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舞剧作为一种戏剧式的舞蹈艺术作品,是舞蹈艺术发展到最高阶段的艺术形式之一,也是囊括了舞蹈艺术的一切精髓的戏剧艺术。它不同于一般的舞蹈小品。由于以舞蹈形象手段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与冲突,刻画了主人公和其他各种人物的性格和形象,其后展示的生活画幅比舞蹈小品既更壮阔雄伟又更深刻隽永。舞剧像歌剧和话剧一样,也有小、中、大型之分。尤其是大型舞剧,其规模、事件、人物及生活画幅之大之巨之多之深广,均足以与大型歌剧和话剧媲美。由于同是舞台艺术,同是综合性的艺术,舞剧与歌剧、话剧和电影等剧种的共性是不言而喻的。而因为它以肢体的运动如动作、造型、律动与姿势为主要的形象塑造手段,是最为明显的行动的艺术,是自始至终以优美的舞蹈勾勒时代的生活画面与人物性格的艺术,其与歌剧、话剧和电影等的不同之处也是众目共睹的。就拿青年男女的爱情场面来说吧,它不是借助言语与歌唱加以暗示与表白,而以双人舞的形式将一对恋人的初恋与热恋表述得淋漓尽致。对情侣的离别的处理也是如此。就像朝鲜族大型舞剧《春香传》所显示的那样,它以其肢体艺术,把春香与李梦龙的依依难舍和山盟海誓之情表述得更加入木三分,足以催人泪下。其艺术魅力,洵是丝...

  • 标签: 形象特征 舞剧形象 说舞剧
  • 简介:本文结合肖苏华舞剧创作思想与创作实践,从选材立意、人物关系、叙事结构三方面来分析其舞剧创作的叙事特征。肖苏华舞剧的叙事性在于其"叙事"不为舞而舞,只为表达服务。这种叙事不仅推动舞剧的戏剧性,也会强化舞剧结构中内在的逻辑关系,使舞剧叙事简练完整,又围绕题材立意,体现出作品鲜明的现代"主体"思维。真正的舞剧叙事,不会妨碍"舞"的华彩,反倒会使那"舞"由于其叙事方式的新颖、丰富而更为绚烂。

  • 标签: 舞剧创作 选材立意 叙事结构 叙事特征
  • 简介:小花戏产生于山西省左权县,也称“辽州社火”。当地还流行“耍龙灯”、“舞狮子”、“跑竹马”等民间艺术形式。飞舞多变的扇花,轻盈活泼的“三颠步”,构成了小花戏的独特韵味,加上易于流传的“小调”和“大腔”的音乐特色,增强了这一民间艺术形式的生命力。特别是山西黄河歌舞艺术的成功,进一步推动了小花戏的繁荣发展。

  • 标签: 山西省 舞蹈 艺术形式 音乐特色 歌舞艺术 左权县
  • 简介:汉代是中国古代舞蹈史上“俗乐舞”发展的高峰,舞蹈的形式由于受“百戏”的影响,体现出技艺性、娱乐性、表演性等民俗艺术特征。同时,汉代也出现了作为表演艺术形态的舞蹈形式和专业的舞蹈理论。在这些前提的影响下,汉代出现了独特的“俗乐舞”舞蹈形式及舞蹈审美特征,这些特征集中体现在“翘袖折腰”、“飞”的舞蹈美上。汉代以《百戏》、《女乐》等激动人心的俗乐舞为标志的舞蹈形态,体现了汉代国家的规模和气象,国力的强大和繁荣,对后世舞蹈艺术的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不愧为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

  • 标签: 礼崩乐坏 俗乐舞 郑卫之声 审美特征
  • 简介:北京舞蹈学院吕艺教授的新著《舞蹈学研究》近日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基于作者多年来对哲学、美学及舞蹈学学术研究方法的学习和思考,对多种相关学科的学术研究方法进行了整理,阐述了这些研究方法与舞蹈学研究的紧密关系,以及由此延伸出的有待舞蹈学界可能进一步研究的领域。

