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姚玉林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10-03-13
  • 出处:《戏剧之家》 2010年第3期
  • 机构:东北二人转是集曲艺、歌舞、戏曲为一体的特殊艺术形式,正如著名吉剧作家王肯先生所言:“如从说唱角度上看,它是破格的歌舞,戏剧成分很重的说唱;如从歌舞角度上看,它是罕见的说唱性、戏剧性突出的歌舞;如从戏曲角度上看,它又是少有的保存说唱、歌舞技艺较多的戏曲。”(《土野的美学》第21页,时代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1版)因此,现在按一般艺术分类法,把二人转归入走唱类曲艺之中(见《戏曲曲艺词典》第690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第1版)。但是,作为说唱类的曲艺,二人转又有着特殊的艺术个性与整体丰富的兼容性。这一本体特性,就决定了二人转打击乐的个性与兼容性的统一。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张丽宏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7-17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7期
  • 机构:“说口”是二人转表演艺术说、唱、扮、舞、绝“五功”的重要一功。“说口”是一种语言滑稽的民间口头文字形式,也是二人转文学脚本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唱紧密结合,形成二人转“说唱艺术”的两大支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有声电影和它所在国家的第一届学会奖同年诞生,这一巧合注定了历年的奥斯卡奖将不可避免地关注和纪录有声片的发展历程。在第二届(1928—1929年度)奥斯卡上,有声片一改去年不为人认同的劣势,拉动并繁荣了电影工业,“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已初见端倪,然而电影业仍是一派繁荣势头,这与有声片的诞生不无关系。如果说上届角逐学院奖的有声片绝无仅有,那么这届颁奖仪式已经是有声片的一统天下”。与美国迅速由默声的情况相异,在中国,声默转换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这得从中国电影产业的特点上去探询。

  • 标签: 中国 转声 经营 奥斯卡奖 有声片 经济大萧条
  • 作者: 李江江孙洋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9-19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9期
  • 机构:由于二人转艺术本身具有强大恒久的艺术魅力,所以它对其他文艺便形成了强大恒久的艺术辐射力,或谓艺术影响力。尽管这种艺术影响力为文艺圈内大多数人所认同,但从某种程度上说,并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故大有重新议论并加以强调的必要。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刘景山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9-19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9期
  • 机构:“柳派”二人转被称为正宗二人转,相传由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尊称柳道爷)创立,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莲花落等……此说乍听起来,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一位唐代的大文学家,又是山西运城人,曾在广西柳州为官,何以竟成为关东乡土艺术二人转的创始人?这简直匪夷所思。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板式变化的含义是:以某曲牌为母曲(原板),作各种不同拍子(板眼)的变奏。如,将其衍变、派生成4/4拍打"三节板"的"慢板"、"2/4拍打"一顶一板的"中板"、1/4拍打"流水板"的"快板(紧板)"、散板等。须要说明的是,"慢板"、"中板"、"快板(紧板)"系各种类别的板式名称,并非仅仅指演唱速度。这些板式的曲调,尽管拍子、速度、节奏特点、旋律特色、表现性能各有不同,但皆由同一曲牌的曲调材料变化发展而来。有的甚至母曲(原板)的基本曲调依旧,仅仅

  • 标签: 喇叭牌子 原板 抱板 旋律线 抢板 衬词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刘大明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7-17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7期
  • 机构:龙江剧是在二人转、拉场戏的基础上创造发展的黑龙江省地方戏曲新剧种。因此,在继承二人转、拉场戏艺术精华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便成为龙江剧创造发展的总原则。1988年,黑龙江省文化厅在召开龙江剧建设与发展研究会的基础上,总结过去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成果,并加以丰富补充,重新制定出《龙江剧发展战略工程纲要》,明确提出了龙江剧剧种建设的“十六字方针”:“扎根基础,博采众长,适应时代,自成一家。”这既是龙江剧建设发展的总方针。又是龙江剧各艺术门类创作发展的总方针。作为龙江剧艺术门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龙江剧表演艺术,当然也以此为总方针。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马桂娟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12-26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5期期
  • 机构:在东北地方戏剧创作中,出现了同一作者同一题材同一题目写成同一作品的奇特现象,这就是黑龙江剧作家王庆斌创作的“一题三品”即二人转、小品(东北地方戏)、拉场戏《俩姑爷》。文学本分别在《剧作家》发展,并分别收入《推荐剧目:小品100部》、《推荐佳作:小戏100部》;演出剧目东北地方戏小品《俩姑爷》获文化部铜奖,拉场戏《俩姑爷》获黑龙江省一等奖、获“西柳杯”东北三省二人转邀请赛优秀剧目奖,并由辽宁音像出版社收入“东北地方戏精品荟萃”中出版全国发行。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许春惠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7-17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7期
  • 机构:研究探讨二人转表演艺术的美学特征,就可能把二人转表演艺术的理论研究从原有的艺术层面上升到更高级次的美学层面,即艺术哲学层面,因为美学曾被德国著名美学家黑格尔称作是“艺术哲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这么漂亮的房间,这么高级的马桶间……”一字一顿中,甜美的娴手捧毕生挚爱的电影明星相册,柔柔地立在某个租界里弄的晒台上。她说出的是电影台词,道出的却是几乎所有女人的虚荣追求,这便是“女性生活”的开始。

  • 标签: 女性生活 桃花扇 话剧 电影明星 台词
  • 作者: 林原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9-19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9期
  • 机构:打击乐在二人转表演中的作用东北二人转是集曲艺、歌舞、戏曲为一体的特殊艺术形式,正如著名吉剧作家王肯先生所言:“如从说唱角度上看,它是破格的歌舞,戏剧成分很重的说唱;如从歌舞角度上看,它是罕见的说唱性、戏剧性突出的歌舞;如从戏曲角度上看,它又是少有的保存说唱、歌舞技艺较多的戏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旧时,在二人老艺人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艺诀:"艺人肚囊宽,杂货样样全"。可见,对于一位旧社会的二人艺人来说,"肚囊宽"的确代表了个人的水平。"艺人的肚,杂货铺;不怕不卖钱,就怕货不全。"这句艺诀说得也是这个道理。

  • 标签: 二人转艺谚 程喜发 刘世德
  • 简介:我曾驱车采访了东北三省二人专家王肯、王兆一、那炳晨、马力、靳蕾、耿瑛与二人老艺人王忠堂。采访中普遍被专家们提到的一个重点,就是二人的活"化石"——艺谚。

  • 标签: 二人转 艺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