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8 个结果
  • 简介:上世纪60年代,电影《地雷》风靡大江南北,成为几代人印象深刻的红色记忆。地雷作为抗日战争中民兵作战的重要防御武器之一,在反"扫荡"战争中得以广泛使用。但是,对于地雷究竟有多大的杀伤力,地雷在抗日战场中地位如何,尚存不少争议。本文以电影《地雷》的故事发生地海阳县为案例,对地雷做一全面系统的分析,为客观评价地雷提供参考借鉴。

  • 标签: 地雷战 抗日战争 60年代 红色记忆 防御武器 抗日战场
  • 简介:抗战初期,1938年7月,日军攻陷赣北重镇九江后,侵华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冈村宁次(后升任侵华日军总司令)发动了对避暑胜地庐山的进攻。庐山保卫随即展开。庐山保卫参战部队是当时国民政府江西保安部队第三团和第十一团近3000名官兵,他们孤军奋战防守庐山的壮举传遍全国。一1938年5月25日清晨,日军对九江城发起猛烈进攻,国民党将领胡家位带领两保安团官兵与敌军在九江城区展开了激烈的巷战,直至26日下午,当薛岳、张发奎两大兵团撤到安全地区时,他们才向庐山撤退。随后九江沦陷,28日两保安团退守庐山。当时的庐山处于无政府状态。庐山管理局和警察局等行政机构,已撤至南昌,九江及周边各地的三四万难民云集于此,无人过问,而且战事极为紧张,需要统一指挥。这时,杨遇春将军正由汉口到第三区去,他是江西瑞金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擅长游击

  • 标签: 保卫战 庐山 侵华日军 保安部队 国民党将领 无政府状态
  • 简介:一、灾情及抢救概况1963年8月3日至9日,赵县境内一周连续普降大雨和暴雨,雨量达488.9毫米,加之上游山洪暴发,水势太猛,致使境内的洨河、沙河、汪洋沟和东部渠道等普遍漫溢决口,全县28个公社、297个生产队,均遭

  • 标签: 赵县 特大洪水 抗洪抢险 漫溢决口 支部书记 山洪暴发
  • 简介:1944年,我军取得抗日战争节节胜利情势下,日寇还在作垂死挣扎。他们不仅到处杀人放火,强征粮食、棉花,抓青壮年去日本当劳工,还抢走中国老百姓的耕牛。于是,八路军与日寇在东平县展开了一场罕见的“夺牛”。

  • 标签: 耕牛 抗日战争 青壮年 老百姓 东平县 八路军
  • 简介:在国共两党的斗争中,蒋介石培养了以戴笠为首的许多特务,他们试图通过暗杀中共的进步人士和高级将领来达到消灭共产党的目的。为了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中共也培养了一大批红色情报人员。沈安娜就是潜伏在蒋介石身边的红色情报员。她作为蒋介石身边的速记员,将蒋介石的一举一动全部过滤整理成重要情报,输送到了中共高层领导人的手中……

  • 标签: 安娜 玫瑰 情报人员 蒋介石 国共两党 高级将领
  • 简介:上海保卫,即1937年8月13日爆发的淞沪抗战,这场战役是整个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我军总伤亡人数达30余万人,上海保卫中有许许多多誓死卫国的英雄,王樟松就是其中的一位。

  • 标签: 保卫战 上海 1937年 淞沪抗战 抗日战争 伤亡人数
  • 简介:电影《上海》反映的是解放前夕解放大军兵临上海,与国民党军激战,最后解放上海的经过。影片上演后,轰动一时,影响颇大。其中有个重要的角色,即上海国民党军高级将领刘义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创作原型就是本文作者刘昌义。当然,《上海》作为电影艺术,所塑造的“刘义”并不同等于真实的刘昌义。现在本刊发表刘昌义回顾自己坎坷一生的回忆文章,可使读者对作者本人及当时的情景有一个较为全面真切的了解。

  • 标签: 冯玉祥 部队 汤恩伯 司令 起义 李济深
  • 简介:60年前的今天,日本侵略军的魔爪伸进了洛阳大地。当时洛阳一片残垣断壁,满目疮痍,人民群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 标签: 洛阳 保卫 抗日 日本侵略军 人民群众
  • 简介:抗日战争初期,以开封爱国青年与平津流亡学生为主体,成立了河南省战时教育工作促进团(简称教团)。它在中共河南省委直接领导下,奔走呐喊,唤起千百万人民与万恶的日本侵略者斗争,迅速掀起河南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在新文化运动史上写下了灿烂的一页。筹建教团  1937年11月初,河南省委通过河南大学著名教授范文澜、嵇文甫、萧一山的关系,以河南大学文学院的名义举办抗敌训练班,旨在培训抗日救亡活动的骨干力量。经过考试,训练班录取了来自开封各大中学校的200多名青年学生。河南省委派豫南特委统战部长刘子厚(当时化名马致远)以中共党员和八路军代表的公开身份,到训练班讲授《游

