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在清末,无锡、常州一带有个昆腔戏班名迎风班,是很有声誉的,尽管是草台班,但戏班中有不少出类拨萃的人才,如老生毛竹山,拿手杰作是《铁冠图》,丑角陆寿卿,善演《借茶》、《活捉》等戏,在上海距小花园不远,(今福州路云南路)有条观励里,内有六条弄堂,所住大多为梨园中人,因此就有人在此组织了一个总会,是票房性质的,加入者每人出会费2元,会中人物如赵如泉、四盏灯、钱化佛、童年时的盖叫天、善演《收关胜》

  • 标签: 陆寿卿 铁冠图 钱化佛 赵如泉 盖叫天 收关胜
  • 简介:春柳社在日本轰动一时,但回国后,春柳演剧却历尽坎坷,并以失败告终。春柳演剧以中国现代戏剧的先导者自期,它初步开拓了中国早期话剧的发展道路,为中国现代戏剧做出了多方面的重要贡献。

  • 标签: 新剧同志会 春柳剧场 演剧意义
  • 简介:由山东省文化厅、东营市人民政府主办,东营市委宣传部、东营市文体局承办,东营市烟草专卖局协办的山东省地方戏小型戏曲新创作剧目会演,787日下午在吕剧故乡东营的黄河影剧院落下帷幕。评委会评出的20个剧目奖、13个编剧奖、13个导演奖等六大奖项分别花落省内18个剧院团。省委副书记王修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道玉,副省长蔡秋芳,东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委书记石军,省文化厅厅长张长森,副厅长周艺等出席了闭幕暨颁奖仪式。

  • 标签: 山东 地方戏 小型戏曲 新创作剧目 会演活动 2005年
  • 简介:本文有关“五四”前后在北方的学生戏剧,以三所学校(天津南开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学校)为代表,阐明了北方学生戏剧的发展过程,有助于考察北方的新剧发展。把北方的新剧和上海的新剧活动对照,上海的新剧(文明戏)的特征就是商业性戏剧,北方的新剧却是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的学生们成为旗手。本文;等证当时的报刊资料,从实际的北方的新剧活动来解释北方戏剧的特点。

  • 标签: “五四”时期 学生戏剧 南开学校新剧团 北京大学新剧团 清华学校新剧团
  • 简介:《戏杂志》刊行于1922年至1923年间,前后共发行九期,设有“京剧”“昆剧”“新剧”“戏剧新闻”“游艺附录”“时事小曲”等栏目。其中包含大量关于新剧变迁发展的重要文献和新剧人物的轶闻趣事,这些文献资料所记述的内容,与同时期的新剧文献相比,史料价值极高,多为其他文献所罕见。对《戏杂志》中任公、任天知、王钟声三人的史料梳理后,得出如下结论:任公为《戏杂志》主要编辑者之一的任退庵;进化团领导人任天知生于1870年,卒于1927年;春阳社领导人王钟声投身新剧运动之前曾积极参与上海的光复运动等。

  • 标签: 《戏杂志》 新剧人物 任公 任天知 王钟声
  • 简介:四川省川剧院新剧场踩台演出四川省川剧院在春节期间举行新剧场落成典礼暨踩台演出,盛情接待中外佳宾和广大戏曲观众。该院名誉院长、著名表演艺术家陈书舫,国家一级演员张巧凤、杨昌林、任庭芳,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陈智林,以及一大批素享盛誉的中青年演员黄世涛...

  • 标签: 四川省 剧场 剧院 《长生殿》 优秀民族文化 审美需求
  • 简介:即便你事先不知道英国戏剧《民丰》已经获得2003年伦敦标准晚报戏剧奖最佳戏剧和2003年英国戏剧评论圈奖最佳戏剧及2003年英国南岸戏剧奖最佳戏剧的殊荣,你只要一翻开这个剧本,你就会被它深刻的人文内涵和独特的戏剧美学所倾倒。

  • 标签: 英国 2003年 戏剧评奖 《民丰》 文学评论
  • 简介:2009新剧展演——第十届剧本朗读会由上海戏剧家协会主办.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承办.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室具体实施。剧本朗读会于2月底筹备.3月中旬建组排练.4月上旬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三楼戏剧沙龙剧场.进行了三个剧本的六场演出。

  • 标签: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剧本 朗读 展演 新剧 戏剧家
  • 简介:本文主要根据两则史料——林天民的回忆录《三十年来我们的新剧运动》,以及笔者有幸见到的未曾出版的《天民剧本集》,论述“春柳社友”林天民的新剧活动与剧本创作。

  • 标签: 春柳社 林天民 新剧 中国早期话剧 未刊话剧史料
  • 简介:新剧本朗读会”是上海市戏剧家协会发起的鼓励国内戏剧剧本创作的非商业艺术活动。“朗读会”始于1991年4月,迄今为止已经成功举办了十届.曾先后推出了《留守女士》、《大桥下面》、《闹钟》等剧本和演出,在上海乃至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切实地推动了上海戏剧的发展,促进了上海的文化建设。

  • 标签: 剧本创作 2010年 朗读 修改过程 展演 原创
  • 简介:清末民初,伴随着京剧的改良运动,海派京剧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并代表了京剧的另一种风格。在影响海派京剧特点形成的诸多因素中,新剧曾起过积极的作用。新剧与海派京剧,二者均在相同的时代背景、地域环境中发展,面向共同的观众。新剧对海派京剧特色形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剧目创作、表演方式、舞台美术及审美现代性四个方面。海派京剧受新剧影响的同时,反过来也对新剧产生影响,加速了其民族化的进程,使得新剧深深地扎根于中国。

  • 标签: 新剧 海派京剧特点 上海民国年间报刊
  • 简介:夏衍曾说:“中国话剧有三位杰出的开山祖,这就是欧阳予倩、洪深和田汉。”本文将从欧阳予倩步入戏剧殿堂的第一步开始说起:他是如何参与到中国新剧的创始中来的。通过欧阳予倩的这一步,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新剧创始期的一些重要特点。在过去,由于社会历史环境的缘故,我们对欧阳予倩有不少误读和误解。今天,我们需要对欧阳予倩重新解读和探讨,从“人情事理”和特定的历史情境出发来反观欧阳予倩。

  • 标签: 欧阳予倩 新剧 《黑奴吁天录》
  • 简介: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是京剧人才培养的重镇,六十年来一直为世人瞩目。从1951年成立艺培戏校,后由政府接管,自郝寿臣担职首任校长以来,经马连良,直到孙毓敏,历任校长都是极有成就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和教育家。无数京剧大家就是在这座学校里接受了启蒙教育,并且奠定了深厚的技术基础与剧目基础,因此,北戏与当代其他任何…所戏曲教育机构相比,

  • 标签: 京剧表演艺术家 马连良 剧目 少年 成材 戏曲艺术
  • 简介:在阴影中浮现出的是已然苍白的脸,和如漆的炯炯目光。他是个复杂的和世故的人,他了解生活和时代,知道各式人等的许多习惯,行业术语和内心世界。

  • 标签: 剧作家 朗读 剧本 文本 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