献编撰格式等方面的建树同样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另一方面,他很可能开辟了赫梯国家对外统治的新模式以及国家发展与强大的新战略,避免了赫梯国家的过早夭亡。所以,有必要全面认识和重新评价铁平国王及这个时期赫梯文明史的发展。

  • 标签: 赫梯国王 铁列平 历史功绩 评价
  • 简介:回首一生,我曾遇到过许多令自己心怀感恩的人,他们对我的支持与帮助就像阳光给我温暖,令我一生都怀着坚定的信仰、炙热的情怀和奋进的动力。在这些人中,我的导师东噶·洛桑赤先生,则是我最尊敬和钦佩的。东噶先生是国内外藏学界享有声誉的老一代藏学家,为新中国藏学工作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

  • 标签: 导师 洛桑 藏学家 国内外 新中国
  • 简介:<正>X.普尔列于1911年出生在当时的车臣汗部济农贝子旗(今肯特省宾德尔县)贫苦牧民达木丁家。人民革命胜利之后,他在本旗学校读了两年小学。1928年考入师范学校。他自学了师范学校一年级的全部课程,经考试合格直接升入二年级,于1919年毕业。1929—1937年,在肯特省、后杭爱省历任小学校长、教员、通迅员。在此期间,曾在报刊上以呼德的笔名发表文章。

  • 标签: 蒙古汗国 普尔 历史学家 蒙古人 人民共和国 师范学校
  • 简介:20世纪初乌拉圭在巴特-奥多涅斯总统的领导下进行了一场领先于整个拉美地区的改革,改革涉及经济、社会、政治等多个方面,体现了经济民族主义、社会福利和政治民主的原则。改革调整了市场、社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奠定了乌拉圭现代国家的基础,使乌拉圭成为拉美的模范国家。乌拉圭之所以能够率先进行这样一场改革,是由于乌拉圭的历史特性与巴特总统个人作用的结合,前者包括乌拉圭弱势的殖民地遗产、民众对两党长期争斗导致的政治暴力的厌倦、19世纪70年代之后国际经济体系的形成对乌拉圭政治稳定的要求,乌拉圭早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带来的新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开展等。后者包括巴特特殊的经历、成熟的思想和超凡的领导能力。是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有效结合导致乌拉圭率先发生了这场较为成功的改革。

  • 标签: 乌拉圭 巴特列-奥多涅斯 经济民族主义 社会福利 集体执政
  • 简介:《说文解字》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字典,也是当时的一部百科全书,许慎呕心沥血几十年,在博考通人达者、广纳前贤成果的基础上,写成了这部宏伟巨著。'六艺群书之诂,皆训其意。而天地鬼神,山川草木,鸟兽昆虫,杂物奇怪,王制礼仪,世间人世,莫不毕载'(许沖《上(说文)书》)。全书共收正文9353个,重文1163个(大徐本正文9431个,重文1279个)。许慎以极其复杂、严密、科学的条例,把所有这些字都有条不紊地加以安排胪,在中国古代文字学研究史上,创造了伟大的奇迹。清代著名小学家段玉裁(1735-1815),在其殚思竭虑大半生所写成的《说文解字注》

  • 标签: 《说文解字注》 大徐 山川草木 段氏 据形系联 许书
  • 简介:郑和精神,检察文化,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概念,却因地域的机缘,紧密联系在了一起。2007年10月10日,太仓市人民检察院在本院主办了“郑和精神与太文化专题研讨会”,成功地演绎了“郑和精神在检察工作中的诠释与运用”这一命题.为深入推进太仓检察文化建设活动进一步指明了方向。特邀参加会议的主要人员有南京大学教授、江苏省郑和研究会副理事长范金民.南京博物院研究员、江苏省郑和研究会名誉常务理事罗荣真,原南京交通学校校长、江苏省郑和研究会秘书长黄荣枝,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江苏省郑和研究会副秘书长、《郑和研究》主编王健研究员,《清风苑》杂志副总编殷方女士,苏州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李赞,郑和研究学者、原苏州市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原主任谭金土,苏州市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王真扬,郑和研究学者、太仓史志办主任汪放,太仓市文联主席陆静波,太仓地方文史专家张炎中.太仓检察院的干警代表。

  • 标签: 检察文化建设 专题研讨会 郑和精神 研讨会综述 人民检察院 南京博物院
  • 简介:斯特和约签订之后,德国并没有放弃侵略苏俄的政策,苏俄政府在军事和外交上仍面临着德国的重压,战争危机险象环生.为了维持俄德关系的现状,恢复经济,休养生息,苏俄奉行了妥协与抗争相结合的对德外交,布斯特和约补充协议的签订集中表现了苏俄政府维护和平斗争的艰难性和外交工作的务实性.喘息时间的准战时性以残酷的方式昭示了苏俄国策的难点,在被动中为千头万绪的要务的展开指明了重点,从而为未来反协约国武装干涉做了主动的准备.

  • 标签: 布列斯特和约 俄德关系 妥协 抗争
  • 简介: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藏有“张之洞档案”,共计四百九十二函,二千余册,还有大量的散页。其中一部分关於戊戌变法。笔者阅读後,感受到了戊戌变法的另面。“张之洞档案”中有一册李景铭收藏的《张文襄公家藏手札·家属类》,其中有张之洞之子张权,之侄张、张彬由京中发来的密信,揭示出戊戌变法中的许多鲜为人知的核心机密。本文介绍这批密信,并结合“张之洞档案”中的亲笔电报,予以背景的说明。本文是系列“张之洞档案”阅读笔记的第一篇。

  • 标签: 张之洞 张权 张检 张彬 戊戌变法 康有为
  • 简介:孤幼不仅存在抚育的问题,逻有财产辽侵夺的危机。汉唐政府没有把照顾孤幼视为政府的责任,直到宋代,才有专门针对孤幼生活与财产的制度设计。孤幼校法有保障孤幼生活,与保全其财产的作用。儿女分产法是专为分配孤幼家产而立的新法。前者只要有宗亲族人愿意抚育孤幼,国家就不强制执行该法。後者源自张咏的判例,是由男子承分中拨出部分作为孤幼的生活费,而调整男、女的财产比例,遂出现“女合得男之半”的特别法。但《名公书判清明集》所引儿女分产法极为筒略,实际运用上有模糊空间,又可能与父系成员的利益发生冲突,所以该法只见於南宋,往後便不再行用。

  • 标签: 宋代 孤幼 孤幼检校法 儿女分产法 女合得男之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