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9 个结果
  • 简介:糖尿是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又一个人类健康杀手.医学界至今还没有形成一种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恨据传统藏医学的基本理论,对糖尿(尿消症)的定义、病因病理、分类和不同症状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作者本人多年的临床实践,探讨了藏医对糖尿的治疗方法.充分体现了藏医药治疗糖尿的作用和价值。

  • 标签: 藏医 糖尿病(尿消病) 认识 治疗
  • 简介:林志纯先生去世了。我们失去了一位好的老师。林先生的一生,像是一炉精神的活火,在长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发光、发热,不断给予他的学生和后辈们以启发和激励;现在先生安息了,然而火尽薪传,先生的志业且将不朽。

  • 标签: 世界古代史 老师 怀念 学生
  • 简介:大量民众聚集在市中心的广场上,他们穿着类似老虎颜色的橙色衣服,脸上涂着黑色花纹,在街巷奔走,迎接第18个老虎(TigerDay)。“老虎”是海参崴的重要节日,从2000年开始,于每年9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举行,主要目的是唤起人们保护这一濒危物种的意识。

  • 标签: 老虎 濒危物种 市中心 海参崴
  • 简介:易中天的眼睛很亮,鼻子高俊,还特别通透,这样的人聪慧!聪慧与聪明还不一样,聪慧比聪明更胜一筹。

  • 标签: 易中天 聪慧 聪明
  • 简介:刘家和先生的序文原为《知文集》而作。他以弟子的视角讲述与林志纯先生交游、从学、合作中的见闻。其中可见林先生治学追求真知、不惮自我否定,又能兼收并蓄,不存偏见。为纪念林志纯先生、弘扬先生的治学精神以自勉、勉人,本刊特将刘先生的序文重刊。

  • 标签: 序文 文集 治学精神 自我否定 兼收并蓄 纪念林
  • 简介:酒店就像安检后、起飞前的机场隔离区,这使得朝鲜六有了一种“不在这里也不在那里”的暧昧感觉,似乎日复一在等一架无法起飞的飞机。

  • 标签: 朝鲜 风景名胜 旅游 文化传统
  • 简介:“国中之国”的租界形成于鸦片战争后的近代中国.是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产物.是外国列强对中国进行侵略、掠夺和殖民统治的大本营。日本在中国的租界虽然开辟较迟.位置偏僻。但是随着租界区域的扩张。汉口租界成为日本侵入中国内地的重要基地。

  • 标签: 汉口日租界 中国 不平等条约 鸦片战争后 殖民统治
  • 简介:著名的翻译家、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毕修勺先生,辛劳一生,多灾多难,竟然活到九十高龄。打听毕老长寿的秘决到底是什么?克鲁兄告诉我:豁达乐观,淡泊名利;只知耕耘,不问收获:

  • 标签: 毕修勺 文史研究馆 淡泊名利 翻译家 上海市
  • 简介:7月11,2008年中国航海主要庆祝活动在太仓成功举行。这是中国航海事业继往开来的一次盛会,也是太仓承办的最大一次全国性活动。航海活动期间,举办了大型的庆祝大会,召开了郑和与航海国际论坛,以及海峡两岸港口合作与发展研讨会和科技兴港论坛。与会嘉宾参观了新落成的郑和公园,国家领导人和有关部委的领导、江苏省市的领导培植了郑和林,还为“郑和研究会”揭了牌,颁发了“航海终身贡献奖”。

  • 标签: 航海事业 太仓 中国 主会场 郑和研究 综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937年7月,抗战爆发后,建瓯飞机场即开始在1933年建成的基础上扩建.其后虽有极少数运输机栖息其间,仍属小机场规模,并非空军基地。8月30建瓯开始遭机轰炸。其后侵袭、轰炸次数之多,岁月之久,人民物资以及生命上所受损失之巨,在后方山城,首屈一指。兹逢胜利之日,回忆既往,曷胜感慨!爰将所记8年来被炸实况,整理成绪,聊供研究东侵华史料之参考。若因此而激起世人尊重人道、维护和平、反对侵略、申张正义之热忱,尤所厚望,岂仅留作雪泥鸿爪耶?

