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将以馆内所藏的雷州和长沙、吉州、磁州窑藏品为研究对象,从最直观的器物的装饰工艺着手比较异同,进而探究其各自形成背景的异同,再探讨其各自的流通方向,尽可能全面对比这些褐彩瓷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继而挖掘南北褐彩址之间的影响关系。

  • 标签: 雷州窑 长沙窑 吉州窑 磁州窑 比较
  • 简介:第一轮志全国各地果实累累,三级志书基本出版发行。截止1997年全国出版了1700多部志书,是对十多年来十万方志工作者辛勤劳作的肯定。我州两级志书也相继完成。本届志也积累了大量的丰富经验,取得丰硕的成果。大部份志办在认真总结上届志工作经验总结和理论研讨的同时,也全面开展了下届续的准备。因此,下届续倏在志与人方面应做到以下方面:

  • 标签: 中国 地方志 编纂工作 人才竞争机制 学习运动
  • 简介:随着全国第一届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工作的陆续完成,按照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组长李铁映在全国第二次地方志工作会议上关于“一届志书完成之日,就是新一届志书开之时”的重要指示精神,举国上下“续”的呼声日甚一日。有的甚至已率先出书或完成了续志初稿;很多地区亦争先恐后,拟就续志篇目,开始动手收集资料与编写。

  • 标签: 方志编纂工作 中国 机构队伍 资料准备
  • 简介:梅县水车址的青釉瓷产品,是梅州悠久历史文化的象征,更是中原文化和百越文化交融一体的有力见证,被评为“梅州民间国宝”。本文结合广东省博物馆、梅县区博物馆馆藏水车青瓷器和日常文博工作的体会,对梅县水车青瓷器做了一些思考,尝试从一个新的角度审视梅县唐代水车与梅州、百越(粤)族、客家民系的历史关系,将梅县水车的研究放在更宽阔的历史背景下作进一步的探讨。

  • 标签: 梅县水车窑 出土器物 梅州“文化之乡” 客家民系
  • 简介:马家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因1923年首次发现于甘肃临洮马家,故名。马家文化主要分布在甘肃的洮河、大夏河和青海的湟水流域,它代表着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衔接地带农牧兼具,并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文化形态。马家文化时期,人们广泛使用石器和骨器,并伴有大量的陶器。马家陶器有彩陶瓶、彩陶钵、彩陶盆、彩陶壶等,图案绚丽多彩。陶器底色以橙黄为主,表面打磨精细,常用

  • 标签: 马家窑文化 新石器时代 甘肃 彩陶 摹绘
  • 简介:酒的历史几乎是和人类文化史一道开始的。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和金文都有酒字。笔者曾去过西安半坡村遗址,在发掘的文物中,就有像甲骨文和金文中的“酉”字形状的罐子,这就是现在我们所读的酒字写法。

  • 标签: 宜窑 巨型酒壶 中国 考古学 甲骨文 金文
  • 简介:为纪念新方志编修三十周年,《广东文史》编辑部计划出一期特刊,编辑约我撰一篇围绕这一主题的文章。近期,已有两篇对我的访谈录分别发表在《广东史志》及将发表于《中国地方志》上,江郎才尽,搜刮孤肠也想不出能说些什么体面的话。然编辑邀之殷且急,遂逼出如下一番随感,妥否难说,却是心言,算是入新方志编修之伍的一点体会吧,也以此一窥志人之酸甜苦辣。

  • 标签: 修志 《中国地方志》 感言 方志编修 编辑部 三十周年
  • 简介:省专业志动态,市县区志动态,西藏阿里地区志动态,省志办对省专业志第一轮志进度滞后单位开展调研活动,西安市地方志学会2005年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召开,《兴安府志》《重续兴安州志》校注本出版发行,眉县重视第二轮志工作,太白县委县政府重视志工作

  • 标签: 修志工作 地方志学会 阿里地区 常务理事 出版发行 政府重视
  • 简介:志愧无才识兼.惟期肝胆照明蟾。沧桑百载毫端现。信史修成苦也甜。

  • 标签: 诗词 文学 文学作品 诗集
  • 简介:2005年4月20~21日,《陕西省志·人物志》(中册)审验会在西安召开。该志书上限起自1840年鸦片战争,下限断至新中国成立后的1978年底,共收录陕西近、现、当代人物726人,收入图片1064幅。其中人物头像513幅,有关人物的历史照片与旧址、遗墨465幅,其他照片26幅。左上图为会场,右上图为主编牟玲生作重要讲话。

  • 标签: 修志 历史照片 新中国成立 人物志 鸦片战争 人物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