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有位电影美学家说过,“从风格作为艺术形式的一般特征的角度来看,甚至把各种风格折衷地混合起来也能成为一种风格。”孕育于特殊人文一地域背景下的“海派”电影,正是这样一种在兼容并蓄中抽象出个性的辉煌一时的混合物。上海地处环太平洋中心,是中国开埠最早的工业城市之一,又是一个缺乏自身传统文化根基的“移民型”都市。从19世纪中叶起,它便形成了各地各色人群杂处、中西文化交融碰撞、现代文明与守旧观念并存的文化氛围。与此相呼应,“海派”电影一开始就具有了开放进取而讲究实惠,善于吐故纳新又常浅尝辄止等正反两特性。在我看来,“海派”的美学特色大抵表现为开拓性、功利性、随俗性三个方面——

  • 标签: 海派 电影美学 上海电影 风格 三个方面 中西文化交融
  • 简介:影片的男主人公迪伦·托马斯是20世纪40年代以来英国诗坛最有影响的诗人之一,它所作的诗篇具有极高的文学水准,被誉为天才诗人,但如果你就此以为《爱的边缘》是一部人物传记片,那就大错特错了。故事背景设置在1940年的伦敦,那是个炮火纷飞的年代,诗人托马斯偶然在酒吧里遇见了青梅竹马的恋人维拉,可彼时已是“使君有妇,罗敷有夫”,但这意外的重逢还是让两人间又燃起了爱情的火花。

  • 标签: 天才诗人 人物传记片 40年代 男主人公 背景设置 青梅竹马
  • 简介:近年来,“景观电影”游走于中国电影市场,这类电影将日常生活景观化、个人情感平面化。景观电影淡化叙事逻辑、追求视觉刺激,将日常生活展现为个体尊重和社会关怀的缺失。叙事电影向景观电影的转变带来了一种新的观影范式,即对电影的逻辑解读转为感官享受。现象级系列电影《小时代》是典型的景观电影,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景观电影对现代都市生活想象的建构,以及观影思维的潜在弊病。

  • 标签: 轻景观电影 日常生活 观影思维 《小时代》
  • 简介:我自幼喜爱戏曲艺术,喜爱它们那种荡气回肠的吟唱;喜爱它们那种"四个龙套是千军,走台一圈行万里"的虚拟性;喜爱听到观众发出的由衷的赞叹声。机缘巧合,从2004年进入赣州市文艺学校,潜心学习了三年,于2007年参加工作,迄今已经有十余年的从艺生涯。这些年,跟随剧团辗转城乡,氍毹实践,成败得失,了

  • 标签: 三重 赞叹声 河东狮 机缘巧合 理性认知 创作特色
  • 简介:习近平主席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曾说道:'‘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创新是文艺的生命。文艺创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同创新能力不足很有关系。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就多处讲到,作家诗人要随着时代生活创新,以自己的艺术个性进行创新。'这段重要论述极大地鼓舞了文艺工作者,也指导着主旋律戏剧的创新和创作。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革命历史题材戏曲剧本《萤火》应时而作,截取了1929年川中共产党人的

  • 标签:
  • 简介:看得出,这是一个温馨的家,舒服、宽敞、干净,家具摆得井井有条,窗户迎着微风让它带着外头泥土的气息、野花的香味,慢慢拂去灰尘的脚印。然而,有时,风雨也自然会刮进来。是的,我们在电影的前五分钟就看到了。它意味着这个家庭在起一点变化。一家之主的丈夫,人到中年,被雇主辞退。别看他一向威严有加,其实他细腻得很,他没有向家人透露这个对他来说难以启齿的消息,他不想让家人担心,只是每日早早地起床,洗漱,吃饭,出门,假装去上班。并非只是丈夫心事

  • 标签:
  • 简介:"《武训传》是一部政治意义大于艺术价值的电影,它的‘坏’和‘好’都在政治风暴中被夸大了,影迷的跟风只是追寻新奇的泡沫,《武训传》远没有那么恶毒和居心叵测,它也并非所谓的影史经典,它只是一部极为普通的电影而已"。这是一位网友对《武训传》的评价。"《武训传》最初的故事来源于《武训先生画传》。这本144页、1938年出版,由国民党陆军中将段承泽撰文、画家孙之儁绘制的"寓教于乐的兴学传奇。"

  • 标签: 武训 电影剧本 赵丹 修改意见 新中国 中国电影
  • 简介:近期,不论是电视、电影、话剧、还是小说,报告文学,反映“抗腐败”题材的作品可谓日趋火热。《反腐狂飘》、《警魂》、《法律在呼唤》,《侵蚀政权的蛀虫》等均受到广大观众与读者的青睐。据笔者所知,目前仅以《苍天在上》为题者即有三家。首家当属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陆天明编写的长篇小说《苍天在上》和17集电视连续剧《苍天在上》,已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专家、评论家们一致认为,此作于反腐败大潮中可称得是勇敢、有突破,且达到了一定高度和深度。

  • 标签: 三重唱 “反腐败” 《苍天在上》 陆天明 报告文学 中国电视剧
  • 简介:电影《春樱》(1983)中,一名酷爱樱花的花匠,将整株樱花树移植进一辆"五十铃"大篷卡车里,载着它寻找最适合樱花生长的地方.夜晚,满树樱花在天蓝色车篷衬托下熠熠生辉,一名同样喜爱樱花的女子看到眼前这一奇景,贪婪地欣赏着它的艳丽.

