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我和苏飞在《人民画报》社同事多年,他一生坎坷多难,曾三次被捕入狱,流放和服刑前后达十五年之久。而最令人无法理解的是苏飞在文化大革命中以“苏修特务”的罪名被捕入狱,1981年8月刑满释放后,他这个罪名至2006年没有得到改正和平反!这是我二十多年来一直希望能揭开的谜团。

  • 标签: 平反 冤案 《人民画报》 文化大革命 刑满释放 被捕
  • 简介:1944年,新四军军长陈毅将军在延安得悉新四军总政治部秘书处长黄诚遇害的消息,以沉痛而敬佩的心情赞誉道:“黄被俘不屈,精神可佩!”并赋诗以寄哀思:

  • 标签: 同学 营救 总政治部 新四军 将军 陈毅
  • 简介:提起新四军总政治部秘书长黄诚,许多人都知道他曾是"一二·九"运动中的著名学生领袖之一。可黄诚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后,被先父何其巩(原北平特别市首任市长、时任北平私立中国大学校长)营救出狱的事,却鲜为人知,现就我所知道的情况做如下叙述。

  • 标签: 何其巩 抗日爱国运动 北平 学生爱国运动 中国大学 学生运动
  • 简介:初入社会,投奔冯玉祥将军,结识李大钊并步入政坛1923年在北京南苑.何其巩结识幕名已久、时任陆军检阅使的冯玉样将军。因有桐城派著名学者马其昶等人举荐,加之何其巩才华出众、工作勤奋,很得冯玉祥将军的赏识。翌年,被提升为秘书.倚之为左右手,从此成为冯的亲信。

  • 标签: 市长 北平 陆军检阅使 著名学者 冯玉祥 将军
  • 简介:在抗战期间,何其巩正好担任中国大学的第八任校长。中国大学是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和黄兴、宋教仁在辛亥革命后(即1912年),为了培养革命力量而创办的一所包括附属中学的大学。校址是在北京前门顺城街13号。后来,中大学生人数猛增,大学部迁址西单皮库胡同郑王府,附属中学仍留原址。这样,中国大学附属中学,就成了北京二十九中学的前身。

  • 标签: 抗战 黄兴 辛亥革命 先行者 孙中山 宋教仁
  • 简介:陈才(1843~1902)是汉中近代史上一位有特殊贡献的人物。他祖籍湖北,先辈迁宁强县梨坪板仓坝居住,父辈因经商,举家居住在汉中城内南大街。清代同治初年,19岁的陈才为秀才时,遭遇太平天国西征军陈得才部围攻汉中之战,全家父、母、兄、弟、姐姐、妻子等13位亲人及仆婢皆死于战乱,唯余才一人独存。乱中,才多次遭遇险境,九死一生,乱后,才埋葬亲人,刻苦自励,发愤读书,

  • 标签: 特殊贡献 太平天国 近代史 汉中 宁强县 居住
  • 简介:本人与几位南通籍作家多次合著过有关梅兰先生的文学作品,但总是错失机会,一直无缘面见这位京剧大师.不过,拜访梅夫人福芝,却有过两次.特别是1977年春节过后,福芝在住院期间,和我详谈了约一个多小时.这位身受多种慢性疾病折磨的老人,一提起我的家乡南通,便精神抖擞.

  • 标签: 抗战 文学作品 慢性疾病 梅兰芳 南通 作家
  • 简介:1956年2月,梅兰到江苏演出。泰州市各界闻讯辗转找到了先生,并发出来自故乡的邀请。梅兰爽快接受了邀请,并再三嘱托代为查找在泰州的梅氏亲人,以实现多年的寻根省亲心愿。当时泰州市政府受先生委托,整理出了梅氏的族谱,并找到与梅兰关系最近的族兄梅秀冬。是年3月7日,梅兰毅然决定改变行程,带着妻子福芝、小儿子梅葆玖和剧团艺人,乘上了开往泰州的汽车。这是梅兰一生之中唯一一次踏上祖籍地--江苏泰州并连演6场,当时真正是轰动全城。在八天七夜的时间里,我有幸三次见到了梅兰先生,并留下了一张弥足珍贵的照片。

  • 标签: 梅兰芳 泰州市 市政府 梅葆玖 祖籍地 江苏
  • 简介:学习绘画梅兰一辈子没有什么不好的嗜好,连旧社会最通常的消遣搓麻雀也不沾边。他的业余生活高尚丰富,种花养鸟,既消遣,又从中获取灵感。鲜艳的花瓣、翎毛对京剧服装图案设计和着色有启迪,眼望飞翔的鸽子,使眼睛运转灵便有神。1913年,梅兰赴上海演出,与老画家吴昌硕结为忘年之交,吴赠给花卉画,引起梅兰对绘画的兴趣。梅兰回京后,向名画家王梦白学画花鸟、山水、人物,请大画家齐白石教画虫虾,又拜大画家汤杰为师,学画梅松竹。有名师教授,梅兰画技进步很快,1920年,吴昌硕老人在他的“香南雅集图”上题诗,1921年又在他的扇面画上题词,称其画“美妙”。梅兰是京剧大师,对图画老师执礼甚恭。王梦白定时来梅寓所缀玉轩授课,梅每月致送30元酬金。画家陈师曾上课不受酬报,梅兰即在他办画展时多选购作品,以表心意。白石老人教画时,梅兰就替老师磨墨。老先生喜欢听戏,对梅兰说:“我给你画草虫,你回头唱一段给我听”。梅即唤琴师操琴,唱得老先生乐呵呵。有一次,梅兰到某府唱戏,见衣着朴素的白石老人坐在后面,没人理会,就把他搀扶到前排就坐。大家感到诧异,问梅兰:“他是谁?”梅兰故意提高嗓门说:“他就是名画家齐白石先生,我的老...

