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4 个结果
  • 简介:1938年中国军队撤退后,上海成为孤岛。那时有两位与法租界当局关系较深的人物:一个是法公董局锅炉检验师董大酋,人称Vincent董;一个是原上海市府外事秘书耿基,名绩之,人称C.C.耿。他们两人关系颇不一般,但予人印象各异。董君自驾飞霞脱轿车往来于法租界的工厂、旅馆、公寓、酒楼

  • 标签: 耿嘉基死
  • 简介:绒藏族历史明镜》(以下简称《明镜》)是南2009年藏文书籍《》(《绒藏族历史》,2002年)编译而来的,原著由绒藏人白湾·华尔登历时十年的材料收集、实地调查写就。存保持原著主题的基础上,编译者经过适当剪裁和少量史料补充,将原来的29章编译精简为11章,主要内容未变,大体仍旧按照远古、古代、近代的编年顺序,叙述绒藏人和绒藏区历史的源流和演变。

  • 标签: 嘉绒藏区 藏族历史 2009年 《明镜》 材料收集
  • 简介:古训以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而曹子桓独标文章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渭古之作者,不假良史之辞,不讬旗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夫立德立功乃修身之本,虽德有高下,功有大小,然凡立言者当以德行为先,有德有言者,方可不朽,否则,一时锦心绣口之作,亦如过

  • 标签: 《袁嘉谷文集》 袁嘉谷 书评 诗歌
  • 简介:驰名中外的嘉峪关,坐落在祁连雪峰和马鬃黑山之间,雄伟壮观,气势巍峨,是我国万里长城西端的终点,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隘口。

  • 标签: 万里长城 丝绸之路 嘉峪关
  • 简介: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是宋代最杰出的爱国诗人。他从小受到以父辈的“相与言及国事,或裂眦嚼齿,或流涕痛哭,人人自期以杀身翊戴王室”爱国思想的影响。从小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雄心大志。因而在他一生中强烈要求抗击金兵,收复中原始终是他思想的主线。

  • 标签: 陆游 诗人 爱国诗 主线 爱国思想 宋代
  • 简介:绒藏年的传说郑传发居住在川西峡谷地区的绒藏族,很古以来就有过绒藏年的习俗。绒藏年不同于内地的春节,也有别于其它藏区的藏历年,它具有浓厚的地区和民族色彩,是当地民族风俗最集中、最典型、最彻底的反映。每年冬月11日前,藏家山寨碉房就全部用白泥浆粉...

  • 标签: 嘉绒地区 妖魔 母亲 大儿子 嘉绒藏族 峡谷地区
  • 简介:曾在1988年2月,我的孙儿从北京给我寄来一件包裹。拆开一看,原来里面装有一本书。封面印着红红的《鲁迅与木刻》五个大字,是日本的内山吉和奈良和夫两位合著的中译本。我如获似宝,爱不释手。我心情十分激动,活生生的往事,顿时浮现在眼前,格外亲切感人。仿佛牵引着我回到了六十年前……。

  • 标签: 旧书店 一本 一只手 吉先生 就这样 在旅途中
  • 简介:在藏区,无论走到哪里,你都会看到那奇特的嘛呢石堆。那些或形成石堆石墙,或散布在山沟水流之中,或高踞于山崖之上的嘛呢经石,那些刻在青、白、红各色石头或石板上的单色或彩色的经字,散发着一种圣洁肃穆的神秘气氛。嘛呢堆,是藏区自然和人文结合的产物,是宗教的衍化,精神的雕塑,是一种少有的文化奇迹。

  • 标签: 嘉那经石城 玉树州 西藏 佛教 名胜古迹
  • 简介:最近由於偶然的機會,筆者見到了一件唐卣。筆者查閱吳鎮烽先生的《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和《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續編》發現這件卣並沒有著録,乃爲首次出現,卣的紋飾、銘文都非常重要,所以今天介紹出來供大家研究。唐卣的橫截面呈橢圓形,腹部下垂,矮圈足沿外侈下有一道邊圈。提梁兩端做成圓雕獸首形。提梁上飾蟬紋。