  • 标签: 抗战初期 训练班 服务团 范文澜 国民党 教团
  • 简介:1937年11月,当上海抗战进入后期阶段时,位于长江下游江面狭窄处的江阴要塞,就成为国民党最高军事当局阻止日军溯江西上的最后屏障。要塞配备了德国先进火炮早在抗战全面爆发之前,国民党军政部就已在江阴要塞作了一些战略上的准备。因江阴一向以长江的门户而著称,江面仅宽一千多米,是长江下游最狭窄的一段,又称为长江的瓶颈,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所以,蒋介石指令军政部兵工署,专门购置了一批德国先进的火炮。因德国与中国关系当时还是不错的,所以对中国急需购置的军火一般来说是有求必应的。在“八一三”湘沪战争之前,德造火炮已经运抵中国。这一批火炮是8.8厘米的高平两用半自动火炮,共20门,弹药和观测、通讯器材齐备。

  • 标签: 江阴要塞 火炮 蒋介石 要塞司令 日本空军 长江下游
  • 简介:全面抗日战争初期的1939年1月,贺龙率领八路军120师抵达冀中。当时,日军在冀中据点林立,渐欲连点成线、扩点为面,压缩八路军的回旋地区,限制其大部队活动;沧县日军又被指派到河间寻找八路军作战。

  • 标签: 歼灭战 抗日战争初期 1939年 八路军 日军
  • 简介:官修《晉書·地理志》斷限不明、疏漏極多,學者在考校西晉地理因革時,常常徵引《太康地記》(《太康地志》)以駁《晉志》。歷來認爲,《太康地記》可能由西晉官方編撰,並嚴格按照太康三年(282)斷限。但從晉武帝時期因分封變動而引發的北海、東莞兩郡的置廢來看,該志的記載卻與分封形勢嚴重不符;反之,東晉初王隱《晉書·地道記》所記沿革更爲準確。全面深入分析兩部地志的佚文,可知王隱《地道記》確以太康三年斷限,而《太康地記》不僅成書在後,且衹有模糊的斷限區間--太康三年到十年。此外,另一部西晉地理總志《元康地記》亦值得關注,在《太康地記》和王隱《地道記》的各種清人輯本中,往往攙雜着本應屬於它的佚文。

  • 标签: 北海 東莞 太康地記 晉書地道記 元康地記
  • 简介: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发生,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爆发。日本企图"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由于国民党政府采取片面抗战和消极抗战的方针,日军相继占领了北平、天津、太原、南京等一大批城市。侵华日军在攻占华北、华东后,侵略气焰更为嚣张。他们调集精锐部队4万余人,沿津浦铁路南北两端夹击徐州,企图打通南北战场.

  • 标签: 《论持久战》 全面侵华战争 精锐部队 日本帝国主义 侵华日军 第五战区
  • 简介:1946年10月,国民党采取"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集中8个师10万人兵力向我南满解放区进攻,妄图占领整个东北。为保卫南满,在第二、三次保卫临江战役中,第十一师再次深入敌后广大地区,全师指战员克服艰难困苦,死打硬拼,突破敌人重重阻击合围,三天不得一餐,八昼夜不得睡眠休息,完成配合正面作战任务。南满军区为嘉奖该师深入敌后作战的功绩,特给全师每人记功一次……

  • 标签: 临江战役 国民党军 南满 部队 纵队 地方武装
  • 简介:毛泽东一生曾指导、指挥过许多战争。他所缔造和统帅的军队,用落后的武器装备战胜了国内外强大敌人,成为一支战无不胜、无坚不摧的人民武装。1974年,毛泽东已81岁高龄。此时尽管他身体欠佳,自嘲快要“见马克思”了,但其头脑却依然清醒、睿智,并顽强关注着国家、民族利益及领土主权的完整。这一年,在毛泽东的决策、指导下,我军在西沙海域发起了一场规模不大但意义非凡的海上自卫反击。这一,不仅是中国海军舰艇部队第一次对外作战,也是毛泽东一生中决策的最后一仗。

  • 标签: 西沙群岛 保卫战 自卫反击战 毛泽东 人民武装 领土主权
  • 简介:一、《关公秦琼》是讽刺韩复榘焉?张宗昌焉?前些年社会上有一段广为流传的相声《关公秦琼》,说的是前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为其父庆寿唱堂戏,寿公愚昧无知点了这个本来没有的剧名,弄得戏班艺人哭笑不

  • 标签: 秦琼 关公 张宗昌 相声 军阀 庆寿
  • 简介:1937年11月,川军四十七军军长李家钰,命令该军一七八师师长李宗昉率领全师开赴黎城一带,堵击日军进犯东阳关之敌,防守边要抗日.其一部驻城内,一部驻东阳关.驻城内的大都住在鼓楼底、税务口、大小南街等民户家里.他们身穿灰军衣,每人披着一件带风帽的灰色市布小大衣,背一支步枪10排子弹,还有5至10颗手榴弹,肩臂上挂着一个兰色白底“昉”字背章,标明是李宗昉师的队伍.但也有没穿大衣的,还有一些穿草鞋的.

  • 标签: 阻击战 川军 前哨部队 手榴弹 东阳 黎城
  • 简介:希特勒与他的心理手法杜正艾希特勒,这个浪迹德国的奥地利人,无亲无故,无产无业,既无一技之长,亦无正常职业,在政治上更无任何经验,就连他自己也承认:"像我这样一个无名之辈,要采取任何有益的行动,连最起码的基础也不具备"①。这样一个人物,为什么在20世...

  • 标签: 希特勒 心理战 魏玛共和国 纳粹运动 民族社会主义 纳粹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