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建国以来国内出版的第一套大型的《中国文化丛书》,经过三年筹备和编辑,于去冬开始问世。这套丛书由复旦大学历史系、《历史研究》杂志社等单位协力筹办,著名史学家周谷城担任主编。'文化'的涵义和'文化'的范畴诸问题,学术界尚在讨论。编者希望综合研究历史上的精神文化和物化了的精神文化,探讨和总结中国文化发展过程的内在规律,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历史联系。因此,丛书将包括以下门类的专著:区域文化,民族文化,考古学文

  • 标签: 中国文化史 复旦大学历史 著名史学家 周谷城 《历史研究》 综合研究
  • 简介:广义地说,文化是指人类改造自然环境、适应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一切活动痕迹,它囊括了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涵盖了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范畴的各个层面,构成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讲,少数民族文化也是一部记载少数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开发。...

  • 标签: 《回族文化史》 社会生产 社会生活 物质文化 精神文化 文化特点
  • 简介:关于文化,已经有过很多的定义,我们在这里,不想过多地去纠缠哪个定义要合乎我们所要求的,因为,一个词的含义,不妨让它丰富一点,且为大家所约定俗成。有了文化,也就有了文化。有了客家文化,自然也就该有一部客家文化,这自是理所当然的。不过,别说是客家文化,甚至客家史,迄今也还未曾出现,我们刚完成的《客家图志》,

  • 标签: 客家文化 文化史 约定俗成 定义
  • 简介:古代文史著作是古代社会的产物。研究这类著作,不但需要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学习古代汉语和基本的历史知识,而且还应当广泛地熟悉古代社会里出现的各种事物,即古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情况。说明这种情况的知识,可以称为文化知识。

  • 标签: 古代社会 马列主义理论 古代汉语 精神生活 钱刀 古代文化史
  • 简介:导语:陈启云先生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思想文化专家,国学大师钱穆先生的弟子,哈佛大学杨联陞的高足。他奔走于东西方两个世界,他对真理和“道”的执着追求,对研究汉儒和王莽的独到见地,对中国思想文化”研究的开拓性贡献,对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建设性的批判以及对历史“知识论”的深邃解读,必将拓宽我们的历史研究视野并促进思想文化的健康发展。陈启云教授简介:男,1933年生,广东电白县人。1956年毕业于台湾省立师范大学后赴香港新亚研究所师从钱穆攻读文学硕士;1960-1967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师从杨联陞并荣获哈佛哲学博士学位。在加州大学(圣塔巴巴拉校区)历史系执教27年,期间先后赴哈佛大学(客座副教授,1973-1975)、香港中文大学(莫庆锵讲座,1980-1981),及新加坡国立大学(客座教授,1991-1993)访问;并受邀担任香港大学中文系、新加坡国立大学、澳洲国立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博士学位校外考试委员。1994年转为加州大学终身荣勋教授并返台湾任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教授,1996年荣获“杰出人才发展基金会”之“杰出人才讲座”;2002年转为清华大学(台湾)荣休讲座教授。2004年受聘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名誉研究员;...

  • 标签: 中国思想 中西比较 启云教授
  • 简介:<正>贵州省壮侗语族,包括布依、侗和水三个民族。这三族的原始文化,解放后史学界和民族学界曾经展开过多次讨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拟于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语族的角度来探讨布、侗、水三族原始文化的一些共同性问题,目的是从宏观方面来开展对壮侗语族的地区性研究。不当之处,尚请同志们指正。一、原始文化及其渊源从历史记载上看,贵州壮侗语族各族先民活动的地域,大抵上位于西汉“夜郎”国的中心区和“骆越”的边缘,即今南盘

  • 标签: 原始文化 壮侗语族 布依族 贵州省 侗族 民族学
  • 简介:<正>万绳楠教授治魏晋南北朝成就斐然,《魏晋南北朝文化》(该书共32万字,由黄山书社于1989年12月出版)是他的最新研究成果之一。万绳楠教授治学有一大特点,即不因陈说,锐意求新。因此,他的论著一般都能提出一些建立在较坚实的史料基础之上的新论点、新发现,都有与众不同之处。通览《魏晋南北朝文化》全书,笔者以为至少有下列几点,是该书具有破旧立新特点的表现。一,以时代的总体精神总揽全书。文化应该写什么?人们对文化下过许多定义,定义的不同也影响到文化所包含的内容。万教授认为:“凡属于文化知识领域中的问题,都应当是文化所应讨论的

  • 标签: 魏晋南北朝时期 新文化史 时代精神 魏晋南北朝史 新发现 总体精神
  • 简介:传统中国政治哲学甚重天人感应,将日月交食等自然天象的变化,视为与现实人事相互关联的休咎征兆。由此衍生出一套复杂的交食应对礼仪,历代相沿不辍。光绪庚子,八国联军入京,钦天监衙署几近全部损毁,法、德两国劫走并瓜分北京观象台仪器。次年辛丑,日有食。清廷除了因循旧礼,救护日食;更要依照国际惯例,与列强谈判斡旋;而内政纷乱如麻,民变四起;又值柱国重臣李鸿章病逝,可谓祸不单行。清廷深深陷入"救日"与救国的双重危机之中。本文详考此次日食始末,涉及官方与民间、中国与西方的预测、应对、记录及诠释。并借以指出,传统中国看似荒诞的交食救护典礼背后,其实蕴含着沟通"天人之际"的严肃意涵和现实意义。交食救护的有序展开,有助于建立政权合法性、维护绝对君权和明君形象,甚至有助于在历法和礼仪层面,展现朝贡体制中"天朝"宗主国受命测天、代天宣命的权威和尊严。因此,即便晚清民间已晓悉交食成因,对官府救护日月极尽嘲讽揶揄,交食救护制度与礼仪仍能维系不辍。

  • 标签: 八国联军 辛丑日食 北京观象台 “救日”
  • 简介:《松雪斋集》是赵孟頫宦游经历、诗文词赋、书画题跋等文艺作品的汇集,反映着赵孟頫个人诗文的风格特色、书画的艺术传统和历史价值;同时,因为其中凝结着元代诸多文人学者、书画名家的声音,因此又成为展示元代文人生态图景的一个窗口.本文拟从《松雪斋集》成书这一动态过程切入,分析赵孟頫文学创作展开的时代背景,考察参与和推动其创作的社会动因,借以认识赵孟頫文化形象树立的动态过程,以及在文化传播机制下《松雪斋集》的历史价值.