  • 标签: 梅兰芳画
  • 简介:1928年的广州市,在经过1927年12月共产党领导的起义失败后。市面逐渐恢复平静;人秋,一个戏剧团体“戊辰同乐会”,特邀京剧大师梅兰来粤演出。梅兰也早已向往广东,曾对香港新闻记者说:“梅对南方景物.常系衷曲,且以当时政局不宁。未得一履粤行为憾。

  • 标签: 起义 梅兰芳 大师 政局 失败 南方
  • 简介:<正>一马麒统治青海青海马氏家族的核心成员主要包括马麒、马麟、马步、马步青等两代4个人。其先祖世居西安,繁衍生息,成为当地有名的望族。在分家析产、向外拓展生存空间的过程中,有一支迁移到甘肃河州(今临夏)柴墩岭定居。随着人口的增长,逐渐发展到西乡莫泥沟一带,到马海晏一代,已开始在政坛上有所发展。

  • 标签: 马步芳 国民政府 蒋介石 白崇禧 冯玉祥 省政府
  • 简介:记得母亲九十岁寿辰那天,母亲的堂屋里萦绕着《祝你生日快乐》的音乐,挤满了人。大家吵吵嚷嚷,有的喊妈妈,有的喊奶奶,有的喊姥姥,有的捧着鲜花,有的举着蛋糕……我是从外地赶回来参加母亲生日聚会的。母亲躺在床上,身着生日礼服,虽蜷缩着身子,但经三妹凤英梳洗打扮过一番,比平素还是略显精神一些。

  • 标签: 母亲 《祝你生日快乐》 生日聚会 妈妈 奶奶
  • 简介:1937年,淞沪中日战争爆发3个月后,日军占领了上海。此时,梅兰正住在上海的租界,原以为那里比较安全,谁知一天,有个日本人找上门来,要梅兰到上海电台播音,这明明是想粉饰日军占领下的上海。梅兰拒绝了日本人的要求,同时觉得,不能再在上海呆了,便想去香港演出。于是,叫好友冯耿光先行到香港安排,另托正在香港交通银行任职的好友许源来帮忙联系在香港演出的事务。冯耿光在香港的十德道租下一套房子,许源来也联系好了演出的剧场后,1938年的4月底,梅兰率剧团来到了香港。

  • 标签: 梅兰芳 香港 1937年 中日战争 交通银行 日本人
  • 简介:梅兰(1894~1961)名澜,字畹华,艺名兰。原籍江苏泰州,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其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对京剧旦角表演艺术发展,创造并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生前曾先后多次赴美、日及欧洲各国进行文化交流。1935年应邀赴苏联演出并遍访欧洲,是梅兰演艺生涯中的重要经历,也是中苏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件盛事。本组史料选自国民政府外交部档案全宗,即记载了这项文化交流活动的全过程。

  • 标签: 梅兰芳 演艺生涯 演出 京剧 旦角 表演艺术
  • 简介:喜为人间吐不平,早年英锐已知名;曾因王莽诛民贼,亦借陈东励学生。这是戏剧家田汉为纪念周信演剧生活60年赋诗之第一首。少年学艺周信,名士楚,艺名麒麟童。浙江慈溪人。1895年1月14日(清光绪二十年十二月十九)出生于江苏清江浦(今淮阴市)。前辈多为仕宦。父周慰堂业余喜爱京剧,后搭班演青衣,艺名金琴仙。周信5岁开始学戏。6岁时他在杭州拱宸桥天仙茶园首次登台,表演《黄金台》中的娃娃生,乃取艺名“七龄童”(按虚岁计)。同年,周信给来杭州上演《扫雪打碗》(《铁莲花》之一折)的老生小盂七配演定生(娃娃生),为表现人物在雪地奔走滑倒的场面,周在戏里的急急奔走中走了一个“吊毛”,博得满堂彩声

  • 标签: 周信芳 南派 舞台艺术 南国社 人物性格 宗师
  • 简介:1956年3月,春暖花开之际,著名京剧艺术大师梅兰回故里泰州演出,一时盛况空前,传为一段佳话,至今人们还习惯地称之为“梅兰回乡访问演出”。时光虽逝,但许多往事仍记忆犹新,当时我负责接待工作,与梅先生接触较多,深感梅先生品德高尚,对人诚恳谦虚,艺术上则一丝不苟,风范长留。

  • 标签: 访问演出 梅兰芳 艺术大师 接待工作
  • 简介:民国时内忧外患,大小军阀割据,政局混乱,算得上乱世草莽的时代,同时也造就了一批敢作敢为又无法无天的"土皇帝"。民国豫西名人别廷算是比较有名的一位,他虽然杀人如麻,但并非无恶不作,为了维护自身盘踞一方的利益,他创办工业,大办农业,植树造林,兴修水利,

  • 标签: 皇帝 公鸡 内忧外患 军阀割据 植树造林 兴修水利
  • 简介:<正>何川教授,生于1939年,2006年因病在北京逝世。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并留校任教。在非洲史、亚洲史、环太平洋地区史、中外文化交流史等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开拓和探索,代表作有《崛起的太平洋》、《澳门与葡萄牙大商帆》、《太平洋贸易网500年》(主编)、《中外文明的交汇》等。先后担任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海外教育学院

  • 标签: 大学历史系 非洲史 地区史 环太平洋 亚洲史 文化交流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