  • 标签: 北京舞蹈学院 出版发行 学术研究方法 上海音乐出版社 相关学科
  • 简介:苏州打莲厢舞蹈动作活泼生动,节奏快慢结合,边舞边唱,极具水乡特色风情。通过对打莲厢的历史渊源、表演形式、舞蹈动作规律的分析,我们可以对苏州打莲厢的舞蹈形态特征窥斑见豹。

  • 标签: 打莲厢 苏南舞蹈 舞蹈形态 敲击法
  • 简介:摆手舞是土家族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民间艺术形态。其舞蹈形态不论是"男女相携"连臂而舞,还是古拙质朴的动作,都体现了土家族悠长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本文从土家族摆手舞的文化生态环境切入,通过舞蹈动作分析法对舞蹈本体进行深入剖析,试图勾勒出土家族摆手舞形态特征的全貌。

  • 标签: 土家族 摆手舞 形态特征
  • 简介:吕艺的舞蹈教育观对我国舞蹈教育由中专向大学的转型、对于高等舞蹈人才的全面素质培养都具有奠基性的意义。在学院的中国古典舞教学从实践到理论都得到迅猛发展之际,吕艺从舞种特性和创作主张方面对中国民间舞学科进行了独到的理论阐发。他是“身在舞界,放眼世界”,他对任何新学科、新方法、新观点的出现都有着特别的敏感,并尽可能将其运用在自己的舞蹈理论研究中,在舞蹈各学科的建设中,他对“舞蹈教育学”这一学科的开拓性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的。

  • 标签: 吕艺生 舞蹈教育制度 舞蹈教育学 中国民间舞 总体哲学方法 具体学科方法
  • 简介:1982年,时任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长吴晓邦开始为中国舞蹈界培养硕士研究,开启了培养舞蹈学高端人才的航程。在中国舞蹈高等教育发展的四十年里,研究教育筚路蓝缕,为我国的舞蹈学研究事业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期间进步和欠缺并存,成长和挑战共融。中国舞蹈学研究教育工作仍然是任重而道远的,唯有脚踏实地地布局和调整好基础性工作,才会让我们最终看到一个百花烂漫的美好未来。

  • 标签: 中国舞蹈学 舞蹈高等教育 研究生教育 中国艺术研究院
  • 简介:翻开中华民族的相册,回族男青年头戴小白帽、身着坎肩,女青年头披长纱,那朴实但独特的装束一定使人记忆犹新;在五彩缤纷的艺术舞台上,各民族舞蹈争奇斗艳,回族舞蹈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像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朝鲜族舞蹈那样使人屡见不鲜,这无形中使人们对回族舞蹈的认识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其实回族民间舞蹈和其它民族民间舞蹈一样,也是丰富多彩、历史久远的。

  • 标签: 民间舞蹈 回族 风格特征 训练价值 维吾尔族 宴席曲
  • 简介:西藏藏族歌舞源远流长,是西藏藏族历史文化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在西藏藏族歌舞艺术之林中,"囊玛"是最为独特的一种,也是西藏藏族歌舞文化中的典型代表和重要组成部分,集藏族音乐与舞蹈发展之大成。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保护和弘扬"囊玛"文化,文章在历史文献资料基础上,总结"囊玛"研究先行者对"囊玛"的研究成果,从舞蹈、音乐、服饰三个方面,对"囊玛"的形态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

  • 标签: 西藏 藏族歌舞 “囊玛”
  • 简介:"舞"是宗白华阐释中国艺术的关键词。"舞"的观念基础来自于《周易》的宇宙观。宗白华认为宇宙万物由气的节奏性变化构成,并伴随着一定的条理与秩序。而宇宙空间是由时间统率的,也是节奏化的,并呈现为"时空统一体"。在此基础上,宗白华指出"舞"是艺术本体"生生的节奏"最直接的显现,同时也是艺术境界的典型形态。宗白华对"舞"的阐释暗含着中国舞蹈审美特征的线索。他所阐发的《周易》宇宙观是中国舞蹈"圆"审美特征的根本依据;"无往不复"的观念是中国舞蹈"终点回归起点"运动原则的理论原点;"生生的节奏"是中国舞蹈"线"性特征的本源。

