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1 个结果
  • 简介:这篇论文原是为2001年秋在纽约举行的纪念《电影手册》50周年研讨会而作的。在论题上它可以与《译解与再现》和《电影鉴赏美学》等论文归为一类。在这里重又把安德烈·巴赞的论文作为关注的焦点,但关于巴赞的讨论重点不是像通常那样放在“时间的木乃伊”这个主题上,而是放在时间延续中的断裂点上,它同时也是若干时间延续形态的结合点,其中的一种形态(胶片在放映机中的机械传输)我把它称之为“原生的时间形态”,而另一种与之相冲突的形态我称之为“次生的形态”。在我表述平行时间序列在Kaǔpoe点发生交叉的原理时,大大受益于巴赞的启示。现象学的视角使我较以前更为明确地把“次生的形态”认同于生活的流逝本身,认同于时间的延续、柏格森的“生命的冲动”。这样去理解电影中的时间延续形态,使得我后来在《错位的电影》一文中,得以从某种现象学的生机论进而研究历史,即生活经验在电影中的表达的问题。

  • 标签: 电影评论 艺术形式 艺术精神 电影音乐 创作思想 叙事策略
  • 简介:2012年12月29日,中国电视艺术评论发展高峰论坛暨纪念《中国电视》创刊30周年荧屏守望者和行业领跑机构表彰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本次高峰论坛汇聚了一大批活跃在电视艺术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全国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电视播出及制作机构,大家共聚一堂,探讨中国电视艺术创作与评论的重大课题,交流电视艺术理论与实践上的成功经验,探索电视艺术创新发展的前进道路。

  • 标签: 中国电视 艺术评论 电视艺术创作 高峰论坛 制作机构 理论与实践
  • 简介:近日,网络载文贝批评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伤害最大的是中央文献研究室",读后,使我纳闷的是正当全国热播此剧时,何以遭到全盘否定性的批评?思之再三,我感到这篇评论的定位出了问题,这不是文艺评论,而是一篇有关邓小平1976~1984年间的年谱,用编年史的方法去硬套剧中邓小平的台词与戏剧情节。

  • 标签: 文贝 戏剧情节 中央文献研究室 吴子牛 历史真实 南巡讲话
  • 简介: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 标签: 电视剧评论 人民 文艺工作者 中国精神 优秀作品 座谈会
  • 简介:理查德·阿贝尔编的这套两卷本的《法国电影理论与评论,1907—1939》富于创新,论述全面,读后使人耳目一新。不论从哪个角度看,它都可以被称为一种对电影研究的独特贡献。阿贝尔在书中不仅揭示了法国电影理论与电影评论的形成时期,而且详尽地追溯了它与法国电影文化主流的种种联系。此书的体例也有独特之处——阿贝尔把以前难以见到的原著同历史与文化的透彻

  • 标签: 电影理论 法国电影 电影评论 电影研究 阿贝尔 文化主流
  • 简介:故事影片《千里走单骑》故事性弱、淡化情节。但是影片内容却涉及到了在边疆深受观众喜爱的民间艺术形式——傩戏,一种在滇黔地区流传广泛、久远的民间表演唱。民间表演唱在演出视听呈现方面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倾向于时间性表达,在空间表达方面则倾向于假定性、写意性的再现。影片《千里走单骑》就是在电影市场操作背景下一次倾向于电影的时间性表达的创作实践,类似于电影诗的探索。观众反映冷淡、市场疲弱,有内在原因。海德格尔说过,“诗是一切艺术的最高形态”。

  • 标签: 《千里走单骑》 故事影片 民间 电影 评论 说唱
  • 简介:本文将美国的电影类学术期刊分成六个不同类型进行系统描述,比如纯电影理论类的《电影季刊》、《电影批评》等;跨学科类的《电影·文学季刊》、《电影与历史:跨学科杂志》。并将美国电影类的学术期刊与中国的电影学术期刊作一比较,尤其是和《北京电影学院学报》比较,分析其相似点和不同,及各自优势。

  • 标签: 学术期刊 电影 跨学科 比较
  • 简介:<正>今年3月28日,当影片“球场风波”在哈尔滨上映结束后的第五天,哈尔滨日报及时地刊登了陈春旭同志批评这部影片的文章“一部违反生活真实的影片——简评“球场风波’”。这篇简评扼要地分析了影片里的人物形象,特别着重分析了影片对张主任的歪曲描写,指出这是一部反现实主义的思想上有严重错误的影片,“这样的影片,很难使人对生活有正确的了解,而只能把人们引导到错误的道路上去。”

  • 标签: 影片 现实主义 人物形象 日报 哈尔滨 发动群众
  • 简介:中国的电视台数以千计,每年制作电视节目七十余万小时,生产电视剧万集左右(中国广播电视年鉴,1999年)。单看数字,中国的11亿电视观众真可以说是眼福不浅。然而,要问中国的电视都播出些什么节目?为什么要拍这些节目?质量和效果到底如何?节目为什么好或差?这些问题恐怕大多数人都说不清楚,包括电视人自己。如此说来,岂不是一些人在糊里糊涂地拍,几亿人在糊里糊涂地看,然后是糊里糊涂地乐或骂么?

