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被誉为是最具广州民族风情色彩之园林景观“荔湾环翠”于2002年3月获得园博大奖,广州学者曾即席赠联:“经纶有新语,园林无俗情”。“名园欣折桂,荔苑庆增辉。”

  • 标签: 中国国际园博会 园林景观 广州市 荔湾区 人文风情
  • 简介:2010年4月10日至12日,来自美国、日本、韩国与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地区的43名蒋介石研究的专家学者齐聚杭州,参加了由浙江大学蒋介石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主办的“蒋介石与近代中国国际学术研讨”。这是大陆地区首次举办的以蒋介石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近代中国 蒋介石 2010年 中国大陆 专家学者
  • 简介:2010年中国国际船舶工业博览5月19日至21日在江苏南京博览中心举行。参展企业达416家,其中有来自境外18个国家和地区的51家外企。主办方特辟3000多平米举办专栏“郑和下西洋古船明鉴”。我会会员、常熟湖海古船研究工作室主任韦文禧先生制作的5艘郑和下西洋古船模型展出在显著位置。

  • 标签: 郑和下西洋 工业博览会 国际船舶 中国 会员 船模
  • 简介:本刊迅2014年11月23日,中国博物馆协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2014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以下简称“博博”)在厦门开幕。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李书磊在开幕式上致辞,文化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出席了开幕式。

  • 标签: 中国 厦门 博物馆协会 会员代表大会 技术博览会 国家文物局
  • 简介:国际话语权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一个国家在世界上说话的有效性和影响力。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国环球电视网,英文简称CGTN)的开播,标志着中国对外传播理念、思路、布局的全面升级,为增强国际话语权提供了客观条件。在国际话语体系的搭建上,主要涉及话语者、话语内容和话语渠道等方面。本文拟从国际话语体系的角度分析CGTN在提升国际传播效果、增强话语权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尝试。

  • 标签: 国际话语权 中国国际电视台 话语者 话语内容 话语渠道
  • 简介:由西北民族大学主办,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上海古籍出版社协办的“《法藏敦煌藏文文献》发布敦煌藏学国际学术讨论”于2006年9月13日在兰州隆重召开。国内外敦煌学、藏学界学者相聚一堂,就敦煌学、藏学以及相关领域中的一些重要论题发表了不少专题报告与学术论文,并对流失海外的敦煌藏文文献的编辑出版以及相关科研、教学内容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 标签: 国际学术讨论会 敦煌吐鲁番 藏文文献 发布会 藏学 法藏
  • 简介:金秋,收获的季节,11月11日,散发着浓郁馨香的纪念中国散文诗九十年颁奖中国散文诗90年(1918—2007)》首发式在中国现代文学馆隆重举行。此次颁奖活动由中国现代文学馆、文艺报、中外散文诗协会、河南文艺出版杜联合主办。中国作协党

  • 标签: 中国散文诗 中国现代散文诗 研讨会 中国现代文学馆 总编辑 纪念
  • 简介:2007年7月7日,2007年中国航海日座谈江苏省郑和研究四届四次常务理事会在南京举行,会议由执行理事长丁子纲主持.副理事长苏根华、刘国华、范金民、焦勇,市政协副主席俞明,常务理事及副秘书长、部分专家学者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有两项议程,一是听取丁子纲同志代表岳德旺理事长所做的研究工作报告,二是庆祝第三个中国航海日座谈。

  • 标签: 常务理事会 郑和研究 座谈会 江苏省 航海 中国
  • 简介:中国俗文学学会和北京大学韩国学中心共同主办的“中国俗文学与中韩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于1997年6月7日至8日在北京大学召开。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吴小如教授主持了会议,来自全国各地和韩国的与会代表四十余人,就中韩文化、俗文学的交流影响以及中国俗文学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对我国中韩文化交流的研究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会上共宣读了39篇论文,其中,有关诗钟的8篇论文,是解放后首次在学术会议上发表的此类论文。

