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7 个结果
  • 简介:是中与音乐关系最为密切的一卷,从中世纪到20世纪,西方许多作曲家都曾为之谱曲.本文探讨的是诗篇歌在早期基督音乐中的应用特点及其关系.

  • 标签: 诗篇 圣经 基督教音乐 诗篇歌 仪式音乐
  • 简介:基督与西方音乐发展关系密不可分,是西方音乐的催生剂,本文试从基督对西方音乐发展过程的影响作论述,以期大家对此音乐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 标签: 教堂音乐 早期西方音乐 西方音乐的发展
  • 简介:  19世纪中叶,西方文化在鸦片战争之后涌入中国,特别是基督音乐对中国近现代音乐乃至民族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世纪末20世纪初,基督音乐随西方传教士进入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在川、滇、黔的苗族、彝族、傈僳族等少数民族中得到传播和接受,以西方基督赞美诗在滇北苗族地区的传播和发展尤为突出.基督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也是最重视音乐的宗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基督赞美诗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列强的入侵得以在中国大范围的传播,并且在沿海城镇甚至少数民族地区得到深入发展.为什么滇北苗族长期以来很少受汉族文化的渗透却在20世纪初很快接受了一种新的文化--基督文化及其赞美诗?要探寻这些原因笔者认为有三种文化在互相起作用:中国传统文化、西方基督文化和滇北的苗族文化.……

  • 标签: 原因初探 基督教赞美诗 接受基督教
  • 简介:今天的基督(合云南少数民族基督)仪式里粜尚音乐崇拜手段的习俗,可以追溯到三千年以前犹太圣殿的祭祀仪式.其仪式音乐活动情况至今散见于《圣经·旧约》的诸多篇章·经研究表明,该类仪式里含有包括乐工在内的祭师阶层——未人组成的部族或专门的徭役群体,有运送、安放约柜仪式、耶路撒冷城墙告成仪式及第二圣殿祭祀等五种祭祀仪式,均有仪仗乐队和唱诗班。考其歌舞及礼仪乐队、仪式表演及社会音乐习俗,均与今天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督音乐仪式习俗有许多相似之处。

  • 标签: 犹太教 圣殿祭祀 祭祀音乐 云南少数民族 基督教 仪式音乐
  • 简介:19世纪末20世纪初基督会来华开办学校开启了近代中国的专业音乐教育之路,烟台成为最早在新式学校中开设音乐课程的城市。本文试图对烟台基督会学校中的音乐课程设置、音乐社团与音乐活动、音乐师资等方面的史料进行梳理,剖析在近代城市文化变迁中,教会教育对远方“他者”的文化形塑,及西方音乐传播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解构。

  • 标签: 基督教会学校 音乐教育 文化变迁 “他者”
  • 简介:国内外学界通常认为近代中国有关学校音乐教育重要性问题的提出是在19世纪的最后几年,学校音乐活动的开展是在20世纪初“学堂乐歌”运动兴起之后。但是,旱在19世纪中期“五口通商”后不久,唱歌已是基督会活动的固定项目之一。到了19世纪60年代,不仅音乐课程已成为教会中小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音乐教育的具体问题也已在传教士关注的焦点之内。文章以美国长老会传教士狄就烈(JuliaBrownMateer,1837—1898)的音乐教育理念与实践为焦点,探讨19世纪下半叶基督新教传教士有关中国学校音乐教育之主张。

  • 标签: 传教士 音乐教育 狄就烈 白话 寓教于乐 民族意识
  • 简介:音乐是基督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近20年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基督音乐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回顾了中国基督音乐文化的历史进程,通过对江苏省常熟地区教会音乐的不同表现形态以及对不同仪式中音乐活动的考察与分析,为我国基督音乐文化的研究提供一份较为详实的资料。

  • 标签: 基督教 音乐文化 仪式音乐
  • 简介:清末的基督传教士在引进和推广盲残疾人职业培训方面做了不少工作,特别是在盲人技能培训及就业问题上多有贡献。针对盲人耳聪的特点,一些传教士注重对盲人音乐技能的培训,因而推动了早期残疾人的音乐教育。但学界对于他们的工作却鲜有研究。本文以中国盲童安格妮丝.郭士立、苏格兰圣经公会牧师穆瑞为例,对基督传教士19世纪下半叶在中国盲人音乐教育上所做的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

  • 标签: 传教士 盲人音乐教育 安格妮丝·郭士立 瞽叟同文馆 穆瑞
  • 简介:"主音嗖乏"教学法是19世纪经由基督传教士传入华土的诸音乐教学法中流传甚广的一种。国内学界对此教学法在清末民初的传播情况虽有提及,但大多语焉不详、缺乏史实。本文以1861年即到香港教书,后又转往北京、上海的英籍传教士傅兰雅为例,分三节对"主音嗖乏"体系在中国各地的传播与应用做一描述。第一节综述傅兰雅本人,通过简介其人在华三十余年所做之事,来凸显新教传教士在中国近代发展史上之功过。第二节以傅氏于19世界60年代在香港和北京两地运用"主音嗖乏"体系教授中国学童之史实为实例,管窥来华传教士音乐教育之内容及形式。第三节简述"主音嗖乏"法在晚清的流传情况。