  • 标签: 中国 电视事业 节目质量 电视理论 《电视批评论》
  • 简介:艺术创作实践与理论评价从来是艺术生产与相应的知识生产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也是构筑艺术史发展的两块基石。舞台艺术作品经由演员的言语或身体的创造成为不可重复的剧场性作品。这些作品或文本,因历史考量而有别其他文学艺术的表现方式至今仍"活态"于舞台而成为艺术经典。对于这些作品,批评的意义不言自明。

  • 标签: 艺术评论 批评 艺术作品 当代 本质 知识生产
  • 简介:许多年里,激进分子们与《乡村之音》的主要电影评论家安德鲁·萨利斯一直争论不休。他的来自“生命中枢”的护身符般的争辩术似乎通常瞄准着左派而不是右派。他强调形式大于内容的观点和他对美学的过分欣赏扭曲了他的许多观点。尽管如此,他对电影鉴赏和标准的贡献是值得重视的。别的不说,他至少刺激和推动了左派们把他们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加以条理化。正值《政治与电影》一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79)出版之际,《影友》杂志的特约编辑、WBAI—FM驻纽约办事处的电影项目制片人阿尔·奥斯特和《影友》杂志的特约编辑、《马克思主义者展望》(现已停刊)的文化编辑伦纳德·夸特,就在WBAI—FM采访了安德鲁·萨利斯。经过整理的谈话记录发表在《影友》1979年春季号上。

  • 标签: 伯格曼 符号学家 特约编辑 生命中枢 谈话记录 激进分子
  • 简介:2008年1月2日,继李安导演做客学院大讲堂之后。在研究生部的组织下,台湾著名电影人焦雄屏女士在郑洞天老师陪同下在我院中放进行了两小时的座谈。这次讲座的主题是华语电影的“后卧虎藏龙时代”,焦雄屏在讲座中就《卧虎藏龙》之后华语电影格局的改变、高概念电影的出现、

  • 标签: 学术讲座 综述 《卧虎藏龙》 华语电影 电影人 研究生
  • 简介:研讨会时间:2001年6月20日地点:北京电影学院小会议室主持人:王志敏(北京电影学院理论室教授)参加人员:郝建(北京电影学院理论室副教授)张献民(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副教授)杨琳(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副教授)张东钢(北京电影学院理论室讲师)罗异(电影制片人)张元(电影导演)黑泽清(日本电影导演)仙头武则(日本独立电影制片人)今村(日本独立电影制片人)

  • 标签: 北京电影学院 独立制片 电影导演 制片人 纪要 地主
  • 简介:中央军委秘书长杨白冰几年前就指出,影视是活跃文化生活的主要工具,也是进行政治教育、培养“四有”新人的一个有效的辅助手段。全军影视工作表彰会上,杨秘书长重申,加强政治建设必须重视影视工作。对于基层部队来说,如何搞好影视工作、充分发挥影视的教育功能?请看南京军区“襄阳特功团”取

  • 标签: 影视评论 影视工作 杨白冰 南京军区 政治建设 政治教育
  • 简介:2001年6月中下旬,北京电影学院举办了一个活动.活动的发起者和活动内容本身都让北京的电影圈子感到某种震动、惶惑与不安.这就是由一群该院日本留学生独立策划、操办的"90年代日本独立电影学术研讨会".对于这场活动,北京媒体给予了较多的报道,但圈内人士的说法褒贬不一,既有从中得到启发的,也有对90年代日本电影大感失望的,更有始终没搞清楚"独立电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的.而事实上这次活动的意义可能远远超乎现有的评价.

  • 标签: 北京电影学院 活动 惶惑 独立 学术研讨会 年代
  • 简介: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协办的“电影《梅兰芳》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12月25日下午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召开。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张庆善、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董事长韩三平、导演陈凯歌、作家莫言、青年导演王小帅以及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电影家协会、北京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和中央电视台等单位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研讨会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助理、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贾磊磊主持。

  • 标签: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 学术研讨会 《梅兰芳》 中国艺术研究院 综述 北京电影学院
  • 简介:2009年6月13日~14日,由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家协会、中国电影评论学会联合主办,上海市第三期重点学科电影学、上海国际电影学术论坛(ShanghaiForumforFilmStudies)联合承办时通俗现代性、国族身份认同与情节剧的文化政治:谢晋电影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沪举办。与会代表分别围绕“谢晋电影与通俗现代性:“民族创伤书写与中国形象建构:“电影作者论’:“谢晋模式再反思等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电影评论 谢晋 述评 上海大学 中国形象
  • 简介:艺术文化质地追求和葆有,是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区别于其他电影节的明显标志。目前唯一每年一度举行的国内大型电影节——大学生电影节在4月至5月再一次举行,历经20年磨练,第20届大学生电影节的学术文化追求愈发坚定呈现。大学生电影节已经成为综合性电影文化盛会,本届电影节除了综合性的年度主竞赛国产电影评奖、学生原创作品评奖、

  • 标签: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学术研讨 时代文化精神 学术意识 电影评奖 艺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