  • 标签: 文化交流 俗文学 学术研讨会 中国古代小说 图腾崇拜 通俗小说
  • 简介:2015年9月19~20日,中国城市史研究、江汉大学主办的'中国城市史研究2015年年学术研讨'在美丽的江城——武汉召开。本次中国城市史年会学术研讨会由江汉大学人文学院、江汉大学城市研究所承办。出席会议专家、学者、特邀嘉宾共近百人,他们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天津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 标签: 中国城市 研讨会综述 学术研讨会
  • 简介:"政治精英"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推手,也是史学研究的永恒主题,但人物的复杂性往往使学者感到人物研究难以准确把握。2012年4月21-2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浙江省民国浙江史研究中心和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政治史研究室承办的"政治精英与近代中国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杭州西子湖畔召开,来自法国、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及北京、上海、江苏、浙江、

  • 标签: 政治精英 近代社会 人物评价
  • 简介:2005年6月17日,由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汉学研究所与编辑部联合举办的"汉学研究:海外与中国"学术座谈会在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会议厅召开.北京语言大学黄卓越教授主持了会议,韩经太教授做了中心发言.此次会议的目的,主要是联络在京的学者,研讨汉学研究近期在国内外发展的有关态势,及如何加强汉学研究界学者之间的合作与联系,以共同推进汉学研究的进展.间,被邀专家与北京语言大学的学者们在汉学研究这一学术领域内,展开了广泛与深入的交流.

  • 标签: 中国文化研究 学术座谈会 汉学研究 海外 交流 北京语言大学
  • 简介:4月23日,《安县志》(1986-2002)发行总结表彰大会召开。会议总结了安县续修县志工作,充分肯定续志试点工作取得的成绩。对44个县志续修工作先进集体和60名先进个人进行表彰。会议强调。地方志工作是地方政府的基础性工作。希望政府继续抓好并大力支持。会议还对安县的地方志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搞好地方志“十二·五”规划;

  • 标签: 总结表彰会 县志 发行 地方志工作 续修工作 地方政府
  • 简介:中国世界近代史学会和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办的“中国世界近代史学会2010年年英国史国际研讨”于2010年6月28日至7月1日在历史文化名城南京召开。应邀参加本次会议的有来自国内外6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60多位专家学者,共收到论文110余篇。学者们围绕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 标签: 世界近代史 2010年 国际研讨会 近代史研究 学会 中国
  • 简介:<正>如果把亚细亚的特色用一句话表示,我则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地理的、历史的多元性。”亚细亚的社会和文化不负其各种自然条件,显得异常复杂多样。它们象是十几块各种各样不同色彩的板块拼成的一样,所以,这种色彩纷呈的现象,无论如何,不能用单一性较强的、欧洲诸学问中产生的理论和尺度来论述。更何况用旧时的中国史的标准和时代划分去衡量东洋史无异是一种粗鲁的行为。亚细亚具有许多异质的社会和文化并驾齐驱,仅仅与国际间的交流就值得重视。因此,“东西交流史”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而且,如果它与“南北交流史”配合在一起的话,可以说这是形成当今亚细亚史的最好手段。

  • 标签: 吐谷浑 亚细亚 青海路 史论 西藏 拓跋
  • 简介:中国文化是长期存在没有中断的一种东方文化。在中国强盛的时代,声教文物。远播四方。使四邻国家人们的生活,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方面。都或多或少地受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历史上我国的对外交往。源远流长。主要有陆路与海路两条路线。其中又分为南北两道。由张骞开端而逐渐形成的陆上“丝绸之路”。在沟通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做出了重要贡献。海路方面。我国人民很早就同亚非人民经由海上进行经济、文化交流。早在西汉时期,中国的使者就乘船到达了印度和斯里兰卡,用丝织换取珍珠、琉璃和其他一些奇石异物。

  • 标签: 东方文化 文明交流 使者 经济文化交流 中国文化 国际
  • 简介:2013年7月5日至7日,由上海市历史学会、《史学月刊》杂志社、上海大学历史系联合主办的“近现代中国社会的自杀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成功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安徽财经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美国西北大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自杀问题 中国社会 近现代 研讨会综述 《史学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