  • 标签: 传教士 傅兰雅 音乐教育 “主音嗖乏”
  • 简介:走进了演员的世界1992年出生的金亨在17岁那年,通过在韩国KBS电视台的电视剧《那个傻瓜》中以演员身份出道,在这部被称为是韩国版《诺丁山》的电视剧中,金亨扮演了剧中女主角身边的经纪人一角。

  • 标签: 美好 期待 《诺丁山》 电视剧 电视台 KBS
  • 简介:[教材分析]《恰》是苏少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开心里个来》中的一首印尼民歌。歌名来自于歌曲中的印尼语衬词,歌曲形象地描绘了印尼农家人在田间开心劳动的热闹景象。全曲共五句,除第五句衬词的节奏有些变化外,其余全部都以基本节奏型XXXXX|XXX|贯穿全曲。虽然相同节奏型反复出现,却并无单调冗长之感,反而更显纯朴和欢快。第五句分成两个声部,

  • 标签: 衬词 教材分析 节奏型 教学互动 农家人 安格隆
  • 简介:长田宫城(NliyaghiOsada),次女高音长田宫城生于日本福岛,1975年的时候,十岁的她开始学习钢琴并接受扎实的音乐训练,1984年她开始在国立音乐学校学习声乐,1988年起她开始在东京音乐学院定期参加大师班课程。

  • 标签: 清唱剧 柏辽兹 童年 基督 音乐训练 音乐学校
  • 简介:<正>近年来,蒙古族多声部音乐引起了广大民族音乐爱好者和研究者的极大关注和兴趣。诸如多声部民歌潮尔嘟、吹管乐器冒顿潮尔即胡笳、喉音艺术呼,我国称之为浩莱音潮尔、拉弦乐器——潮尔等。它们均为由持续低音和高音旋律所构成的二重结构。这种特殊的演唱、演奏方法及多声部音乐形式,已成为蒙古民族多声部音乐文化的主要特色。本文将重点介绍我国蒙古族声乐多声部艺术——呼。在我国,呼艺术仅在新疆阿尔泰局部地区流传。国内这方面的研究也很少,可能

  • 标签: 呼麦 多声部民歌 二重结构 音乐文化 蒙古民族 民族音乐
  • 简介:<正>都说林宥嘉是星光帮里唱功较好的一个,也是在2008年发行专辑的星光三子中,被很多人在唱功方面给予赞赏的一个歌手。在这个唱功出色的歌手已经快成为流行歌坛稀有品种的时代,这样一位新唱将的演唱会,理应给人的,除了更多的听觉享受之外,当然还有那种未来还在的期望。

  • 标签: 霸林 帮里 稀有品种 子中 陈奕迅 张学友
  • 简介:“铁尔”(Terme)是哈萨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哈萨克族快板式歌谣,是一种从哈萨克族说教、谚语、格言、诗歌祝福、品评、劝导、致谢、嘲讽或其他文艺作品中撷取精华,配以曲调进行演唱的形式。在漫长的哈萨克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批即兴编唱短小精悍的快板式歌谣的能手哈萨克语尊称为“铁尔什”(Termexi)。

  • 标签: 哈萨克族 铁尔麦 音乐形态
  • 简介: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广播媒体的快速跟进,越来越多的呼艺术家出现在人们视野中,吸引了大批群众关注这一艺术形式。探求新的传播途径、传承方式。本文以"呼艺术传播途径的更新"为切入点,介绍它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为众人熟知,从媒体出发,探索呼艺术的传承方式与传播新途径,呼吁大家投入到呼艺术的保护行列中去。

  • 标签: 呼麦传承方式 呼麦传播途径
  • 简介:图瓦(tuva)、呼演唱方式是一种很神奇的歌唱技巧及现象。深入研究这种独特唱腔的起源、声音技巧、声音合成、风格和旋律的构成,对于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起源 声音技巧 划分种类 发展
  • 简介:1992年元月6日至12日,广东、广西、河南、湖北、海南等三百多位音乐教师在广西南宁欢聚一堂,举行中南六省(区)第二届中小学音乐教育研讨会,共同探讨交流中小学音乐教改问题及进行音乐优质课评选。这次参赛的共有十节课,小学六节,中学四节。大会评委会认为,参赛的十节课,在教育思想、教学能力、教学效果上都比上一届有

  • 标签: 小学音乐 中小学音乐教育 教育思想 日至 教学效果 教学能力