  • 标签: 赵孟頫 松雪斋集 元代文化
  • 简介:上海法租界开辟以后,路名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动。法租界当局对街路命名“法兰西化”,其本质是对租界空间的殖民化。民初华界当局对路名的民族主义改造,形成了与租界地名的间接竞争。租界结束和接收后,汪伪当局和国民政府为了塑造自身的民族主义形象,竞相开展更名运动,但因其虚伪本质或过度政治化,路名变得不实用。民众则出于实用目的,习于对各种政治性路名进行“俗名化”改造。在政治性路名轮番登场、遽兴遽灭的同时,“俗名”却能经口耳相传而持久流传,呈现出城市政治文化中“自下而上”的演进力量。

  • 标签: 法租界 街路命名 殖民主义 民族主义 俗用地名
  • 简介: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也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近日喜读了桂林市政协原副主席魏华龄先生的力作《桂林抗战文化》,感受良多。魏华龄先生已年逾九十,几十年来,勤奋著述,笔耕不止,精益求精,所著《桂林抗战文化》长达54万字,2011年7月由漓江出版社隆重推出。

  • 标签: 文化史 桂林 抗战 文化研究 中国共产党 漓江出版社
  • 简介:<正>提起保守主义,人们往往会联想到文学著作中那类身着长袍马褂(或许还蓄一条老大长辫)在西装革履中昂然而行的“古董”形象,从而把它视为顽冥不化、抱残守缺、迂腐陈旧的象征。史学上,保守主义通常被用来指称一种落后、甚至反动的守旧势力;就是在一般的文化研究中,这一术语也大多出现于解释“文化滞后现象”的场合。《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保守主义所下的定义是:“指倾向于维护历史形成的、代表着连续性和稳定性的事物”;其特征在“不相信人的本性以及没有经过试验的革新,只相信不中断的历史连续性和传统”。

  • 标签: 文化保守主义 中华文化史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历史连续性 文化观 历史形成
  • 简介:连云港市《朝阳镇志》2005年出版后,镇志办几位老人笔耕不辍,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技持下,他们继续撰写地方史事掌故书籍。他们编写的《连云港朝阳景区旅游文化丛》第一本《太白涧》在2006年问

  • 标签: 丛陆续 文化史丛 旅游文化史
  • 简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中国近代文化的研究逐渐成为我国学界的热门课题,论述近代文化的著作也屡见不鲜.龚书铎教授主编的(中华书局1997年9月第1版,以下简称)就是学界在这方面研究的一个可喜的收获.全书分14章,论述了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的近80年间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历程及一系列重要的问题.与同类著作相比,一书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面貌.

  • 标签: 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史 收获中国
  • 简介:2007年7月14—16日,第二届近代中国城市大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成都举行。会议由《历史研究》杂志社、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思想传统与文化变迁”国家创新基地和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联合举办。来自美国、日本,中国香港、台湾地区以及大陆的高等学校、研究机构和杂志社、出版社的5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学术论文40余篇。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国城市 文化史 大众 近代 《历史研究》
  • 简介:<正>几乎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人断言鲁迅及其作品已经过时,已经不能跟上历史的发展,并且认为他很快就会被历史所抛弃,但事实总是与他们所预料的相反,不是鲁迅及其作品在下一个历史时期变得黯淡无光,而是这些红极一时的预言家们在中国的社会变化稍有转折之后便不再为人所注意,而鲁迅及其作品反而在这种转变中愈加为人所重视、所理解。历史为人们认识鲁迅、发掘鲁迅作品的内在潜力提供了一把把钥匙,每一次

  • 标签: 儒家文化 知识分子 中国文化史 法家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道家文化
  • 简介:昌都本地的知名学者土呷(图嘎、土嘎)先生是一位热爱民族文化、研究藏学长达30年的西藏学人,他的新著《西藏昌都历史文化研究文集》(以下简称《昌都》),作为西藏昌都解放60周年大庆献礼图书以及西藏自治区2010年的重点出版物,由中国藏学出版社于2010年9月正式出版。《昌都》系作者个人的研究总集,全书452页,约50万字。正文分12部分,对西藏昌都的历史、社会经济制度、舞蹈艺术、民俗、旅游资源、地方志、《格萨尔》、政协文史资料、宗教、近现代知名人物进行了研究,另外还包括文化考察侧记性质的《昌都游记》与《随笔》。

  • 标签: 历史文化研究 西藏昌都 百科全书 文集 中国藏学出版社 文化史
  • 简介:回族是祖国56个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共有87.63万人(截至2005年底),占全区总人口的4.46%。主要分布于昌吉回族自治州、乌鲁木齐、伊犁河谷以及焉耆回族自治县和吐鲁番盆地。自古以来,回族人民就在伟大祖国的辽阔土地上劳动、繁衍、生息,与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创造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

  • 标签: 昌吉回族自治州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食文化 史话 清真 中华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