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40 个结果
  • 简介:悲剧作为一种世界性的艺术范式,在亚洲同样有着诸多富于特性的建树。本文对东亚、东南亚、南亚和西亚等亚洲各地区的悲剧艺术及其流变进行了大致扫描,并对一些重点作家的优秀剧目进行了审美分析。

  • 标签: 悲剧 近现代 亚洲
  • 简介:一、“三条主线”让剧情跌宕起伏编剧总是绞尽脑汁,想让剧情变得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其实,这是考验编剧实力和技巧的。《胡普伢》是由老编剧王自诚和太湖县编剧何慧冰两人数易其稿,历经近一年时间创作完成的。

  • 标签: 现代戏 编剧 太湖县 跌宕 剧情
  • 简介:目录学作为一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学问,向被称为读书治学的门径之学。王鸣盛云:“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自刘向、刘歆父子之《别录》《七略》起,我国综合性目录产生千余年后,始有戏曲目录问世及发展。戏曲目录的出现使得目录学作为一个学科.内容更加充实。我国戏曲目录在我国目录学史上是产生较晚的分支.在20世纪取得重大成就,与一大批为发掘、整理“新材料”的学者们的辛勤劳作密切相关。

  • 标签: 目录学史 现代戏曲 体系 读书治学 戏曲目录 考镜源流
  • 作者: 杨灵芝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9-19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9期
  • 机构:文物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是金钱买不到的。经过多少年的风风雨雨和战乱,流传至今的文物相对来说已经不多了。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留传于世的文物会越来越少。所以文物十分珍贵,我们也应该爱护文物。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王力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7-17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7期
  • 机构:在我国,文物保护与利用之间存在着较为突出的矛盾。我们应该在保护好文物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文物来推动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同时,以发展旅游来促进文物保护工作,做到保和用的完美结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细读了谭增成同志《咸阳戏曲文物考略》(载《当代戏剧》1989年第2期)一文(以下简称《文物考》),被咸阳市丰富多彩的戏曲文物所吸引,惊叹不已。既是羡慕又觉得是件憾事,缺少机遇能到咸阳实地考察一番,以饱眼福。笔者多年来就对戏曲文物颇感兴趣,读此文如遇知音,但尚觉该文有些论述不准确和未阐述清楚,现提出来与谭增成同志商榷。谭文谈及昭仁寺有《霓裳羽衣》舞舞俑时说:“看到这种舞俑后,我猜想‘羽衣’可能系‘鱼衣’之误,因为舞俑所穿裙子的花纹是鱼鳞状,古时人们善取‘鱼龙变化’之意,图的是个吉利,与“羽’可能无关。”这样猜想

  • 标签: 戏曲文物 《当代戏剧》 昭仁寺 鱼鳞状 谭文 中国戏曲史
  • 简介:由浙江省京剧团创作演出的青春京剧《告别迷茫》,在京剧舞台上刮起一阵创新风。用一句戏剧界的行话来说,《告别迷茫》是一出“定向戏”,该剧的局限性自然由此而来;然而,艺术从来就是在局限中闯出一片灿烂时空来的。

  • 标签: 后现代艺术 京剧团 告别 青春 浙江省 演出
  • 简介:一、现代杂技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社会意识、审美意识不断的增强,观众已从原来单纯对杂技技巧的欣赏,转变为对综合性杂技艺术美的追求,杂技作为一项传统艺术,也正由通俗向雅致、由惊险刺激向轻松优美转变,它已从当初的纯技巧表演逐步演变成为以技巧为核心,充分利用各种综合艺术手段不断追求更高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层次的舞台表演艺术,目前国内方兴未艾的杂技剧正是这一转变的集中体现。

  • 标签: 杂技 现代 舞台表演艺术 教育 发展趋势 社会生产
  • 作者: 《戏剧之家》2009年第10期供稿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10-20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10期
  • 机构:十堰市艺术剧院创作演出的现代豫剧《乡试》以80后的女大学生田亮亮为中心人物,讲述了她在初入社会,走上农村基层领导干部岗位后的一系列故事。作品通过她的经历,反映出当代农村变革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以及年轻的基层干部们在面对这些问题时的困惑和成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戏曲的出路"变则通",戏曲不再思变是不行的了,这已经成为共识,虽然认知的深浅并不一样.戏曲的现状是旧与新两种现象并存.老戏老演不行了,而有些新戏为什么也不行呢,原因可能很多,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题材新而情节老,思想老,演出老的所谓新戏,这是另一种新面孔的老戏,戏曲不改变这两种老旧现象,前途肯定堪忧.

  • 标签: 戏曲 现代品格 演出市场 戏剧文化 《孔雀东南飞》 《小河淌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广义地讲,现代戏这个概念早已有之。在中国戏曲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反映当时生活的剧目,这应该就算是“现代戏”吧。有意思的是,到了近现代和当代,现代戏几次被特别的重视,都与“戏曲危机论”有关联。

  • 标签: 现代戏 戏曲发展 近现代 危机论 剧目
  • 简介:1.问题的提出西方现代悲剧问题是西方现代戏剧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而困难的课题。它至今仍在争论之中。有人否定现代悲剧的存在,有人则肯定存在现代悲剧,各执一端,相持不下。本论文旨在将西方现代悲剧现象作为一个自身完整的系统,置于古希腊以来的西方悲刷发展演变的历史之流中进行深入的考察研究,力图作出肯定的论证。

  • 标签: 现代悲剧 西方 戏剧研究 悲剧现象 发展演变 古希腊
  • 简介:二十世纪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历史变革时期。一方面,工业文明给西方社会带来了极端丰盈的物质生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使得城市文化得到空前的发展.给艺术家带来了新的创作背景和创作契机.自由主体观念深入人心,去创作新的、个人的艺术成为这一时期艺术领域的共识。另一方面.生产力的巨大进步为人类提供了更为舒适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导致了对利益追求的无节制和日益尖锐地民族、阶级等矛盾,最终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两次世界大战使得当时的人们产生了空前的信仰危机,

  • 标签: 现代主义美术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两次世界大战 异同 人类历史 创作背景
  • 简介:一直以来,女性主义都陷入“女性是什么”的怪圈而不能自拔.在后现代的语境下.这个问题已不重要。因为.在这种多元的社会文化体系中.女性可以体验多种不同的自我.可以有多种选择.可以找到合适的方式把自己内在丰富的潜能释放出来!并在此过程中完善自我.找到适合自我的存在方式.寻求两性的平衡、沟通与和谐。从许鞍华导演的最新一部影片《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中的“姨妈”身上可见一斑。

  • 标签: 后现代语境 中国女性 现代生活 影片 女性主义 文化体系
  • 作者: 郭馨元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2-12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2期
  • 机构: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城区环境面貌日新月异。在相继新建和改建的大大小小的广场中,群众性的文化娱乐、健身休闲活动日益红火。可以预测,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广场还会迅速增多。因此广场文化活动将会在市民业余文化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刘永来在《上海戏剧》(2001.1)以同题发表文章,文章认为,现代题材话剧总是最受欢迎的,然而偏偏就是这现代题材的创作最不尽如人意。笔者从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一、现代题材剧目创作太少。仅就上海来看,每年话剧产量充其量十余台,且其中多有复排剧目,经典名著或海外、外国“舶来品”,少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题材剧目新作。二、现代题材剧目创作肤浅者多。大多数现代题材剧目新作较为肤

  • 标签: 剧目创作 题材 话剧 阐述 戏剧 文章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