  • 标签: “舞” 宇宙观 艺术境界 美学特征
  • 简介:本文从吴越地区的政治、经济、地缘诸因素入手.考察吴越地区民间舞蹈文化的成因。旨在揭示其文化本质的同时,从理论上为完整地认识吴越民间舞蹈阐释一条思路,这对于整理和研究民间舞蹈有帮助。

  • 标签: 吴越地区 民间舞蹈 文化特征 历史渊源 民俗事象 艺术风格
  • 简介:本文采用运动生物化学的实验方法,对芭蕾舞学生基训课后以及基训课中各组训练后的血乳酸、血尿素等指标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芭蕾舞基训课后血乳酸水平显著提高,代谢类型属于有氧无氧混合型。芭蕾基训课各组训练的负荷强度不同,能量代谢类型也不同,中跳和大跳训练的强度相对较大,其次是把杆,小跳和中间部分的训练强度相对较小;把杆、中间和小跳训练的供能系统以有氧代谢供能为主,而中跳和大跳训练以糖酵解供能为主。芭蕾舞基训后血尿素值升高,说明蛋白质参与了代谢供能,但升高幅度大约为1mmol/L左右,说明芭蕾基训的运动量中等,而且血尿素测定结果说明训练后能够得到恢复。研究建议:注重发展芭蕾舞学生的有氧代谢能力和无氧代谢能力;芭蕾舞学生在基训课上还有负荷潜力,可以加大训练量;芭蕾舞学生不可忽视蛋白质的补充。

  • 标签: 芭蕾舞基训 血乳酸 血尿素
  • 简介:我们要正确认识一件事物,就要去研究这个事物的基本特征,亦即研究此事物与它事物的根本区别,这样才能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属性。研究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产业也是这样,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文化产业的基本规律,就必须研究文化产业的基本特征。一、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双重性特征

  • 标签: 文化产业 文化产品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经济效益 基本特征 国际竞争力
  • 简介:本文从舞蹈身体语言的角度出发,运用动作分析法,对土家族摆手舞中呈现的舞蹈形态展开深入研究,提炼出了摆手舞四大形态特征,它们是:手脚同边运动的"一顺边"动态、"甩摆、悠摆"的摆手动态、"三步颤"的舞步动态、重心低移的行进动态。以期有助于我们理解认识摆手舞的形态、风格,有助于从身体语言符号中进一步辨识土家人的审美心理以及更多文化信息。

  • 标签: 摆手舞 舞蹈形态 “一顺边” “三步颤”
  • 简介:本文结合台湾刘凤学教授重建唐乐舞的研究和实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从气息运用、基本体态、动态特征、服饰的特殊性等几个层面展开论述,梳理出三种最常见的身体形态和颇具共性的动态特征,阐释了刘凤学唐乐舞训练与表演在姿态和运动轨迹中所呈现出的不同特色,并总结了刘凤学舞蹈作品的创作风格与内在的审美追求,及其对唐代乐舞的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做出的有益探索。

  • 标签: 刘凤学 唐乐舞 训练与表演 特征
  • 简介:一、《舞蹈美学》——继往开来的新里程碑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邓佑玲教授认为,作者具有强烈的理论建构意识,如作者在序文里就提到了建构舞蹈美学的三个支点:(1)舞蹈美学如果不研究人的身体,不从身心二元论转向身心一元论,舞蹈研究只能止于术,难以达到道的境界。

  • 标签: 舞蹈美学 出版座谈会 身心二元论 综述 北京舞蹈学院 舞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