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韩国舞蹈从1945年祖国光复到1985年止,经历了恢复,发展到繁荣这样三个阶段。一、1945~1960战后恢复期(空白期)8.15光复后,韩国舞蹈与其他艺术一样,在经历了战争摧残之后开始复苏。首先是成立了“朝鲜舞蹈艺术协会”,这是战后在韩国舞蹈界最先成立的舞蹈人的团体,由金敏子、陈寿芳、郑志树、韩东人等40人组成。

  • 标签: 韩国 舞蹈艺术 艺术形式 艺术事业 艺术创作 艺术文化
  • 简介:《三国遗事》第二卷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说的是新罗第49代王宪康王一次到开云浦(今蔚山)去游玩,回来途中,突然间,乌云翻滚,遮天蔽日,伸手不见五指,王甚惊异,问左右,日宫奏道:“此乃东海龙王所为,望王行善举”,王听后立刻下令,为龙王修一寺庙。令下后,果然云消雾散,龙王非常高兴,带领他的七个儿子,来感谢王的恩德。开云浦”这个名子,就是由此而来的。后来,真的在灵鹫山”上修了一座庙,名叫”望海寺”,也叫“新房寺”。

  • 标签: 龙王 新罗 三国 寺庙 舞蹈 儿子
  • 简介:舞台上的她,光彩照人,神情肃穆,像一尊慈眉善目的女神雕像。仰望苍穹,只见她右手高高伸向天空,似乎是在向宇宙苍穹召唤着什么……

  • 标签: 韩国 梅子 女神 召唤
  • 简介:高丽乐是起源于古代韩国,后来传到中国和日本的一种音乐,属于中国隋、唐代的七部伎、九部伎和十部伎。日本仁明天皇年间(公元823—849)把日本的外来音乐分为左方乐和右方乐,左方乐就是唐乐,右方乐就是高丽乐。高丽音乐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受到外国民族音乐的影响,因而在高丽乐里面融合有中国乐(唐乐)和西域乐等外来民族音乐。本文将以历史角度探讨高丽乐里面的中国音乐,

  • 标签: 高丽 西域 天皇 乐舞 唐代 国民
  • 简介:源起及发展煞尔铺里舞又称“解煞舞”。所谓“煞”指的是与生俱来的凶煞,可以解释为害人或破坏物品的狠毒的鬼的毒气;“解”就是将这种煞化解并祛除所具有的“憾”。因而,“解煞舞”意为通过舞蹈解除不好的气或恶气、恶习等。这一舞蹈源于韩国传统民俗,是由巫师用以接神的手段而跳的舞蹈。据说人们认为在村里或家里有杂鬼可能会害人.

  • 标签: 舞蹈 文化表达 韩国 传统民俗 “解”
  • 简介:从建筑学角度而言,一个建筑物只有根基牢固方能稳如磐石。同样之理,一个民族文化的建筑也是建立在原有文化之“根”的基础上,正如我们常言之“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只有继承才能发展”。留住文化之“根”,在世纪之交其意义更为重大而深远。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想...

  • 标签: 无形文化财 舞蹈文化 “根” 传统舞蹈 舞蹈形态 韩国文化
  • 简介:流传于韩国全罗道海岸地带的"羌羌水来"歌舞,主要是以女性为表演群体,相互牵手成圈,应和着先唱者的歌声边唱边舞,并从中穿插一系列民俗游戏来表达群体审美与个人情感的、用来祈愿丰年、多产并且带有一定祭祀色彩的韩国民俗艺术形式。本文通过对羌羌水来歌舞进行艺术描述,对其形态特征及社会功能进行探讨,在一定程度上为研究韩国传统民俗歌舞提供理论依据与文化参照。

  • 标签: 羌羌水来歌舞 形态特征 社会功能
  • 简介:梨花女子大学1886年5月30日由美国教会创办,旨在为当时尚无权与男性接受同等教育权利的韩国妇女提供学习机会,这方面的消极影响当然也得归咎于孔孟之道中“三从四德”(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的封建礼教之束缚。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梨花女大同整个大韩民族一样,相继经受了压抑的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残酷的朝鲜战争时期,以及一系列社会动荡和变革的严峻考验,并逐步从高等教育入手,成功地提高了韩国妇女的社会地位。

  • 标签: 舞蹈教育 韩国 高等教育 舞蹈艺术 艺术形式
  • 简介:中韩两国一衣带水,舞蹈交流自古有之,相互影响更是俯拾即是。回溯历史,我们不难看到,在古代,主要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汉文化,特别是易学和儒学,给朝鲜半岛带去了持续至今的的深远影响,最显著的标志莫过于汉字的广泛使用、国旗上的阴阳八卦图、百姓处世的中庸之道、全国上下对教育的高度重视等等,而汉民族的舞蹈自宋代开始,大规模地输入到那里,

  • 标签: 韩国 舞蹈教育 舞蹈事业 高等教育 艺术交流 艺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