  • 标签: 建瓯 轰炸 纪实 1937年 空军基地 飞机场
  • 简介:甲骨文“易”为一表示天气现象的词语。本文通过对甲骨文“易”卜辞比较全面的考察,认为“易”为“变天”说不能成立,应当释为“日出”,即出太阳,并进行了论述。

  • 标签: 甲骨文 易日 变天 出太阳
  • 简介:昌(1823—1882年),字禹生,又字雨生,号持静,我国近代开明的政治活动家和清末洋务运动的实干家。1823年7月(道光三年六月),生于广东丰顺县汤坑圩(今属梅州市),落籍于揭阳;1859年10月(咸丰九年),出任江西万安知县,后任苏淞太道、

  • 标签: 丁日昌 潮汕 政治活动家 洋务运动 实干家 梅州市
  • 简介:解放前的100多年,中国人民一直受着鸦片的毒害.始而从印度进口,进而自种自销,由官府在全国特别在西南各省强迫种植罂粟,流毒各地.最后是日寇在武装侵略的同时,大量制造和运销红丸、白粉和吗啡,双管齐下,企图灭绝中华民族.我幼年在故乡时,曾听说城里有烟馆,但从未看到过,大抵是偷偷开设的.中学时代看清末以来的小说,描绘十里洋场有“燕子窝”、“花烟间”,后来到了上海,也没有找见过.1931年在广州的河南,才开了眼界.想不到第二年到了武汉,所看到的一片乌烟瘴气,更十倍于广州.

  • 标签: 特税 蒋介石 武汉人 大量制造 蝗虫 残酷杀害
  • 简介:在研究四川省打造白酒金三角战略中,应当在保质保量大力发展白酒生产的同时,深化酒文化的文化发展战略研究,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种效应。积极努力,争取早日进入世界级非物质:乏化遗产名录,通过普世精神的文化交流。优化“国际语言”,实施国际化战略,开创“世界名酒”的康庄大道,创建物质和精神“两个文明”的绚丽花朵。

  • 标签: 瞄准世界 非遗 国际文化 发展战略 策略 举措
  • 简介:在抗日战争最艰难之时,汪精卫偕妻陈璧君,从陪都重庆出走越南河内,先图谋另立中央,后又叛国投敌,和日本侵略者缔结卖国密约。《大公报》主笔张季鸾联手上海青帮大亨杜月笙.策反汪干将,

  • 标签: 公开 日本侵略者 《大公报》 抗日战争 陪都重庆 陈璧君
  • 简介:昌(1823—1882),字禹生,又作雨生,号持静。广东丰顺县汤坑圩金屋围客家人。1859年出任江西万安县知县,后任苏淞太道、江西布政史、福建巡抚等职,

  • 标签: 丁日昌 革新 爱国 客家人 丰顺县 万安县
  • 简介:昌(1823-1882),字禹生、雨生、持静,丰顺汤坑人。以贡生入仕,曾入曾国藩幕府,协助曾国藩、李鸿章办洋务,开办江南制造局,任总办兼苏淞太道。同治初迁两淮盐运使、江苏布政使、江苏巡抚。光绪元年(1875)改福建巡抚,开办台湾煤矿及电讯事业,后以辞职,定居并病逝于揭阳榕城。作为洋务派人物,对于推动清代末期中国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丁昌有过一定的贡献。

  • 标签: 丁日昌 巡抚 曾国藩 幕府 洋务派 李鸿章
  • 简介:休《汴河怀古》“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是一首论史诗。皮休认为,尽管有人说隋朝的灭亡在于开凿运河,劳民伤财。可是直到唐代南北航运还在依赖着它,它使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和繁荣,其功不可没。如果没有隋炀帝的乘宫殿龙舟巡游江都(今江苏扬州)

  • 标签: 龙舟 汴河 隋炀帝 灭亡 隋朝 经济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