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致卡斯帕尔·涅尔①我亲爱的涅尔:感澍你八天前礼拜日的来访。很遗憾,你求时我正好去墓地了。因此只好把我想要对你说的写在纸上。再次真诚地感谢你送来的彩色画稿《浮士德》。我反复研究了这幅画稿,产生了以下想法,构图的确很美。不过,要是让我来画,人物就不这样安排。眼前的《浮士德》只表现了“殷红的火焰”,火焰中浮现了神灵。

  • 标签: 布莱希特 《浮士德》 书信 画稿 火焰 神灵
  • 简介:清姚燮《复庄今乐府》今存三种不同系统的钞本。据《复庄今乐府总目》,此书收録元明清戏曲、说唱、散曲和时调新曲共430种,内有27种未见别本流传。现存本间有姚燮所作批语、题识及跋语,涉及作家创作背景与版本来源等信息。然该书卷帙浩繁,且分藏于五处,未易获知其全貌。今参酌诸家目録,以现存文本的具体考察为依据,整理成详目,细列剧目、折目、批注(録)、题跋、册数、馆藏地等,以供学者参考。

  • 标签: 姚燮 今乐府选 目録
  • 简介:李公麟(1049—1106),字伯时,号龙眠居士,舒州(今安徽桐城)人。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进士,历泗州录事参军,以陆佃荐,为中书门下后省删定官、御史检法等职,官至朝奉郎,自幼好学,知识渊博,擅长诗歌,精于鉴别古器物,尤以绘画著名、、凡人物、史实、释道、士女、鞍马、山水、走兽、花鸟无所不精,时推为宋画中第一人元符三年(1100)因风痹告老致仕,归居龙眠山庄(位于桐城龙眠山),自作《山庄图》,为世所宝。

  • 标签: 李公麟 宋代 画家 知识渊博 宋神宗 古器物
  • 简介:作为“纪念京昆艺术大师俞振飞先生诞辰110周年”的一项重要活动,《俞粟庐书信集》、《俞振飞书信》近日正式首发,该书以详实的第一手书信资料和精美的装帧向观众呈现俞氏父子的艺术与生活。

  • 标签: 书信集 俞振飞 诞辰110周年 艺术大师
  • 简介:莎剧《威尼斯商人》中鲍西娅父亲“匣子”的遗嘱常被视为早期现代英国文化中父亲对女儿的“箝制”,但分析摩洛哥亲王、阿拉贡亲王与巴萨尼奥的不同选择及其理由可以发现,“三个匣子”不但设计精巧,而且还包含了深刻的宗教与社会意义。莎士比亚通过“三个匣子”展现出和谐的世代继承关系,也表明了自己对“自由选择”这一时代热点话题的理解。

  • 标签: 《威尼斯商人》 莎士比亚 鲍西娅 “选匣子”
  • 简介:十年前一档"超级女声"节目红极一时,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成为了当时最炙手可热的电视秀节目。随着文化消费日益受到大众的关注、消费美丽成为时尚之后,秀也成为了当时那个时代一种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文化现象、娱乐现象以及审美现象。这种新的电视节目形态,在我国兴起并一直蔓延,居高不下的收视率和巨额的广告植入费用,使得音乐秀节目成为了当今社会一道令人颇为瞩目的电视文化奇观。

  • 标签: 选秀节目 电视节目形态 广告植入 电视文化 超级女声 审美现象
  • 简介:社会音乐秀活动的流行,促使很多高校音乐专业学生逐渐参与到秀活动当中。这也让音乐秀活动对于高校音乐专业教学的影响成了高等教育研究的课题。因此,本文主要阐述了社会音乐秀现象对普通高校声乐教育的影响,旨在给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 标签: 社会 音乐选秀 普通高校 声乐教育
  • 简介:高校音乐教育作为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立足于高校音乐教育教学,对音乐秀类节目受到当代大学生群体热捧这一社会热点现象展开思考,并提出了几点提升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水平,调动学生参与艺术实践的积极性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标签: 音乐选秀 音乐教育 实效
  • 作者: 徐少成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10-01-11
  • 出处:《大舞台》 2010年第1期
  • 机构: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曾形象地将唱腔与伴奏比喻为“唇齿相关”,一语道破了演员与乐队的紧密关系。一段唱腔,而伴奏却很拙劣,怎能称其为好?只顾伴奏华丽、俏皮,而唱腔疙疙瘩瘩不顺畅,更不能算作好唱段。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谷杰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6-16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6期
  • 机构:摘要:“歌唱犹如演奏‘人体乐器’,其中有其内在的声学原理”,这一观念已经引起声乐界的普遍关注。然而对“人体乐器”的物理声学的研究并不多见,通常声乐专家对歌唱技术的表达或评价往往以主观判断与感性经验为主要依据。笔者以为:主观评价和感性经验对声乐固然有效,但借鉴声学手段、运用声学原理研究声乐,可以辅助声乐学科更好的发展。本文拟从歌唱的“人体乐器”观念,“骨传导”的原理对歌唱的影响,声带闭合张力与气源气压的协调三个方面,阐述歌唱中声学原理运用的问题。
  • 简介:基层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社会实践活动的生动反映,也是精神活动的重要表现。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地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也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因此,将社会效益放在发展文化产业的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相互统一,这既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条件,也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必然要求。文章将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相关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探讨,从而推进基层群众文化的不断发展。

  • 标签: 基层群众文化 队伍建设 基层文化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