  • 标签: 銘文 提梁 筆者 青銅器 商周
  • 简介:陈艺鸣“走近”一词,似乎已被用得太俗太泛。然而要了解一个人,却又非“走近”不可。譬如朱耀,不走近的话,他给人的印象就只是南通师范学校校长、特级教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曾宪梓教育基金会全国师范教育一等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等等;而走近之后,

  • 标签: 朱嘉 中青年专家 师范教育 教育基金会 学校校长 特级教师
  • 简介:在人生旅途上跋涉了大半辈子,蓦然回首,漫漫岁月,如歌如梦。那些早已随风飘逝的往事,似乎又随着飘逸的云霞,荡回眼前……

  • 标签: 徐嘉瑞 作家 生平事迹 云南 文物保护
  • 简介:瑞(1895~1977)是“五四”以来云南的一位著名作家和学者,尤其是在云南现代文学史上,他在倡导新文学和文学研究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文学创作和文学编辑工作中,也作出了显著成绩。

  • 标签: 徐嘉瑞 文学成就 中国 云南 文学研究 生平
  • 简介:生老病死是客观规律,居丧哀悼乃人之常情.本文详细地介绍了四川绒地区丧葬的种类、程序、祭祀、忌讳和习俗以及其所反映的社会形态等,揭示了独具特色的该地区藏族的生死观,以及几千年来形成的丰富的丧葬文化仪礼.这种仪礼的目的是:既充分尊重死者,更要让活着的人安宁.从而也反映了生者与死者之间割不断的情感.

  • 标签: 嘉绒地区 藏族 丧葬习俗 生死观 墓地
  • 简介:《刘宾客话录》是唐代一部著名的笔记,由作者韦绚记录、整理着名诗人刘禹锡在夔州刺史任上的谈话写成,包含了唐代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丰富史料,特别是有关刘禹锡文学观点的史料,曾经广为流播。但和其他唐人笔记一样,书中所载史实亦有不确和失实之处,在流传过程中更存在严重的散佚和讹伪,在唐人笔记中颇有代表性。今就有关问题草成此文,以就教方家.

  • 标签: 韦绚 《刘宾客嘉话录》 唐朝 刘禹锡 生平 历史典籍
  • 简介:1875年即清光绪元年,爱新觉罗·载淮登基改元伊始,西南边陲小城腾冲发生了一起涉外事件,这就是“马理事件”。“马理事件”之所以引人关注,且一直未因时光的流逝而淡出人们的视野,令人难忘,并不仅仅在于英国驻华使馆翻译马理被杀、

  • 标签: 事件 爱新觉罗 驻华使馆
  • 简介:中江县王兴镇金钩村涂家大院(简称“大院”或“老房子”),是我出生和度过苦难童年的地方,每次回乡看到它,感到分外熟悉和亲切,用现在的眼光去审视它,很不顺眼,因为它显得很老,又“穷”又“丑”。俗话说得好,“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穷”。有名民间谚语也说得好,“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每次回乡,我犹如久别父母的孩子,满怀激情和喜悦的心情,回到它的怀抱,

  • 标签: 中江县 移民文化 四川 客家 民间谚语 “丑”
  • 简介:舟(1933—2013),国家一级作曲家。在他长达60年的艺术人生中,有70多件作品在全国、全军及各省市获奖;声乐作品《革命熔炉火最红》《船工号子》从家的船儿桨成双》《心上人啊快给我力量》等被广为传唱。李谷一、彭丽媛、李双江、李丹阳、张也等歌唱家都曾演唱过他的作品。

  • 标签: 音乐大师 《革命熔炉火最红》 声乐作品 艺术人生 作曲家 彭丽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