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喇”是古代杂技性的乐舞,兴起于金、元时期,明、清两代又有发展,有关记载首见于明代,清代文献才有较多的记述。“喇”一词,源于蒙古语的汉字记音,由于不同时期的表演形式不尽相同,因此,其含义有多种解释。早在20世纪30年代,民俗学家李家瑞先生《北平俗曲略》一书,摘引《野获编》、《帝京景物略》、《宸垣识略》、《燕都杂咏》等有关“喇”的记述进行了考证,为我们今日研究“喇”提供了重要线索与参考。20世纪80年代以来,舞蹈家们虽有诸多研究“喇”的文章发表,但尚无系统的论述。为此,本文以文献资料结合仍在流传的民间舞蹈,以动态形象为切入点,对“喇”的文化源流、形式特征,做进一步的考证。

  • 标签: “倒喇” 西域乐舞 佛教文化 动态形象 杂技因素
  • 简介:舞蹈动作治疗是由英语:“Dance/MovementTherapy”翻译而来,简单地说它是一门疗伤的艺术,这个“伤”不是我们所说的肢体上的损伤,而是心理上的或是情绪上的创伤。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国家相继尝试着在心理治疗中引入艺术治疗,来弥补传统的心理治疗单纯依赖话语形式的欠缺。艺术治疗为有需要的人们提供了非言语的表达和沟通机会,

  • 标签: 艺术治疗 舞蹈动作 名义 20世纪中期 心理治疗 西方国家
  • 简介:芙二三枝子女士为当代著名舞蹈家,日本现代舞蹈家协会理事,日本舞蹈医疗协会会长,芙二三枝子舞蹈研究所所长,曾师从石井漠、江日隆哉。她以独立的舞蹈理念,进行创作活动,曾在国内和美国、英国、中国、印度等国演出。1970年开始研究“舞蹈医疗”及“启发感觉训练法”,曾在东京医疗专门学校和东京福祉专门学校就任讲师,此后并在日本各地及美国举办讲座。今年10月间来我国,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及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举办讲座,受到热烈欢迎,参加训练的人认为这种训练方法着眼点在舞蹈者身心内部进行调整,看来这种训练方法,是将耒时代必须的方法,是时代的要求,美国已有六所大学开设这门课。这本专著已由王路翻译,董锡玖、金秋审校,特在我刊连载以飨读者。

  • 标签: 现代舞蹈 中国艺术研究院 演出 创作活动 舞蹈家 训练方法
  • 简介:舞蹈治疗与舞蹈受众拓展一样,都以身体、舞蹈与动作为载体,二者有相同的艺术观和价值观,这为舞蹈治疗应用于舞蹈受众拓展提供了理念基础。舞蹈治疗的发展阶段模型、动作分析理论能指导舞蹈受众拓展的内容、形式设定及过程管理,即兴舞蹈的大量运用能引导舞蹈受众主动、创造性的体验舞蹈,“以动作建立关系”、“舞蹈即沟通”等理论,及镜像、切斯技法等技术能构建舞蹈中的人际互动及团体凝聚力,真实动作理论与方法能引导舞蹈受众以舞蹈表达内在自我与情感。舞蹈治疗的相关理论与方法有利于舞蹈受众拓展回归/舞蹈本质并提升其有效性。

  • 标签: 舞蹈治疗 体验式 舞蹈受众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