  • 标签: 美学追求 电影 樱花
  • 简介:王茂华一一2010年被中央电视台评为感动中国时代人物的宜春平民英雄,是赣西宜春好人文化的一面旗帜。根据其生前先进事迹创作而成的六场高安采茶戏《红土情歌》不落窠臼,在真实事件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文本和表现形式上深入挖掘,讴歌了王茂华舍生忘死、见义勇为的英雄壮举,是一曲用热血和生命奏响的英雄赞歌。通读剧本,让人体会到剧作者在创新思维下的匠心布局,使该剧的主题思想和表演形式均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让观者耳目一新。

  • 标签: 创新思维 采茶戏 英雄 情歌 红土 赞歌
  • 简介:一、音准和节奏问题在重奏中,演奏员对每一个乐音和音程都必须重新加以理解和深入体会,并听出它们在每个地方的表现作用。首先,在重奏中不能追求单一的乐律,作品旋律结构的调性特点乃是演奏音准的原则。同时它也规定了对乐律的选择。再就是必须研究一些完整的音乐段落,如某乐段、乐句等。在训练音准的过程中,演奏者必须随时倾听合作者们的演奏,努力倾听音乐的每一个进行,并使自己的音准适应合奏的总的音响。同时采取各种互相检查的形式,必须掌握所有重奏分谱的调性结构,必须听出自己的声部同其它声部之间的相互关系。演奏者必须用听觉在心里把所有备声部的声音综合起来,以便把它们作为整体来听。并根据主要声部来校正音准。任何一个和弦的音准都必须同它的乐句的主要因素的调性关系相适应。总的来说,重奏音准训练的全部过程都服从于音乐艺术表现原则。

  • 标签: 弦乐四重奏 演奏法 音准训练 音乐艺术 调性结构 节奏问题
  • 简介:三宅喜:电视剧导演出身,今年春季大热的《我的恐怖妻子》便由其执导,三度执导有川浩的作品(《阪急电车》《雨树之国》与剧集《县厅招待课》)。讨论作品:《阪急电车》(2011),有川浩小说电影化的首部作品,描绘全程15分钟的电车上平凡人的离合悲欢。冈田惠和改编剧本,中谷美纪、户田惠梨香、宫本信子主演。不管是小说还是电影,看起来似乎都没有太强的故事性,但这也刚好构成了这部作品的特点。

  • 标签: 电车 改编剧本 电影化 作品 电视剧 故事性
  • 简介:2015年2月13日上映的R级《格雷的五十道阴影/五十度灰》(FiftyShadesofGrey)给2015年的情人节加重了一笔暧昧的色彩。影片改编自英国女性作家EL·詹姆丝所写的同名小说,由女导演萨姆·泰勒·伍德执导,杰米·道南、达科塔·约翰逊联合主演,环球影业出品。据美国《纽约每日新闻报》报道,在美国上映3天就打破了总统日和情人节周末的票房纪录,成功吸金817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1亿

  • 标签: 科塔 环球影业 美国电影 女导演 每日新闻报 同名小说
  • 简介:本文以近年涌现出的代表性微电影作品,尤其是刚刚结束的中国首届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为例证,对其作为新兴媒介在自我定位与认同上的模糊、发展路径上的多元选择、以及审美风格上的杂糅性质,做了较为全面的厘清与评估;阐释了微电影建立在剧情和纪实两种叙事特征上的,“拟在场性”的表现主义纪实美学;辨析了存在于微电影内部的,关于“真实”、“客观”涵义的多重理解方式,以及“表演”和“再现”之间的微妙平衡;进而发掘出微电影横跨“主流”和“边缘”、以民间立场和视觉承担时代精神和历史责任的价值潜能,指明了其从“作业”走向“作品”的理想发展路径。

  • 标签: 微电影 杂糅 表现主义 纪实 客观 价值伦理
  • 简介:《后会无期》被认为是一部充满文青情怀的影片,但深入文本会发现,这部影片其实是“反文青”的,在理想和现实两个方面,韩寒都对文青情怀进行了彻底“解构”.而这种解构也显示了韩寒在思想上向主流的回归.

  • 标签: 《后会无期》 文青情怀 解构 回归主流
  • 简介:四月,电影频道将以“青春”之名,强力集结一批新锐导演、演员的新作佳片,推出“青春影响力”系列展播,3月31日起,一连4周28天,4大主题28部影片,每天20:15时段播出一部。暌违荧屏几年的“月度巨献”将再度推出,《北京爱情故事》做为重磅影片登场4月“月度巨献”,全月分别在11:30、15:30、18:30等多时段多次轮播,看青春岁月的浪漫爱情“月度巨献”、“六点半影院”、“少儿影院”等全新播出板块整装待发,用活力与激情装点四月荧屏。

  • 标签: 电影频道 青春 爱情故事 浪漫爱情 影响力 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