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比起体制来,我更关注个人间的关系,我觉得这一点也是毕飞宇的最优秀的地方,看起来推拿中心是对体制的某种比喻,但实际上他写的最终还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至于我,我是个自由主义者,跟小马—样。

  • 标签: 娄烨 专访 冒险 自由主义者 毕飞宇 体制
  • 简介:烨是国内第六代导演中极富个人特色的一位,其与曾剑的“手持电影”风格的结合拍摄出《颐和园》《春风沉醉的夜晚》《浮世迷城》《推拿》等多部经典作品,其中《推拿》获得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银熊奖。烨的电影有较强的个人特色,他的电影世界奇异有力,有一种强大的探索精神,人们往往被烨影片中性格鲜明的人物所触动,他们敢爱敢恨、也许微小如蝼蚁,却依然用自己的方式与这个世界博弈。在烨的影片中有一种与众不同的“认知感”,来源于其极富性格张力的人物们。与同是第六代导演领军人物的王小帅相比,烨的电影似乎“人物至上”,在王小帅的故事里,大部分的人物、情节都是为了主题服务,衬托三线建设这个主题,再现童年的伤口。而在烨的电影中,情节、背景、环境,似乎都没那么重要,整部影片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努力进行着人物性格的多角度塑造。

  • 标签: 人物性格 电影美学 娄烨 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六代导演 个人特色
  • 简介:在我国传统的戏曲艺术中,丑角还扮演了大量的坏人或沾有严重恶习的人,这些人物都是人们讥讽、嘲笑的对象。为观众所熟悉的,如《连心店》中的店家、《望江亭》中的杨衙内、《群英会》中的蒋干、《法门寺》中的贾桂、《风筝误》中的丑小姐詹爱娟、《做文章》中的徐子元……这些人物都是生活中的丑类,从外型到内心都是可恶的。但是,当他们一旦被艺术家深刻、真实而又生动地表现出来,成为渗透了艺术家的审美评价的反面典型时,却又可以转化为艺术美,给人以一种美的艺术享受。

  • 标签: 《十五贯》 反面典型 蒋干 望江亭 审美评价 贾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