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沙滩红楼是老北大的象征,铭刻着“民主”与“科学”的历史印记。从1918年红楼建成,到北京大学迁址到西郊燕园,北大红楼与北京大学的关系密不可分。然而在日伪统治时期,这座大楼却与北京大学有了暂时的分离。人们通常把西南联大看作北京大学在这一时期的历史延续;而这时的北大红楼,先是被作为日本宪兵队本部使用,

  • 标签: 北大 红楼 北京大学 日伪统治时期 “民主” 西南联大
  • 简介:今年仲夏一天,我应邀来福州参加市政园林建设投标。早上8点的飞机直飞福州。好玩的是,MF865的航班与我前年去新加坡的飞机是一样的,当时也是先到福州,再转飞新加坡的。

  • 标签: 福州 新加坡 园林建设 铁观音 飞机 大安禅师
  • 简介:在我多次的西部之行中,到的最多的城市应数兰州。因为不仅西去敦煌、新疆要过兰州,去青海西宁、宁夏银川,兰州都是必经之处。

  • 标签: 兰州市 自然风景 历史文化 佛教文化
  • 简介:林芝,喜马拉雅最美丽的女儿即使你到过西藏的阿里和珠峰之腰,到过拉萨和日喀则,甚至到过羌塘,如果没有到过林芝,你还是不能全面地感受西藏的壮美和瑰丽。

  • 标签: 林芝 印象 日喀则
  • 简介:<正>2013年的金秋十月,我们一行赴台考察了7天。当飞机冲上蓝天,朝着台湾飞翔时,我脑海里不由自主地翻滚着台湾历史片断:1622年荷兰人占领台湾,紧接着西班牙人来到,随后,荷兰人赶走了西班牙人。1641年明朝郑成功收复台湾,赶走了荷兰人,实现了中国政府对台湾的统治。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割让台湾给日本,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国收复台湾。1949年蒋介石国民党政府逃往台湾。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台湾这个孤悬于海外的祖国

  • 标签: 台湾经济 中日甲午战争 荷兰人 台湾历史 西班牙人 对台方针政策
  • 简介:20年前的1995年1月,王辅仁先生参加了在台湾举办的"海峡两岸蒙古学藏学学术研讨会"。回到北京后,就自己对台湾的政治现状、社会现象和学术印象做了详细记录。这些文字,迄今读来还有新意。值此王辅仁先生逝世20周年之际,本刊特发表这一遗作,以表纪念。

  • 标签: 海峡两岸 蒙古学 藏学 台湾现状
  • 简介:我的父亲戴逸,江苏常熟人,生平读书治学,九十高龄没有退休,负责编纂《清史》,承继历代官修前史的传统,十几年来一直致力于这项工作。社会上对他的报道很多,都是从治学修史育人方面介绍,也有介绍家世和青少年时代的传记和文章。我说一些家居生活方面的印象。最早的记忆,是我家住在西单的时候。那时候我和母亲、姥姥和带我的阿姨住在一个叫兴隆大院的院子里,院子有两进,我家住在前院东侧。

  • 标签: 教研室 红卫兵 中国人民大学
  • 简介:书法绝笔我家的客厅里,挂着一幅字: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楚狂接舆歌

  • 标签: 陈伯达 印象 晚年
  • 简介:去年十一长假,与友人H君相约同上革命圣地井冈山。回途中在江西南昌逗留一天。南昌古城,可游览的地方很多,然我们最先想去一看、意见也十分一致的,就是江南名楼滕王阁。

  • 标签: 滕王阁 印象 江西南昌 革命圣地 井冈山 江南
  • 简介:60年代初,“国军”新文艺运动热浪滚滚,许多著名学者、文艺家参与这项活动。那时我在“国防部”资料中心服务,结识不少文化艺术界人士,胡秋原先生是其中的一位。他身高180公分左右,面色清癯,戴近视眼镜,操着浓重的湖北黄陂口音。他写字稍大,例如用300字稿纸,他最多只写75个字,不过,写的字非常清楚易认。

  • 标签: 胡秋原 《诗经》 新文艺运动 宫廷文学 资料中心 外国留学生
  • 简介:不久前,自纽约市立大学亚洲学系教授兼系主任岗位上退休的美籍华裔历史学家唐德刚,他的名字已被列入了《美国学者名人录》中。今年1月和4月,我有机会在纽约和合肥两地对他进行访问,并作了数次交谈。唐德刚教授1920年出生于安徽合肥县西乡唐家圩(今属肥西县袁店乡),他从小爱好文史,14岁时,已校点了一遍《资治通鉴》。抗战初期,他在合肥上临时中学。在敌人的枪炮声中,随全校师生穿着草

  • 标签: 唐德刚 李宗仁 抗战初期 陈洁如 张学良将军 印象记
  • 简介:巴金被誉为20世纪的良知。他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在那样一个诚信遭遇尴尬的年代,谈论巴老,纪念巴老,研究巴老成了许多人拂之不去的情结。

  • 标签: 文学传记 巴金 印象 中国知识分子 尴尬 情结
  • 简介:我从未出过国,也从未与外国人打过交道。最近,因女儿在美国第八大城——达拉斯市的医院实习,邀我去那里探亲,就顺便去游览了一次。结交移民邻居我在看美国西部影片时,才知道这个达拉斯市的,尤其是60年代发生轰动世界的肯尼迪总统被刺身亡事件,加深了我

  • 标签: 美国达拉斯市 达拉斯市印象
  • 简介:黄且圆女士生于193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系,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她的祖父黄炎培先生,早年参加辛亥革命,是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开创者,也是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和中国民主建国会的创始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出任政务院副总理。她的父亲黄万里是水利专家,清华大学教授。

  • 标签: 祖父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中国民主建国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科学院 印象
  • 简介:编辑同志:你们好!寄上《读者调查表》请收阅,感到此表局限性较大,故另函补述。我觉得这一两年来你刊质量又有了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今年当我收到第一、第二期时,我的双眼一亮,封面更加艳丽,刊内还增加了彩页,栏目有了新的调整。

  • 标签: 读者调查 局限性 印象 编辑部 纠正差错 总体
  • 简介:1965年10月16日,我们在广西、云南秘密集结,响应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军委号令,奔赴越南执行援越抗美的光荣使命。在多达32万指战员的援越部队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部队5支队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部队,在援越抗美3年的时间里,充分展现了我军"一不怕苦,二不

  • 标签: 援越抗美 支队 首长 部队 中央军委 参战
  • 简介:2004年11月3日,由北京文史馆组织集体参观了法国印象派画展,受到了一些启发。关于印象派的来踪去脉,近日各家报刊上多有介绍,我就不便拾人牙慧了。我想在这一启发之余,再谈一谈中国画的创作在印象(Impressdon)、意象(Imagination)和艺术形象之间的过程。

  • 标签: 印象派 画展 中国画 艺术形象 创作 意象
  • 简介:小仲马拿着自己的成名作《茶花女》向父亲大仲马显摆:'我的代表作一点不次于你的代表作。'大仲马笑着说:'我的代表作就是你.'我向林友仁询问他的代表作时,他也这么笑着回答:'林晨是我的代表作.'认识林友仁,是因为他的女儿林晨。

  • 标签: 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